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陶埙制作技艺在玉门民间历经五代传承了100多年。陶埙是距今3800多年前的火烧沟遗址出现的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埙体扁卵形,中空,鱼嘴顶端有一圆形吹孔,两肩和前腹左下侧各有一圆形音孔,鱼尾上设一或二个孔,用以穿绳。有的通体无饰,有的施以彩绘网纹。能吹奏出宫、角、徵、羽四个音。玉门陶埙形状独特,制作工艺精细,美观大方,其制作工序主要有找土、晒土、碾末、泡土、揉泥、接坯(拉坯)、彩绘、晾干、进窑、出窑等环节。制作用泥非常考究,以红胶泥为主,经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
火烧沟遗址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北麓的玉门市清泉乡,境内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平均海拔在1790米,兰新铁路复线和横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是白杨河流域中游地带,由于大自然的恩赐,沉积了大量优质的红粘土,土质纯净而细腻、吸水性和可塑性都较好,具有生产陶埙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玉门陶埙制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玉门陶埙制作技艺是一门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记载和反映着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陶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种吹奏乐器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玉门陶埙质地光洁坚实,音色幽深,造型优美,工艺精良,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整体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是业余文艺爱好者的首选,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陶埙的演奏,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玉门陶埙是一种土制的乐器,形似鱼形,轻巧美观,便于携带,具有音色古朴、醇厚、悲壮、深沉,擅于表达人们哀怨思想情感的特征。它对陶冶性情,安详精神有很好的效果,能让人从远古淳朴、迷人的音色中得到精神慰藉。
由于陶埙制作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多不愿学习;另外受历史、经济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其技艺已经濒临后继无人的惨淡局面。为了使玉门陶埙制作技艺得以传承,玉门市政府已投入了一定资金用于玉门陶埙制作的技艺开发工作。
2017年《玉门陶埙制作技艺》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百年非遗,匠心造物,看非遗故事,感受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来源:文化酒泉
举报/反馈

微游甘肃

48.6万获赞 7.6万粉丝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百家号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