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资,大家都不陌生。历史上,工资有多种别名,比如“薪水”“俸禄”“束脩”等。这些名称都是怎么来的呢?
薪水:最开始就是字面意思
“薪水”一开始不是指工钱,而是指砍柴和汲水,也就是指烧火煮饭之意,因此又被称为“柴水”。“薪水”语出《南史·陶潜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陶潜派了一个仆人帮儿子打柴汲水,叮嘱儿子要对仆人好一些,因为他也是爹妈生的孩子。
在魏晋六朝时,“薪水”渐渐成为日常生活开支费用的意思。如《魏书·卢昶传》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此处的“薪水”代表日常费用。明朝曾将俸禄称为“月费”,后来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生活费用的支出。
到了清朝时期,就有了把工资称为“薪水”的记载。《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中所言:“这是家兄的俸银一两,送与长兄先生,权为数日薪水之资。”另《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也有载:“学生技艺日进,教习一律优加薪水。”
俸禄:古代长期是粮食
“俸禄”现在虽然是一个词,但最初其实是两码事。
“俸”是“奉”的分化字,它是官僚制度发展的产物。“俸”一般是按照贤能程度、功劳大小的标准,以粮食的形式发放的,有时也将粮食折合成钱发放。
而“禄”最初的含义是上天所赐给的福分。在古人的眼中,帝王就是上天派来的,是天子,是代替上天给人间赐福的。当他们把土地、奴隶等赐予大臣、亲戚时,这些东西就是“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古时候有爵位的人才有“禄”。
按月发薪,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不过那时所发的不是现金,而是实物(主要是粮食)。《周礼·天官·大宰》中有“四日禄位”的记载,当时公职人员的俸禄“皆月别给之”。
到了汉代,“禄”改称“俸”,仍发粮食。按月发放的称为“月俸”,以“石”或“斛”为计算单位,即“汉之月俸,亦月给之”。到东汉殇帝延平年间,才改为“半谷半钱”,月俸改称“月钱”,并有详细严格的按品位发放月钱的规定。
唐朝官员的俸禄一般由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待遇、特殊实物待遇构成。官员退休后还可领“退休金”和一定数量的田地。宋朝官员的俸禄之优厚、涵盖范围之广,堪称历朝历代之最,除了薪资以外官员还享有丰厚的补贴,补贴的范围涵盖了茶、酒、厨料、薪、炭……
明代官员的收入在历代中是比较低的。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感慨地说到:“自古官俸之薄,未有如此者。”根据《明会典》等记载,洪武二十年(1387年)制定了各级官员的俸禄标准,终明之世,没有改变。然而朱元璋低估了通货膨胀的威力。明初,一两银子买一石粮,到了万历朝,五两银子才买一石粮。物价飞涨,工资不涨,这才是明代官员待遇低的关键原因。
清代官员薪俸制度既有对明朝的继承,又有所革新。清初官员的正式俸禄仍然非常微薄,一方面是对明代制度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是立国之初财力不济的无奈选择。雍正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推出了“养廉银”制度,以期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
束脩:最初其实是肉干
老师的工资又被称作“束脩”。“束脩”就是一束肉干,又称肉脯,有点儿类似现在的腊肉。古代没有冰箱,所以肉的保存就成了问题。一旦有了肉,就先用水煮透,然后用盐裹了,放在屋檐下阴干,最后再十条扎成一束存放起来,留以慢慢享用,这就是“束脩”。
古时候,肉属奢侈品。孟子心中的理想生活,就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能吃上肉。曹刿的朋友把有地位的人称为“肉食者”,足见肉之贵重。
古人对老师是非常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也十分重视,所以他们在孩子入学拜师时,都要送上珍贵的“束脩”给老师,作为见面礼。《论语·述而》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说明在孔子的时代,就有送“束脩”投师的礼俗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送给老师的见面礼就不一定是“束脩”了,也可以用其他礼品代替。如唐朝时,就有人送酒肉或者丝绸之类的东西代替“束脩”了。东西虽然变了,但“束脩”作为给老师的见面礼的代名词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就连给老师送的学费、酬金或者工资也都统称为“束脩”了。
《二刻拍案惊奇》:“黄公道:‘今日这边所得束脩之仪多少?’郭信道:‘能有多少?每月千钱,不勾充身,图得个朝夕糊口,不去寻柴米就好了。’”《官场现形记》:“你既然有志学洋话,为什么不去拜一个先生,好好的学上两年?一个月只消化上一两块洋钱的束脩。”还有巴金的《春》:“人家每个月拿八块钱的束脩,教你们这样的学生,也不好意思。”这里的“束脩”,就已经是酬金、工资的意思了。
关于工资,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说法呢?请在评论区告诉河大卫吧!
来源:新华网、辽宁日报、珣玗琪
举报/反馈

河南卫视

372万获赞 30.2万粉丝
河南卫视全球影响、全媒融合、全业开发
河南卫视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