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坪遗址位于广河县齐家镇园子坪村,东北至洮河西岸乡道,西北至二郎沟庙,西南至二坪山山脚,东南至梁土墙沟。
齐家坪遗址位于广河县齐家镇园子坪村,东北至洮河西岸乡道,西北至二郎沟庙,西南至二坪山山脚,东南至梁土墙沟。它是一处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址,1963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不但有丰富的文化遗迹,也出土数量众多的遗物,先后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几千件遗物,其中出土的一面铜镜,是我国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铜镜,被誉为“中华第一镜”。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对于建立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黄河流域青铜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齐家坪遗址,并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上千件,近半收藏于瑞典东方博物馆。1945年5月,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夏鼐带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黄文弼等,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1947年6月,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以民国政府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研究员身份,与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朱泰恒等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1958~1962 年1月,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1975年,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及少量铜器等器物。1982年6月,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复查。1987年,临夏州文物普查队在“二普”中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复查,发现大量的白灰层居住面和灰土堆积层、文化层遍布台坎。2008 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评估地下遗存的完整性,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系统勘探。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对齐家坪遗址再次进行了复查。2014 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地表采集调查、地磁探测及 RTK 地貌测绘。
齐家坪遗址出土了各类遗物,出土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玉器、铜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出土的陶器以素陶为主,陶制精细,器形多样,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的灰陶,器形主要有双耳罐、三耳罐、大口瓶、鬶和鸟形壶等。出土的彩陶数量较少,彩绘多用红彩或黑彩,彩纹多为简便的网格纹、菱形纹、波折纹等,在砂陶上有绳纹,附加堆纹等,图案精美,线条规整,出土的骨器既耐用又精致,不仅可以观赏,还能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器皿达到使用效果。其中铜镜、玉琮、三足鬲、带柄陶盉等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物,更是一件件小巧玲珑、可供观赏的艺术品,欣赏齐家文化的相关文物,了解这个人类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化,穿越4000多年的时空,与远古的先民对话,是一番独特的感受。
齐家坪遗址是最早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齐家文化的命名地,在齐家文化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齐家文化的来源、去向、年代、分布、演变分期、文化性质、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与周边地区其他考古学文化关系等诸多问题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齐家坪遗址出土了各类遗物,其中铜镜、铜斧、玉琮、带柄陶盉等遗物特色明显,器形制作精美,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再次齐家坪遗址是广河县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丰富广河县、临夏州乃至甘肃省的文化内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地方知名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展示和利用齐家坪遗址,不仅可以深化城市的形象,而且对提升地方知名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临夏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