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肢体行为:透露出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是否发现你的孩子有一些奇怪的小动作?并为之而苦恼?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孩子的各种肢体行为里都隐藏着他们内心的一些小秘密。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擦亮你的眼睛吧!、
1.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3岁多的晨晨自从会走之后,让家人很是苦恼。每天从起床到晚上睡觉,就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家里高高低低的地方都被爬了个遍,也被他玩弄得乱七八糟。有的时候,他还跟家里人玩捉迷藏,动不动就钻到衣柜里,家里的人都怕他摔着磕着。
每次出去更是令父母胆战心惊。爸爸妈妈带他去商场的时候,他总是在电梯上蹦来蹦去,要不然就是趴在栏杆上不下来,经常遭到工作人员的责备。有一次,爸爸妈妈带他去公园的时候,他不听父母的劝告,非要翻越栅栏,结果一不小心从栅栏上摔了下来,头上摔了一个大口子,还缝了几针。从此之后,晨晨的爸爸妈妈带他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害怕孩子因淘气受伤,甚至一度怀疑他有多动症,苦恼不已。
诸如晨晨这样特别好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太过活泼好动,觉得他们或患了多动症。其实,身体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如果晨晨的爸爸妈妈将孩子的好动误认为多动症,则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父母千万不要通过主观臆断,而是要由正规的医生来判断,若确诊患有多动症,就必须及时加以治疗。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好动与多动症的异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竭尽所能去完成;相比之下,多动症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不能专心致志,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做事拖拖拉拉,半途而废。
自我控制能力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可能只是在家里、或者家人的陪伴下、或是熟悉的场合好动,但是在陌生的场合或者严肃的场合下能够安静下来,并且容易控制自己的好动行为;多动症的孩子无论何时都比较冲动,无法左右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幼儿时期。幼儿时期的他们喜欢动不动就发脾气,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表现出某种行为,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
好动和多动表现的时期不同。
孩子好动一般发生在幼儿时期,并且伴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减轻;而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一直都处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有明显改善的状况。
所以,做父母的不能盲目地将孩子的好动误以为是多动症,要读懂孩子好动背后的心理需求。或是想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接触成人早已熟知的世界,来了解各种外在的事物和环境;或是天生就是活泼好动的性格,情绪和专注力在幼年时期极为不稳,但长大之后就逐渐好转;或是希望用各种方式来赢得父母的赞赏,让父母见证其成长的每一步;或是希望通过好动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得到父母的爱。
如果孩子活泼好动,父母必须首先弄清楚一个概念,即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千万不要因为他的淘气就阻止他的运动,并对他生气发火。医学家经过实验论证,孩子好动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所以,父母应该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好动,正确引导:
首先,要让孩子痛快自由地玩耍,最好保持每天可以陪伴孩子在室内或室外的玩耍时间,让孩子的精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既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稳定情绪。
其次,多多陪伴孩子。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让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心灵的陪伴。闲暇之余,父母可以陪伴孩子或做些手工,或者画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控制能力。
最后,订立规矩。在顺应孩子好动天性的时候,父母也要适当地为孩子订立一些规矩,比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奖惩的方式来帮助完成任务,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是非观,并对自己做的事负责。
每个孩子都是的天使,而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的他们健康成长,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每一天的生活。然而,父母所应做的不仅仅是正确区分好动与多动,更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在解放天性的同时更加专注,更加快乐。
2.手部小动作——体现“大心事”
