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烦恼也日渐增大,除了身体经常出现疲劳、倦怠等不适,还面临着压抑、焦虑、恐惧、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的煎熬。很多人因为没有及时调节释放不良情绪,会对身体健康有害,甚至引发躯体疾病。

不同情绪状态下,对身体器官的影响

首先,情绪问题在人体的胃肠道上的表现极为明显。您的情绪有点点滴滴变化,都可以从肠胃的变化中反映出来,比如,遇到情绪过度紧张、焦虑的时候极易引发胃疼、腹泻、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压力大的时候根本吃不下饭,调查发现:压力排名靠前的司机,警察,记者,急诊科的医生等,是最容易患胃溃疡的几个群体。

其次,情绪问题在皮肤上的表现也比较明显。最为常见的是,一些人一旦压力过大,就会脸上长痘,这是明显的情绪表现。此外,有相当多的人紧张的时候,头皮发痒,烦躁的时候头皮屑增加,还有反复无常的荨麻疹、湿疹、痤疮,都可能是长期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

三是内分泌系统。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焦躁的情绪当中,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等疾病。女性卵巢、乳腺,男性的前列腺也极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冲击。

如何远离情绪阴霾?

若不想引起“情绪病”,那就从今天开始察觉身体发出的信号,关心自己的负面情绪

什么时候疲劳到了临界点,需要停下来休息;

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即将生病时,该怎么管理身体;

什么时候情绪需要流泪喊叫来释放、什么时候该劝自己放手;

什么时候要勇敢迈出一步……

多问问自己内心的答案,它会告诉你该如何去做。如果你现在正心情不好,或者可以试试这些缓解小方法。

1.停下来睡个好觉

人民日报曾提及,连续超过3晚,睡眠时间少于六个小时,则容易 抑郁、焦虑。

睡眠权威杂志《Sleep》也称,若 只有4.5小时的睡眠且持续7天, 人将会感觉到 愤怒、悲伤、心力憔悴。但当他们恢复正常睡眠时,情绪会出现显著改善。

所以,感觉心情不佳时,暂停胡思乱想,先去睡一觉!《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 每个成人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在7-8小时!

要是睡不够7-8小时的话, 可适当延长起床时间或短暂补觉,让身体疲劳得以放松,从而缓解负面情绪 。

2.去户外动起来

《世界日报》上曾言道:经常运动者会比“懒得运动”者快乐感分别多出52%。

在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出快乐素”(如多巴胺和内啡肽),它不仅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还能大幅度提高能量的供给,使人精力旺盛。

像打球、游泳、做健身操、骑车等均是有益身心的运动选择,坚持每周2~3次,每次45-60分钟即可

3.吃顿美食抚慰自己

人们常说“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吃一顿。”

研究表明,吃少量的高碳水、低蛋白食物,可以帮助大脑产生更多血清素 (如豆类、南瓜、鱼类等),从而助你赶走 “坏情绪”。

还有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也能恢复好心情:

减少压力激素分泌:即富含镁的食物,如坚果、香蕉、绿叶菜;

镇定情绪助睡眠:富含钙的食物,有各类豆制品、牛奶等;

缓解精神障碍: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像蛋黄、粗粮、动物肝脏等。

4. 靠近更亮的地方

调亮环境光线有助于保持好情绪。因此,让自己身处光亮温暖的环境 中(如晒太阳、打开窗户迎接自然光),是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的干扰。

另外多穿亮色沉静的衣服也能调节心情,如恬静蓝、活力橙、可爱粉等。

5.深呼吸让自己缓缓

通常来说负面情绪往往是急剧上升的,但当你等几秒钟,情绪就会回落。因此建议大家情绪波动时,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等情绪平稳,能够冷静思考时,再去做决定。

(注:资料、图片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仅作科普,侵删;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线下就医。)

举报/反馈

精神科医生王永龙

3.6万获赞 8452粉丝
传播精神疾病健康知识
王永龙,精神卫生专业 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