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歌书
坡芽是富宁县剥隘镇的一个壮族村寨,地处深山,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壮族的文化传统。壮语“坡”即山坡,“芽”是一种灌木的黄色小花,俗称“黄饭花”,是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米饭的黄色染料。坡芽,意为“山花烂漫的地方”。坡芽人在生产生活和民族习俗节庆中,都离不开传统山歌。
富宁坡芽村——坡芽情歌发现地
2006年,富宁县在开展壮族文化资源普查时,在坡芽村凤妹家中发现一块绘有月、星、树、稻谷、犁、斧、禽、马、人、衣、鸟、房屋、枫叶等 81 幅物象图案的土布,每个图案约一寸见方,被称为“坡芽情歌”,当地村民称其为“布瓦吩”,意思是“把花纹图案绘在土布上的山歌”。坡芽人说,坡芽情歌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如果记载歌书的土布破了旧了,就用新的土布再画一张,如此代代相传。
土布上的山歌
因歌而生
壮族先民自古就以好歌善唱而著称,其语言的6~8个基本声调就富于音乐性,容易产生以歌带言。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越人(壮族的祖先)的歌唱艺术就被广泛流传。为使众多民歌内容记得牢,能流传下来,歌手们创造出了用简单形象的符号来标识一首歌词的内容的方法。
书写坡芽情歌
“坡芽情歌”像是连环图画,一个符号单位表示一首歌或一组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排列顺序按照所唱民歌的内容进展有固定套路。用特殊的形式,展示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文本,它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是音乐与诗的结合,是书面语与口头语的结合,是直观认知与暗示想象的结合,是实用性与娱乐性、审美性的结合。
坡芽情歌传承人书写坡芽情歌
情爱密码
“坡芽情歌”被壮族文化学者誉为“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情爱密码”。包含了壮族民歌对歌联情的一般程序:见面歌、引歌、大话歌、初问歌、盘歌、赞美歌、追求歌、初恋歌、深交歌、定情歌、赠礼歌、嘱别歌等。
坡芽村的壮乡儿女
坡芽情歌的 81 个符号是内在紧密联系的整体,其所表现的内容是有头有尾的,符号顺序不能颠倒错乱,否则就会影响情节的连贯。就像这81首情歌对爱情追求的描绘,相识、相知、相恋至相爱,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坡芽情歌”是民歌文化传承的经典范例,反映出了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善于发现和积累的人生智慧,透过“坡芽情歌”,我们也看到了壮族民歌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坡芽情歌全文
传唱至今
一直以来,当地高度重视“坡芽情歌”的翻译整理和保护工作。富宁县成立了“坡芽情歌”保护领导小组和编委会,编撰出版了《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2009 年,《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被列为国家985工程少数民族古籍、少数民族古文字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坡芽传习馆
2011 年 6 月,“坡芽情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 年,“坡芽情歌”合唱团迈出国门,唱响夏威夷。2014 年 11 月,合唱团赴京参加中国民间音乐周活动,先后到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等高端艺术平台和知名大学演出,充分展示了文山的悠久历史、绚丽风光、民族文化和奇异风情。
坡芽情歌青歌赛现场
坡芽情歌获奖现场
如今,大山深处的坡芽村和她的文化密码,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特有民族特色村寨”。这里既是唱响世界的“坡芽情歌”的故乡,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也是山花烂漫的原生态特有民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