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好奇时,哲学就开始了。”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不间断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这给了教师和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哲学的契机。
基于作者30余年的儿童哲学研究与教学经验,本书聚焦三大领域哲学问题,介绍了如何使用特定的思考工具与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进行哲学探究;
并为教师、家长推荐了可在哲学探究中使用的童书、引导策略以及对话技巧,充分展现了“小哲学”的魅力。
探讨孩子的大问题
幼儿园小朋友作为初来到世界的新手,每天都在经历未知、惊奇和恐惧,常见的问题例如:
“妈妈,我那时在哪里?”“我从哪里来的?”,对成年人来说也许不一定要给出一个解释,而是需要分辨这是一个知识型问题,还是一个可以探讨的大问题,涉及到事物的内涵或者意义的大问题。
对哲学探究来说,重点不在于学习知识和了解答案,而在于培养原始的好奇能力。
而建立和培养每个人都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对话文化就变得非常重要,一个自由和放松的环境下孩子更可能提出问题或发表看法。
托马斯·杰克逊所倡导的夏威夷儿童哲学最值得让人关注的就是这个“情感、智性和物理的安全地带”,在我看来,这个比任何工具都有用。
在此基础上,利用发言球或者探讨的工具,用故事和童书引出的对话更容易进入哲学探究的状态中。
小孩子们通常倾向于更多的关注问题的意义而不是对它的解释。如“为什么会下雪”“因为可以堆雪人了”。
即使是4岁的孩子都已经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建议把问题还给孩子。
如果能让孩子呈现他们的一些答案,这当然会让他们感到自豪。
通常情况下,孩子其实已经做好了分享自己想法的准备。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洞察力来确认规则,而不仅仅是通过已道德化的成年人来把规则强加给他们。
尽管如此,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地提醒孩子们记住我们的谈话,这一点毫无疑问。
我们不能试图依赖于“聪明”的答案或更强势的论据来立马说服孩子们,哪些东西实际上更重要,对谁来说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
愿望可以永远存在,无论人们是否能够实现或者完全不应当实现,人们对此必须更深入的思考。
我们要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充满信心,这是让他们承担自己行为责任的前提条件。
当代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曾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一书中谈道:
“在古希腊,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
它揭示了儿童的生活方式,通过童年故事与对生活事件的回顾,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会记起自己的童年困惑:
从“妈妈,我从哪里来”到“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些困惑一直跟随着我们到现在,并且还将一直陪伴着我们走下去。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得到答案和获得智慧,因为爱智慧比智慧本身更重要。
那么,就让我们继续困惑,继续发问,继续进行哲学探究,继续哲学的生活方式!
你不必总是知道一切,孩子总有出乎意料的答案。
你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踏上这趟哲学的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