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8日,北京城市轻轨铁路的东线和西线实现贯通试运营,自此,一条西起西直门东到东直门的“n”字形地面线路亮相京城,开启了二十年服务首都市民出行的运营之路。北京城市轻轨铁路是如今13号线前身,运营初期列车车头涂装酷似“猫咪”,因此被广大乘客亲切地称呼为“超威蓝猫”。二十年来,13号线不仅承载着首都北部地区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更见证了首都地铁的大踏步发展。
传承一种信念
安全公里不断延伸
13号线是北京开通的第三条地铁线路,也是通过部分地面铁路线路置换建设的地铁,全长40.5公里,连通西二旗、回龙观、立水桥、望京等地区。“13号线是北京市第一条以地面线及高架线为主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是申奥承诺中第一条完工的地铁线路,也是率先使用AFC系统的地铁线路。”13号线回龙观乘务中心主任王利民向年轻员工解答着“超威蓝猫”的“身世之谜”。“13号线列车在2014年变换新装后,‘超威蓝猫’的形象成为了历史。未来13号线扩能提升后,将会改造成13A线和13B线。变的是‘超威蓝猫’形象,不变的是我们薪火相传永保安全的精神。”
“我们这个模拟器是按照车辆同比例还原,可以模拟实际工作中出现过的故障作为培训案例,还可以对现实中未发生过的故障进行模拟预测。”全国交通运输行业“2016年感动交通十大人物”获得者、“北京地铁安全行车第一人”、“全国劳动模范”廖明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工作室的设备。为了将廖明多年来所学知识和丰富的行车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乘务员,13号线回龙观乘务中心以模拟器为主要平台,每年对中心400余员工开展业务培训3000人次。二十年来,13号线行驶里程240万公里,一代代乘务员以“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为永恒的信念,用精湛的驾驶技术不断延伸安全公里、持续刷新安全驾驶纪录。
精研一个领域
车厢环境不断改善
“咱们不能静态收集数据,所有人员分早中晚三个组,在不同时段、不同满载率情况下,站在乘客的角度用心感受,多换几个地方收集温度、风速数据。”13号线维修中心检修班长张继勇回忆起多年前老班长的工作安排,当年的小张并不能理解老班长如此苛刻的“土办法”。如今,小张成为了老张,为了破解夏季地面线路温度高导致列车客室冷热不均的难题,张继勇也用上了老班长的“土办法”。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员工实地体验乘客的感受,并根据收集不同时段、不同人员密度、不同温度环境的数据,认真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为制定车辆客室送风系统技术改进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乘客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针对客流攀升,13号线更换了运营初期使用地铁1、2号线的直流车,改为6节编组的B型交流车,使车辆运输能力跨越式提升。在车厢细节方面,采取增加爱心座椅、规范列车广播、优化扶手栏杆、改造空调格栅等措施。有每天通勤都要乘坐13号线的乘客点赞道:“地铁车厢服务设施、环境的优化完善是肉眼可见的。”二十年来,13号线以乘客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列车服务设施和服务环境改造,让乘客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享受一路坦途。
共绘一张名片
舒适体验不断提升
“13号线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二十年来时代的跨越变迁!”自从开线就在东直门站工作的老党员解振华回忆着最初来到车站的感受,“如今每天近60万人次乘坐13号线出行,车辆编组从原有的4节逐步过渡到今天的6节,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2分30秒。”解振华见证了沿线周边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见证了回龙观、天通苑两大超级社区人流涌动,更见证了13号线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改善。
二十年来,调度指挥部门、运营服务管理部门、设施设备管理维护部门等共同努力,推动13号线紧追时代脚步,不断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在站内增设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关爱室、AED设备;不断升级完善车站各类设施,及时更新标识、完善信息;开发失物招领和爱心预约服务小程序,不断增加自助化、智能化、无障化、便捷化的服务供给,努力让乘客出行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3号线潜心打造更有温度的出行体验,让出行不再是简单的“位移”。
二十年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二十年栉风沐雨,艰苦创业
二十年坚守初心,勇毅前行
二十年的蝶变中,13号线不负“服务乘客出行”的初心,用坚守、责任、担当擦亮13号线“信得过、靠得住、打得赢”的亮眼“名片”。
(供稿:北京地铁运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