相信爸爸妈妈特别喜欢抚摸宝宝肉嘟嘟的、稚嫩的小手,温柔的爱抚像是给予孩子一颗定心丸,减少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达成心灵上的沟通。但是,父母在抚摸孩子小手的同时,也要学会观察,因为小宝宝们喜欢用小手来表达意图。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大多刚出生的宝宝喜欢紧握拳头。从生理角度来讲,宝宝的神经系统等各方面还不成熟,高级中枢的调控还没有完成,所以一般表现为屈肌紧张,故而才有了握拳、弯腿等动作。所以,爸爸妈妈不需要担心此类情况,而是要学会引导宝宝打开紧握的小拳头。
父母越早打开宝宝紧握的小拳头,越早能够帮助宝宝开启智慧之门。宝宝手的动作,有助于促进儿童成长发育。当宝宝手指分开后,就可以随意地摆弄各种东西。宝宝还会主动接触新鲜事物,从事各种活动,从而使得感知觉能力得到很好的发育。
当宝宝紧握拳头时,父母要轻轻地告诉宝宝:“宝宝乖乖,打开自己的拳头,让手指伸展出来”,这是第一步;喂奶的时候轻轻地把宝宝搂在怀里,大手握着小手,轻轻地抚摸,让宝宝的小手感触妈妈手的温暖,体验爱的味道;洗澡的时候记得洗宝宝的小手,一边清洗一边摩擦宝宝的小手,并告诉宝宝:“小手真香呀!”这样可以让宝宝感到无比的轻松。有些家长发现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也会握住拳头,这个时候当然就不要打扰宝宝了。
当宝宝睡醒后,张开手并向前伸展,这说明他是在邀请自己的父母和他一起玩耍。有些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新生儿,只用维护他们的生理需求即可,其实不然,当宝宝手指展开时,父母一定要做出及时回应,陪伴他玩耍,或者用玩具哄他开心,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
有些家长发现宝宝在两三个月的时候喜欢用手抓自己的脸,抓妈妈的头发,抓衣服,抓任何在他身边的东西,所以他们对宝宝采取了防护措施,带上小手套,以避免宝宝被自己抓伤。其实,这样完全是错误的,这不仅会阻碍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还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发育。如果你怕宝宝抓伤自己或其他人,记得给常宝宝剪指甲就好了。
宝宝八九个月的时候,开始喜欢玩弄各种东西,玩泥巴、玩水、撕东西、拽东西,等等,吃饭的时候不喜欢爸爸妈妈喂,喜欢自己抓着吃。有些爸爸妈妈怕孩子把衣服弄脏,就禁止他们这样做。实际上,这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自由。
他们通过手来探索未知的世界,来感知身边的物体,在探索中掌握了生活技能,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父母配合的过程。父母在引导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让他们独立地认知世界,锻炼思维。
宝宝快1岁时,看到各种东西都喜欢敲一敲,比如筷子、勺子、棍子。有些父母觉得他是在捣乱,怕他们伤了人或是敲坏东西,便极力阻止。其实,宝宝正是通过敲打来辨别声音的不同。各种物体不同的声音可让宝宝感知不同的音色,并通过一段时间的敲打,学会控制敲打的力量,使其身体动作各方面协调发展。
有的时候,宝宝喜欢张开双臂拥抱爸爸妈妈或是亲人,实际上这是宝宝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当宝宝张开双臂扑到对方的怀里时,正是宝宝告知他人,我喜欢你的一种表现,而家长也应该回以同样的方式,让宝宝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切勿让宝宝觉得你冷落了他。
总而言之,作为父母要读懂宝宝的手势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想法和需求,更好地呵护、爱护自己的宝宝。千万不要理所当然地阻止其各种所谓的不好行为,合理地因势利导才是良策。
3.眼睛——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研究发现,眼睛是幼儿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可见父母通过宝的宝眼睛来洞察背后的生理与情感需求极为重要。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梅赛因曾说:“眼睛是了解孩子最好的工具。”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会将诸多情绪表现在脸上。因此,父母应该学会观察宝宝的眼神,从眼睛中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宝宝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某物,说明他之前从来没见过此物,对其表示好奇。如果父母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不能窥探宝宝眼中的含义,强行将他抱走,孩子必定会大哭大闹,表示对父母的不满。实际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顺着宝宝的视线,找出其所关注的事物一探究竟。然后,父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宝宝解惑,告诉宝宝物体的名称,或者尽量满足其需求。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开发宝宝的探索欲,更是为了培养其专注力和注意力。
鑫鑫今年3岁了,周末爸爸妈妈带着鑫鑫到游乐园玩耍。平时忙于工作的爸爸妈妈第一次陪伴鑫鑫去游乐园,鑫鑫非常高兴,玩得不亦乐乎。父母陪鑫鑫玩了一上午,便找个地方休息。爸爸去买吃的东西,其间妈妈发现鑫鑫一直盯着前面看,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妈妈跟她说话她也不回答。
这时,爸爸买东西回来了准备让鑫鑫吃东西,没想到,爸爸一抱起鑫鑫,鑫鑫便开始打爸爸,哇哇地哭个不停。这让妈妈很是无奈,也不知所措,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来哄她,但都无济于事,鑫鑫哭得就像受了莫大的委屈。
鑫鑫的妈妈就没有能够读懂孩子眼神的含义,其实孩子只是看到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的棉花糖,觉得很新鲜。而忙于其他事情的父母却未能从孩子的眼神中看出其真实目的。所以,才有了孩子大哭大闹的情况。反过来,如果他们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顺着孩子的眼神,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并且告诉她这是什么,或者给孩子买棉花糖,孩子也不会大声哭闹。更重要的是,鑫鑫会觉得爸爸妈妈是爱她的,愿意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当宝宝的眼光充满了无以言表的喜悦之情,说明宝宝正在享受无限乐趣,或是环境的舒适,或是妈妈的温暖等;当宝宝盯着一件事物不停地眨眼睛,说明他对这件事物充满了兴趣;当宝宝只扫一眼某个事物,说明他对该事物不感兴趣;当宝宝的眼神无光,他人怎么逗他,他都不感兴趣,说明宝宝需要休息了。其实,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难,只要认真观察,都能明白宝宝的心事。
