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尤为重视共情能力,他曾说过:
“深深的理解,是一个人可以给予另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
而在他的诸多著作中也不止一次的阐述了,他认为共情能力在人际交往的关系中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一种情绪态度,共情能力意味着能够敏感的察觉到他人内心中持续变化的感觉,这是一种复杂而又温柔的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生活中难免会与他人发生接触,在大部分时候这种能力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从而为人们带来正向的情感反馈。
通俗的来讲就是用自己的真诚去认真的聆听他人所说的言语,从而获取到他人言语背后所隐藏的情绪和真实的情感,并对对方的情感价值感同身受。
但是学术界还有种观点,认为过强的共情能力对于青少年而言,并非是一件纯粹的好事。
共情需要人放下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完全进入他人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带着自己的偏见,同时也需要在结束共情以后,能够做到轻松健康地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对于青少年而言,自身的三观还没有完全的确立,过于强大的共情能力很容易导致自身出现迷茫、消极的情绪,以至于失去自己的情感控制力。
有些家长或是老师等需要与孩子长时间接触的群体,在很多时候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无事悲春秋”的负面情绪。
人们往往会将目光放在了孩子在这一段时间里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活里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但这时候很少有人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因为共情能力的过于强大导致的,而这种过多的共情能力却有时会导致孩子出现了抑郁的情况。
抑郁是一种在很多人眼中不算问题的心理疾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情绪对于人的正常生活来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总会有情绪高昂、兴高采烈的时候,也会有情绪低落、提不起干劲的日子,想必所有人都有印象,自己在情绪高涨和情绪低沉的时候的工作能力、态度都是怎样的天差地别。
而抑郁症发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的特点,而这仅仅是较轻的症状。
如果长期处在抑郁的心理情绪之中,那么还会对自己产生控制不住的焦虑、以及对自己的自责自罪。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百分之五左右的人口患有抑郁症,也就是超过三亿人被这个疾病困扰。
而中国人患病的比例也是如此,而且尤为严重的正是青少年群体,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15%以上。
根据实际病例,有的病人会从自己记事起开始细数所有犯过的错误,无论严重程度都会被自己作为不可饶恕的过失,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把一些小毛病上纲上线到影响社会的程度。
而在抑郁症的后期,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妄想和幻觉的症状,这时的患者已然开始出现认知的障碍,周围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五彩的,而是灰色的。
最让人们关心的就是在抑郁症患者中多出现的自杀情况,据资料记载,抑郁症患者半数以上会出现自杀的观念。
轻者只不过是联想到死亡,而重者会寻找自杀的方法,极端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出现暴力的恶性事件。
而共情能力和抑郁之间的关系远比人们想象中的更加的紧密,共情的风险性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
共情能力较高的人会对他人的情感更加的敏感,而且对于他人的悲伤、苦痛等负面情绪,具备高共情能力的人会更加的容易体验。
在这个共情的过程之中,会很容易产生转移到自身的内化问题,这也会引起抑郁症这一指向自我的心理疾病。
情绪共情能力是青少年抑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抑郁症的病人本就是对情绪感知更加敏感的群体,在青春期尤为强烈。
青春期作为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激素分泌旺盛,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会出现大量的情绪问题。
这些问题有些是出现在自身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引起的,还有一些则是因为过高的共情能力而从他人身上转化而来的。
对于高共情能力的抑郁症患者来讲,很大一部分的起因就是因为积累了太多的他人的情绪压力。
根据资料记载,专家曾在2020年对我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八所中学三千六百余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在这些初中生的群体中超过45%的学生具有早期抑郁症的倾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抑郁的倾向也逐渐的提高。
即便是正处于青春期转到成年期这个时间点的高中生、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情感生活等原因都会产生悲观、压抑等不健康的情绪。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的总体患病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一以上,由此能够看出来不管是在什么时期,共情能力较强的个体都会出现不良情绪的影响。
情绪共情能力较强的青少年会出现羞耻倾向,这也就意味着个体会将出现的消极结果归结在自己的身上,使得自己出现了痛苦的体验,进而出现了退缩心和消极怠工的倾向。
情绪共情在某种情况下会诱发个体的羞耻感导致个体出现患有抑郁的风险,而在研究中发现,情绪共情能力越强的个体,克服逆境的心理弹性能力越弱,愈发抵抗不了情绪消极的状况。
但这并不能说明共情能力是坏事,它对人际交往而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只不过需要考虑的是青少年应该在怎样的人际关系中使用自己的共情能力。
一个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个体对自我观念的强化,能够更深一步的使得自我认知的形成,甚至是进一步增强自我的情绪调节能力。
高质量的同伴关系能够降低共情诱发抑郁的风险,而低质量的同伴关系反而是增强了共情诱发抑郁的风险。
从青少年到大学生,都可以视作对自我认知不够健全的阶段,都处于一个需要保护的阶段。
那么如何去让这些群体能够免于遭受抑郁的风险,健康的顺利的建立自己的三观,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认可和重视。
根据研究显示,在一段同伴关系之中,如果个体常常处于受人欺负的情况下,那么抑郁的几率会大幅的增加。
青少年与青少年之间自然会存在着差异,不管是家境、经历等因素影响都使得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在一段同伴关系之中也不可能完全不发生矛盾。
在出现分歧的时候,总是有一方会迁就、退让。
如果在一段同伴关系之中总是爆发冲突和矛盾,会很容易发生敌对、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
而在受到挫折以后,无人陪伴、没有人支持的个体,也会因为冷漠而更深一步曾江自身的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导致抑郁几率增高。
高质量、冲突较少的同伴关系,在个体与同伴之间的相处过程之中,互相陪伴、亲密的行为会促进个体构建起质量更高的同伴关系。
这是互惠互利的行为,当身处于高质量的同伴关系中,积极阳光的同伴能够让个体共情到更多的接纳和包容。
这时的个体共情道德多是积极的正向情绪,这些情绪能够让个体获得更加多的情感支持,提高个体的自尊和社会理解,也同样会降低个体的孤独感。
不论是谁,远离了自己最亲近的亲人来到了陌生的环境里,不光要应对学习、生活的压力,还要应对陌生的社交关系和陌生的社交对象。
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
情绪共情作为心理健康的风险性因素,与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有着显著性的关联,与个体在青春期如何健康的发育也有着决定性的发展。
而离开学校后,作为家长,也要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家庭环境,多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活动。
相比较在学校的同学、朋友而言,亲人与个体之间的相处时间也占了青少年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如何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用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消极的情绪,用积极的教育、文化等内容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弹性也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老师而言,针对青少年的培养,也要适度的关注青少年对其他个体的共情能力。
当共情能力过强、较容易“看别人眼色”的个体与共情能力弱、自我意识更强的个体相接触的过程中,共情能力强的个体常常会不自觉的牺牲自己的想法。
老师应当培养孩子观察别人情绪的能力,使得青少年在生活中能够具备应有的共情能力。
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的与同伴交流、相处,如何正确的处理一段关系,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与此同时,青少年也应该具有将自身的消极情绪转移的能力,而不是全部内化,憋在心里最后旧病难医。
青少年的教育是关键性的,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能有怎样的成就,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希望所有人都能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青少年情绪共情和抑郁的关系:羞耻倾向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颜志强.曾晓.祝寿.陈露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30(1)
2.《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陈珝, 张晓文 (2012)新疆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