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瑞寺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始建于唐天复元年(901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曾修缮,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龙瑞院,永盛里,天复元年置。旧产钱一贯七百九十七文。”龙瑞寺坐落于梁厝村燕山下,地处闽江边,江对岸即是马尾港,临近闽江与乌龙江交汇处,据说这里是“燕窝之穴”。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03平方米,采用中轴线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与藏经殿,左右两厢为配殿、客堂、僧房等,遗存建筑有大雄宝殿,另有宋代石井、石盆、石槽等文物。
大雄宝殿基本保留清代福州地区官式建筑风格,殿前庭院中原有的两座北宋陶塔于1972年被移往鼓山涌泉寺,即著名的千佛陶塔。大殿为清代重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彻上露明造,面阔五间,通进深六间,以20根粗壮的唐代梭形石柱承托屋顶。台基由青犁石砌成须弥座,正门设垂带踏跺,束腰镶有12幅五代时期精美的高浮雕,从东往西依次为“双狮戏球”“荣华富贵”“椿萱双禄”“怜子爱妻”“封侯挂印”“鲤跳龙门”“士子游春”“海族献宝”“花荣枝茂”“龟鹤同寿”“四季长春”“八蛮贡象”。这些浮雕以五代闽王故事、民间神话、民间吉祥图案等为题材,以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艺术形式,运用暗喻、借喻、比拟等表现手法,体现闽人祈求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美好心愿。
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场景。“八蛮贡象”又称“胡人进象”,图中两名主人一前一后骑着高头大马,另一名随从右手牵着一只大象,还有一名仆人紧随马后,四人均头缠布巾,深目高鼻,身穿长袍,具波斯人形象特征。这幅浮雕表现的是波斯人远渡重洋,来到福州敬献大象等宝物的场景,是闽都与波斯等地之间互相交流的历史见证。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福州从东汉时就已是对外重要港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是通往广东、南洋和印度洋地区的海上交通要道。唐代时,通过福州港的对外贸易已经非常频繁。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积极对外开放港口,与新罗、东南亚、阿拉伯、波斯等地外商友好往来,而地处闽江边的梁厝村则成为重要码头。王审知热衷于港口建设,《福建史稿》记载他“招徕海舶,引起国际贸易的繁盛。货物充斥,填郊盈郭,商贾拥挤,摩肩击毂”。 “八蛮贡象”颂扬了王审知实行开放政策,引来海外商贾,促进了经济贸易繁荣与发展的历史功绩。
体现闽都欣欣向荣的气象。“海族献宝”雕刻了一名仙人端坐蛟龙之上,前方还有一名官员和两只虾兵鱼将,其中鱼将举着一面书有“献宝”的旌旗,这与同一时期于山白塔须弥座“海国神话”“龙王献宝”等浮雕颇为相似。据佛教传说,古印度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仍不满足,为了让大海的龙王臣服于自己,努力精进修行,积功累德,经过3年时间,终于使自己福德超过龙王,感得龙王前来臣服献宝。王审知也十分笃信佛教,此处的“海族献宝”有赞美闽王丰功伟绩的寓意,也能窥见当年闽都欣欣向荣、万国来朝的气象。
激发士子奋发图强的精神。“鲤跳龙门”雕刻数只在水里翻滚的鲤鱼跃过龙门后变成真龙,比喻中举、升官等平步青云、腾达辉煌之事,同时也暗示逆流前进、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封侯挂印”以一只爬在树上的猕猴正飞身摘取挂印为主要内容,利用“猴”与“侯”同音,象征官位高高在上,也有鼓励士子努力争取高位之意。这两幅浮雕体现了当年闽都文化教育事业空前昌盛之景。
提倡家庭和睦兴旺的情景。“椿萱双禄”又称“椿萱并茂”,指椿树和萱草生长茂盛,两旁各有一只鹿,代表父母均健康安好,表示祝愿家中双亲身体良好、一切顺利;“怜子爱妻”雕刻了夫妻牵手、父伴幼子的情景,代表封妻荫子,同样是反映家庭和谐之意;“花荣枝茂”雕刻出树木枝叶繁盛茂密,也比喻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众多。
祈求吉祥安康的生活情趣。“士子游春”为士大夫们在春天到郊外踏青,面露笑容,后面还有书童跟随着。我国古代画家喜爱雕刻此场景,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五代赵喦的《八达游春图》等,比喻志得意满、吉祥安康的生活;“龟鹤同寿”雕刻具有千年寿的数只龟鹤在玩耍跳跃,气氛欢快,比喻生活幸福长寿;“双狮戏球”为两只狮子围着一个绣球嬉戏打闹,我国民间常以舞狮活动来祈福和祷求风顺雨顺;“四季长春”指一年四季犹如春天一样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花开不谢,天下太平,无灾无恙;“荣华富贵”雕刻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生活富足、百姓丰衣足食。这4幅浮雕均反映了闽都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浮雕如一幅幅立体的、活动的画卷,仿佛穿越千年时空,窥见出当年闽都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