当然,父母必须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宝宝的眼睛也是洞察宝宝身体健康与否的信号。
一般而言,健康宝宝的眼睛总是明亮有神。如果宝宝最近出现了眼神呆滞、无光的现象,很有可能是疾病的信号,父母应该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以免错过了最佳的诊治时间。
当宝宝频繁眨眼时,父母应该看看是否有异物入眼,如果不是,应该请医生诊断是否有轻微角膜炎、眼睑结石等病症;如果宝宝喜欢躲在阴暗中,不喜欢有光的地方,不愿意睁开双眼,则应该请医生诊断是否是红眼病、水痘等疾病。
如果宝宝时不时地流出眼泪,有时多有时少,并非宝宝因为开心或难过而哭,很可能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疾病。而且,医学研究表明,流行性感冒、风疹、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大多会出现流泪现象。当然,父母不用过于担心,也不要盲目用药,应该等确诊之后及时治疗。
如果宝宝的眼球及眼皮发红,并且伴有黄白色分泌物,这种情况大多为流行性感冒和麻疹初期的表现。此外,红眼病、风疹、猩红热等疾病在发病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红眼现象。
无论是读懂孩子眼神背后的心理或生理需求,还是发现孩子健康与否,都要学会观察。在观察中,读懂孩子内心世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在观察中,预防疾病,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4.微笑——心里藏着一个“大玄机”
相信身为人父人母的每一位爸爸妈妈看到宝宝天真烂漫的笑容时,都会觉得心被融化了,也会积极地给宝宝一个回应,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里。微笑,不仅仅是宝宝向爸爸妈妈表达快乐的心情,也是成长中极为重要的时刻。
笑作为人类情绪的基本反应,与人类生理需求的满足密切相关。当宝宝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表现出十分愉悦的心情,给爸爸妈妈一个甜甜的微笑。不仅如此,当宝宝觉得外界的环境安全舒适,就用微笑来表达自己的满意心情。
笑不仅仅是宝宝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更是宝宝与父母交流的最原始方式。对于刚出生还没有掌握生存方式的宝宝而言,微笑尤为重要。他们用微笑向父母传递自己的身体和心情状态,并与父母互动,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随着宝宝的健康成长,微笑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交流方式。
笑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交流方式,医学研究表明,笑可以锻炼身体,促进人身体各细胞、器官的均衡发展。婴儿在笑的时候,面部表情肌就会运动,身体肌肉也会参与进来,对心脏、肝脏等诸多器官起到锻炼的作用。科学研究表现,婴儿大笑情况下,呼吸换气值约是静止状态的3~4倍,所以爱笑的宝宝大多身体健康。
从心理健康层面来讲,爱笑的宝宝长大成人后必定性格开朗,乐观向上,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并且乐于探索。美国科学家调查研究发现,不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大多性格内向,羞怯,不善于表达自己,甚至出现性格孤僻的现象。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笑在促进宝宝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感染周围的人。宝宝每天微笑地对待身边的人,会让他们有满满的幸福感,特别是妈妈。宝宝对妈妈笑,妈妈会切身感受到宝宝的内心,从而更加疼爱宝宝,时刻关注宝宝,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母亲产后抑郁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自发性微笑。
一般发生在儿童刚出生0~5周,也称为“天使之笑”。这种微笑大多是在外界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大多发生在熟睡和困倦时。当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且感觉到外界的环境舒适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面部表情变化,称为“无人自笑”。而且,更有趣的是,女孩的微笑在一般情况下比男孩多。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6周的宝宝,能够区分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刺激,对人声和人脸有了最初的选择,会无选择性地对人或物微笑。当妈妈用手轻轻地接触他的小脸蛋,或者抱他、亲他时,宝宝会给妈妈一个甜甜的微笑。宝宝可以通过辨识声音或面部表情来选择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9~12周的宝宝分析能力逐渐增强,对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微笑,比如宝宝对从未谋面的人就会觉得陌生,用啼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宝宝对陌生的环境不熟悉,也会选择啼哭。当宝宝选择对他人或外界的环境微笑时,不仅仅是自我精神发育的第一次飞跃,同时也是宝宝人际交流的第一步。
