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人人可学
文艺作品中永不褪色的主人公
电影《雷锋》海报。资料图片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包括雷锋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领导人民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雷锋精神就狭义而言,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就广义而言,已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
60年来,围绕雷锋精神,文艺界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长诗《雷锋之歌》、电影《雷锋》、报告文学《雷锋的故事》、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话剧《雷锋》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60年来,雷锋不仅没有远去,而且愈发成为永不褪色的主人公,雷锋精神在不断书写着。
3月1日,在重庆北站北广场(重庆火车站下辖车站)候车室内,“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员在为旅客提供义诊服务。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雷锋精神是文学世界里的雄浑诗篇
由贺敬之创作的长诗《雷锋之歌》,1963年4月11日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63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雷锋之歌》,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激励了千百万热血青年,点燃了那段激情岁月。这首激情澎湃的抒情长诗甫一问世,就引起广大青年争相传诵。
你用我们旗帜一样
鲜红的颜色,
写下了
你短暂的
却是不朽的
历史,
你在阶级的伟大事业里,
在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之中,
找到了呵——
最壮丽的
人生!
贺敬之后来在复旦大学给师生们作报告时,激情澎湃地朗诵起《雷锋之歌》。他的朗诵一次又一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复旦校园广播里每天播放《雷锋之歌》,如同春天的号角唤起了无数人,很快,这号角声传遍全国。著名作家贾漫评价说:“如果说艾青为民主革命中成千上万的青年点燃了‘火把’,《雷锋之歌》则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困难年月,点燃了熊熊火炬!”
关于雷锋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我愿意提笔写雷锋,我想用文学造就一个精神刻度,告诉读者,一个22岁的青年人就曾经如此阳光如此生动地、真真切切地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他是我们的兄弟,他虽然只活了22个春秋,但是他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的精神价值,却是无可比拟的,他使我们想到迷雾中的灯塔。”这是作家黄亚洲创作长篇纪实小说《雷锋》时写下的心语。
这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于2020年3月纪念雷锋同志诞辰80周年、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出版,到2022年5月已经是第三次印刷。
黄亚洲用这部作品作出呼吁——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当中,需要有崇高的东西。“我很长时间都在想,雷锋在我们中华民族当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符号?这样的精神符号在当前还能不能存在、能不能继续闪光呢?从我读到的材料、自己采访的材料来看,客观地说,雷锋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典型,这一典型是经典的、成熟的、可靠的、深入人心的。”从黄亚洲读到的材料、自己采访的材料来看,应该说,雷锋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年轻、热情、特别喜欢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并且,雷锋在工作当中,确实不怕吃苦,还能动脑筋,他尽可能地踏踏实实地干一行专一行,这些都是事实。举个很小的例子,他开军车,山路上有乡亲要搭军车,按照部队规定,不能搭,空车也不能搭,但当时老百姓有困难,几十里山路,不好走,雷锋怎么处理?他不会一脚油门就开走,他会跳下车,摸出一些零钱给想搭车的大爷,讲明道理,讲明军车尽管空着,但部队有规定,而且坐在后面也不安全,你拿这个钱去买车票吧,前面有个长途汽车站。雷锋就是这样处理,处理得周围同志很吃惊。
“大公无私这样的精神标杆,一个有骨气的民族,必须要有。尽管这种精神标杆很少,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立一个,或者立几个,烁烁闪光的,永不倒下的,一听就觉得热血沸腾的,这样的标杆必须要有。”黄亚洲告诉我们。
闪烁在银幕荧屏中的赤子之心
雷锋我们的战友
我们亲爱的弟兄
雷锋我们的战士
我们今天的先锋
学习雷锋爱憎最分明
学习雷锋立场最坚定
这段话出自《雷锋,我们的战友》,这首由傅庚辰创作词曲的歌正是电影《雷锋》的主题曲。
这部上映于1965年3月5日的电影,选取了雷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用朴素的白描手法,讲述了雷锋从一个稚嫩的少年变成一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的过程,表现了雷锋大公无私、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部电影中的雷锋,奠定了很多人心中的雷锋形象。当时剧组在全国遴选饰演雷锋的演员,挑选了一百多人都不满意。后来,剧组来到解放军艺术学院,一个叫董金棠的小伙子,引起了导演董兆琪的注意。经过化装、试镜,凭借跟雷锋相似的个头、胖瘦、长相、气质,21岁的董金棠最终被确定饰演雷锋。
于是,董金棠来到雷锋生前所在连队,与雷锋的战友们吃住在一起,从军训到驾驶,从为群众做好事到担任小学的课外辅导员,重新把雷锋生前的生活“过”了一遍。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
后来的几十年里,以雷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如1979年的《雷锋之歌》、1996年的《少年雷锋》、2013年的《青春雷锋》《雷锋的微笑》、2010年的电视剧《雷锋》,等等。
在这些作品中,有一部获得当年全国上座人次和票房双料冠军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主人公乔安山是雷锋的战友,饰演这一角色的是著名演员刘佩琦。1979年,刘佩琦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当了20年的兵,一直期待能演一个军人的角色。直到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饰演了乔安山这样一个复员军人,成为让他难以忘怀的角色。刘佩琦坦言:“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也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听着雷锋的故事、读着雷锋日记、看着雷锋的电影长大的。班长雷锋,一个平平凡凡的青年军人,却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践行得那么深刻。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是集体的力量!”
影片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乔安山救起一位老人送到医院抢救,却被误认为肇事者。待事情澄清后,饰演乔安山妻子的老戏骨宋春丽留下了一段独白:“你们想过吗,你们为了这点医药费,红口白牙地咬住老乔不放。昨天他去了雷锋墓,他连死的心都有;咱们都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走到今天的。我不是为我的丈夫争理,我想为这社会讨一个公道,为雷锋精神做一个证明。”
宋春丽的这段独白,也成为了经典。
对此,刘佩琦说,“雷锋精神会过时吗?我要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每一个践行雷锋精神的人,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雷锋去世后,乔安山不断践行着老班长的精神,让雷锋的精神传承下来。”
这些文艺作品以影像的方式呈现着雷锋精神与现实的交汇、共鸣,更印证着雷锋精神的不朽生命力——“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取者。”
唱响新时代新征程的雷锋之歌
有一首歌,已经传唱了60年,可以说十几亿中国人都唱过或听过,称得上是永恒的经典之作——“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创作于1963年3月5日的《学习雷锋好榜样》,首先在天安门广场唱响,很快就在全国流传开来。此后,许多词曲作家接连创作了一批歌唱雷锋精神的歌曲,如《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雷锋,我们的战友》等。
60年的歌声里,传唱着的是精神。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今,雷锋的名字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雷锋精神更是纳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当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涌现,“雷锋”早已不局限于个人,而是化作一个群像、一个符号,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60年来,雷锋精神如一座高高耸立的灯塔,引领全国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长盛不衰,演绎了一曲曲时代颂歌。
“我是一名上钢三厂的职工,在这里挥洒了43年青春与汗水,退休后又成为‘雷锋驿站’的志愿者服务12年,对这里充满感情,现在已有500余人成为我们‘雷锋驿站’大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这是上海市上钢新村街道“雷锋驿站”站长傅余贤的心声。驿站虽小,却充满了志愿服务的温情——小到一张创可贴、导览图,大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温馨中处处体现着雷锋精神。
这样的“雷锋驿站”,在上海、在全国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温馨驿站,通过雷锋精神连缀起来,奏响新时代的雷锋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寄予厚望: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总书记接见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刘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