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8日讯近日,《时间科学馆》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窦忠和刘永鑫,接受长江日报《读+》周刊专访,畅谈北京时间背后的故事。
窦忠说,新中国成立时议定,将北京所在时区的时间,作为我国标准时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世界公历,将“中原标准时间”改为“北京时间”。当年9月28日,新华广播电台(后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采用北京时间播出。
北京时间涉及时区的概念,因为地球是球体,随着地球自转,每一条经线接受到太阳光的时间早晚不同,所以1884年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世界时区的起点为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每隔经度15度划一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北京所在的时区是东八区。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格林尼治标准时间逐渐被以原子时为基础的“协调世界时”所取代,从1972年开始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时间,至今仍是全球通用的时间。怎么协调呢?采用原子时的秒长,同时采用天文时的时刻,这样计算出来的时间,就是零时区的时间。每个国家处于不同的时区,加上各自地区的时差,就形成各国自己的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徐家汇观象台划归紫金山天文台,租用上海真如短波无线电台向全国授时;20世纪60年代,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相继都承担过授时任务;20世纪70年代以来,陕西天文台(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先后建立起完备的授时系统、我国独立原子时系统、协调世界时系统。
眼下世界公认的协调世界时,由全球80多个时间实验室至少500台原子钟数据,通过时间传递链路以德国联邦物理实验室(PTB)为枢纽,定期汇总到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权度局(BIPM)加权计算,产生协调世界时。(长江日报记者柯立)
【编辑:姚昊】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