红网时刻新闻3月8日讯(通讯员 彭欢 岳丽青 李冰玉 谭风波)黄老大爷已经有2周感觉到不“爽”了,间断使用麻仁软胶囊、开塞露塞肛,仍有排便不尽感。近日,黄老大爷蹲在卫生间1小时后,仍然腹痛、腹胀,无所适从。于是,用力排便,突然晕倒在地,神志不清,急救车送往医院……
老年人怎么就“便秘”了呢?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指在不使用通便剂的情况下,每周排便少于3次,至少有25%的时间存在排便困难和(或)排便不尽的主观不适感,排出的大便干燥、坚硬,且这种情况至少持续两周以上。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社区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0%,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6%。很多人认为便秘只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其实不然。
常见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脏器功能生理性衰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粪便滞留在肠道内;
老年人的直肠肌和腹肌已发生萎缩,肌张力低下,致使排便无力,粪便不易排出;
老年人活动量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少,饮水量不够,易导致排便困难;
不良的排便习惯:如排便时看报纸、听广播,排便不定时等;
情绪:精神紧张、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影响排便反射,从而促使便秘的发生和加重;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硫糖铝、降压药及抗生素等均可导致便秘。
肠道病变: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
老年人便秘有哪些危害?
长时间便秘:
①可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因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而对排便产生焦虑、恐惧,影响生活质量;
②增加肠道毒素的吸收,影响大脑功能。轻者可引起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重者可诱发肝性脑病、加重老年痴呆症等;
③用力排便时腹内压急剧上升,可导致血压升高,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血流改变,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④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造成巨结肠症、肥胖、直肠裂、痔疮、肛裂等。
老年人便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便秘按发病机制分为三型: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和混合型便秘(mixed constipation,MC)。
慢传输型便秘是由于结肠推动力不足,结肠传输功能减慢作用,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坚硬,排便费力,疼痛感明显。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直肠功能或肛门功能不正常,导致粪便无法正常排出,以老年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不净感或肛内下坠感,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需手法辅助。
混合型便秘则是两种原因均存在而导致的便秘。
建议出现长时间便秘时到医院专科(胃肠外科)门诊就诊,正规的诊断以便科学治疗,尤其是与老年人相关肠道肿瘤所致的排便困难相鉴别。
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老年人便秘?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的老年人应尝试在晨起后或餐后半小时内上厕所并养成每天1-2次定时排便的习惯。为了避免痔疮的发生,大便时间应控制在 5-10min。
2、饮食调整:适当增加一些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菠菜、水果、菌藻、大豆、香蕉、麦片等;补充水分,坚持每天清晨喝一杯温水,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多吃蔬菜、豆类,补充B族维生素;刺激胃肠道蠕动。
3、适当运动:增加体力活动或运动,户外散步或室内慢走20-30分钟,平卧或坐位进行腹式呼吸运动,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肠壁蠕动。
4、睡眠充足: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环境安静,尽量不要打乱原有的作息时间。
5、腹部按摩:腹部按摩能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特别是对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用手的大小鱼肌在脐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10-15次,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便前20min或餐后2h进行。
6、导泻法:对于3天及以上不能解便者,可考虑给予药物干预。患冠心病的老年人在便秘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可给予促动力药物或口服乳果糖等缓泻剂。
7、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便秘需要在专业医师协助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