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深山浅化
常听师兄弟感慨,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认真听课学习,直到失去以后,才悔恨交加。
当年在学院时,师父为了让我们每日学习,给我们安排听写讲课录音,希望我们认真坚持,几年下来,积少成多,总会有几句话入了心,增长信心,道心坚固,念念不舍,只为归乡。
很多师兄弟,都因师父要求,认真完成任务,然而,十年过后,总有人没有学到心里,中途换了方向,改了宗门,忘了称名归乡。
悲叹之余,细细思量,才渐渐明白:学习这件事,最根本的是要主动,被动而学,终究难以坚持,更不容易入心。
世间之学,也需要兴趣爱好,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主动去学,才能坚持,取得成就。若是自己不喜欢,被迫去学,即便花了时间,也用了功夫,除非在学习之中,渐渐喜欢上,否则还是会半途而废,就算被迫坚持下来,也难以取得成就。
世间学问都是如此,何况故乡的法音?若不是主动求索,用真心去学,即便每日听说读写,也是浅浅而过,没有真正入心,文字与自己的生命始终是分离的,名号与自己也不亲切。法不入心,遇境逢缘,随缘而动,走着走着,就走偏了,退了初心。
人生路上,不管学什么,世间知识也好,专业技巧也罢,主动的心非常重要。主动,是学习很重要的心态。
学相同的知识,在相同的环境下,用一样时间,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主动求学与被动而学,即便表面成绩也一样,最终得到的成就,一定不同。
学习若没有主动的心,被动而学,或者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常是一种应付的心态,应付自己,应付学业,总是难以深刻。
爱因斯坦说:“绝不要把学习当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学习是自己的事,是关乎人生最重要的事,尤其听闻妙音,是世间最难得的缘,有缘听闻,应当用归命之心,认真听闻,而不是应付。
世间学业,应付也可能取得好成绩,获得荣誉。然而,归乡之事,岂能应付。世间考试,只要努力就能过,无常的考试,若无真心,如何能过?漫长时光,我们都没有成功过,因此才在世间来回流转,如今还要继续应付吗?
若有主动的心,时刻都想找到一种必定归乡的法,哪怕有亿万分之一可能失败,都不能令人真正安心,必须百分之百得生,才能真安心。
归乡之事,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成,要么流转。如同一个人要跨越百米悬崖,哪怕能跨99.99米,只差一点点,结果还是掉入悬崖,与跳0.001米的人,结果一样。
只要想到人生只有两种结果,就一定会主动寻找必定跨越百米之法,若用此心去学,一定会听到真正安心的话,从此安心称念,念念不舍,一生不变。
学习要有一颗主动的心,主动去寻找,主动去思考,才能把名号与生命相融,不被外缘所动,坚定不移,一心称念。
蒙卦的卦辞言:“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学习,是我们主动去学,而不是别人要求去学,这也是教学之本。只是很多人都不明白,总是要求孩子去学,要求别人去听,把学习当成灌输,也难怪不得成就。
若是有心,主动求学,即便隔着千山万水,也能排除万难,寻找答案。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求一卷经书,跨越茫茫大漠,攀越皑皑雪山,不惜一切,战胜艰辛,最终得到经本。
如今,所有经典,就在无形的网络中,只要轻轻点开,不要行走万水千山,不要历经种种苦难,哪怕躺在家中,也能轻易得到,但我们因为没有主动的心,近在咫尺,也远在天涯,万劫千生,也学不到。
懂得了学习要主动,也渐渐学会不强求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欲也不施加于人。不是自己认为好的,别人就一定能接受,也不是真正好的,别人就愿意接受,若对方无心,即便当下随口答应,也不过是场面话而已,并不会真正去做。
曾有好友遇到苦恼,前来询问,想着既然是她有心来问,不妨劝她称念名号,并送她念珠,希望她每日念十声,只要坚持,就一定会走出苦恼。当时她也很开心接受,说一定会坚持。
然而,半年过后,她又来问同样的问题,我就问她是否还在念,她只说自己很忙,常常忘记,只念了几天。
这时我才明白,她虽然前来询问,但不是来问出离之法,心还在世间之事,即便劝她称念,她没有主动的心,终究不会坚持。她不念,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忘记,而是从来不放在心上。
恩师有一同学是企业家,经常会来找他,但恩师几乎不与对方说任何相关的内容,也从不劝他称念,彼此只是喝喝茶,聊聊世间的话。师父深知,同学正是春风得意时,公司蒸蒸日上,全身心都在世间之事,即便劝说,也无济于事,或许还会断了彼此的缘。
数年后,他同学陷入巨大的迷惘痛苦之中,苦恼逼迫而来,这时他开始深刻思考人生,然后想到恩师的洒脱自在,于是抱着最后希望的心,前来寻找恩师,询问出离之法,机缘成熟,师父只是简单几句,句句深入他内心,短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之前的种种,回心称念,最后成为得力之才。
我也渐渐学会不说,除非真心求问。我们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即便是父母也改变不了孩子的心,主动的心,需要自己真正明白,才会主动起来。
这个世间,没有人能劝我们相信什么,不信什么,能让一个人深信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历经人生风雨,品尝过人生五味,才会生起主动的心,主动寻找归乡之法。
能让一个人主动的,不是别人的好言相劝,而是人生的苦痛经历,或许唯有尝到人生的苦,才知主动去寻找人生的归处;或许只有感受人生的无常,才会主动寻找永远不变的光。
当然,若是有缘,被动而学,也是种下善根的机缘,学着学着,或许就喜欢了,然后开始用心主动,最终深信称名,得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