当宝宝6~9个月时,对外界的东西已经非常熟悉,不会因为再认出某人或物而微笑。此时的宝宝渴望与爸爸妈妈分享喜悦的心情,特别是自己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这时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1岁的宝宝希望通过笑容来告知其对外界的需求,因此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读懂宝宝笑容背后的含义。与此同时,宝宝的笑脸也是了解其身体
状况的晴雨表,如果宝宝不爱笑,表情严肃,可能是因为身体缺铁造成的,这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查。微笑是宝宝表达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一种语言,父母要学会洞察宝宝心理的需求,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5.下巴——不会说话也有千言万语
下巴又称下颚,位于人的口腔下方,是人类的本能象征,与人类的意识关系密切。小小的下巴动作虽然极为细腻,但却能左右他人的印象。下巴也是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有研究表明,下巴是生理与心理学家研究最为透彻的一个部分。
下巴虽然并不属于五官的范畴,但对人的脸部的整个轮廓线条等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下巴不仅能够辅助人的发声和咀嚼,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观察人的下巴大致了解此人的性情。另外,下巴的某些小动作,也会向我们阐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
著名文学家矛盾在《林家铺子》中写道:“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笑。”茅盾的这句话意在表述会长对其所说的话及事情的考量,同时抚摸下巴的动作也表达了此人是一个做事极为谨慎的人。可见,下巴也存在奥秘,不会说话也有千言万语。特别是当孩子还不能完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父母也要学会观察孩子下巴的动作。
小下巴轻微抬高,胸部和腹部轻微突出,说明宝宝当时内心骄傲,会因为当时父母的夸奖而内心愉悦,非常高兴;也会因为当时父母的批评而不屑一顾。这个时候的宝宝自尊心很强,父母要注意引导,因为此时任何的表扬都会让孩子感到非常优越,而任何的批评都会让其不屑一顾。
小下巴缩回,貌似驼背,说明当时孩子个性懦弱、气馁。此时,他可能会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完成,感到挫败,也会因为害怕人或事情,不愿意去做一件事情。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认真地观察孩子,会发现其眼珠可能向上翻滚,意在表明自己的不自信或害怕。
小下巴微微下坠,说明孩子此时非常认真,心情又极为放松。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孩子适应外界的环境,或者意识到外界的环境极为舒适的情况下。除此之外,他们还会给父母一个甜甜的微笑,告诉他们自己心情愉悦,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小下巴伸长,从生理层面而言,说明小孩子处于极度疲乏的状态。这个时候,父母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休息的环境,让孩子可以休息;从心理层面而言,伸长下巴属于有攻击意图的行为,这个时候宝宝可能脾气急躁,有想打人的冲突。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观察孩子,看看孩子是否存在身体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小小的下巴,内心隐藏着极为复杂的情绪,除此之外,孩子还会用手抚摸下巴,来表示自己的情绪。
当父母或其他人说话时,有些孩子会有摸下巴的习惯,他会一边倾听别人说话,一边抚摸下巴。如果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孩子在认真听你说话,并且大脑中已然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此时,父母可以适当地询问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与孩子沟通交流,并且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想法。有些孩子喜欢双手托下巴,也是孩子在认真听取他人讲话的一种内心活动状态。
小下巴,大心事,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还无法用语言来清楚地表述自我意图的宝宝而言。为人父母首先要学会观察,在了解了宝宝的意图之后,或者满足孩子的身体和情感需求,或者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观点,更好地从身体和心理上关爱宝宝。
下巴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有自己的奥秘。小小的下巴,告诉父母自己内心所想,内心所思。父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学习一点行为心理学,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6.吸吮手指、啃咬指甲——进入口腔敏感期
爸爸妈妈经常发现4个月大的宝宝会有这样的现象,或是吸吮小拳头和小指头,或是啃咬指甲和其他东西。其实,这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应该有的本领。有些时候,爸爸妈妈觉得这是孩子的不良习惯,加以阻止。实际上,这是极为错误的行为。
宝宝吸吮手指、啃咬指甲,并非是因为宝宝没吃饱,以此方式来告知爸爸妈妈自己饿了,也并非是宝宝觉得爸爸妈妈冷落了孩子,缺乏爸爸妈妈的关照和体贴,内心感到孤寂。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然改不掉吸吮手指、啃咬指甲或其他物品的行为。
从生理发展角度而言,这都与孩子进入口腔敏感期有关。有些父母担心孩子长此以往嘴会发生变形,这种想法是多余的。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身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强烈需要获取口腔的舒适,尤其在睡觉时更为明显。
宝宝即使吃饱了,也会吸吮手指,因为对宝宝而言,吸吮手指带来的满足感和吃母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宝宝吸吮手指、啃咬指甲还有以下原因:
智力发展的表现。
伴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其手指功能也逐渐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能力也逐渐显现,2~3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能支配自己的小手了。当宝宝真正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的时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表现。
需要获得满足感。
2~3个月的宝宝正处于口腔敏感期,此时的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小手睡觉。对于宝宝而言,有东西放在嘴里会有安全、舒适感,而这种吸吮、啃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他们会感到不安,心情烦躁,父母不要强行制止。
享受快乐的需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宝宝吃手的活动属于人类需要快感的自然反应。孩子的吃手类似于成人的情绪,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和紧张等情绪,具有镇静作用。
那么,当宝宝出现吸吮手指、啃咬指甲等行为时,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父母不要强行制止。当宝宝正在甜甜地吸吮他的手指时,家长不要强制性地将宝宝的手从嘴里拿出来。因为这样不但不会制止宝宝吸吮手指的行为,还可能挫伤宝宝的自尊心。
其次,让宝宝享受吸吮的快乐。妈妈尽可能用母乳喂养,让其充分享受吸吮的快乐。在断奶前,及时添加辅食和配方奶粉,逐渐过渡,让宝宝从身体到心理慢慢适应这个过程。切忌突然断奶,这样会让宝宝内心充满焦虑,没有安全感。
第三,给宝宝小嘴找个依靠。当宝宝吸吮手指时,给宝宝一块磨牙饼干,或者用安抚奶嘴和磨牙棒来代替小手。但是,妈妈要注意清洁和消毒,保证口腔安全和卫生。
最后,转移注意力。当宝宝一直吸吮手指时,父母可以亲亲宝宝的小手,或者将宝宝喜欢的玩具递给他,让他玩一会儿,也可以喂宝宝喝一些水。
总之,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依靠口腔去探索世界,试图管住宝宝吸吮手指的行为是徒劳的。此时,父母要做的是尽量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宝宝把吸吮手指变成习惯性行为。如果能够顺利渡过口腔敏感期,以后便不再会去用嘴啃咬食物之外的东西。
7.不断跺脚——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茜茜小的时候,脾气特别大,很多时候稍微不如意就哇哇大哭。断奶之后,家人喂其喝奶粉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每次喝奶粉,奶粉还没有冲好,她就急得哇哇大哭。慢慢地,茜茜开始懂事了,喝奶粉的时候妈妈跟她解释让她等一等,她的脾气才有所改变。
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不满足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在她会走路之后愈发明显。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没有立马去做,或者让她不满意,她就开始跺脚。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继而会变本加厉,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有一次,爸爸妈妈晚上九点钟才回到家。茜茜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后,就立刻从卧室里跑出来。一看见爸爸妈妈正准备吃晚饭,她先是使劲地跺脚,紧接着就把自己的手放进嘴里,还没等爸爸妈妈反应过来,就一屁股坐到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妈妈见状,跑到茜茜跟前,蹲下来,问茜茜:“宝宝是饿了,想喝奶粉了是不是?”茜茜用手指指她的小肚子,说:“饿,饿!”妈妈温柔地告诉茜茜:“来,妈妈给你冲奶粉。”兑好奶粉后,茜茜自己从地上爬起来,抱起奶瓶喝了起来。
宝宝一岁多之后,不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层面来讲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宝宝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情感、心理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是,他们仍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当他们对某些事情感到不满时,就只好通过跺脚这一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情绪。
也许在很多父母看来,宝宝就是任性,耍脾气,无理取闹,才逐渐染上了这个坏毛病,稍有不满或者不顺心就不停地跺脚。有些父母选择置之不理,或者只是询问孩子的意图,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并没有使宝宝满意,反而更激发其不安和烦恼的情绪,让他的脚跺得更厉害,甚至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有些父母不能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对宝宝严厉训斥,甚至动手。其实,父母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认知,跺脚是一岁半宝宝容易出现的普遍现象。宝宝一岁半左右时,思维相对于之前更加活跃,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当宝宝急于想做某事,而语言表达不清楚,但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意思,他就会用跺脚来发泄不满。
跺脚往往是孩子大发脾气的前奏。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处理此类情况的发生呢?
弄清楚孩子不满的原因。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