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最早是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巴利和拉塔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实验提出的社会心理名词,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一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个体责任感就会很强,并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变弱。可参考谚语“没有一滴雨会以为是自己造成的水灾”。

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责任。这种“旁观者效应”的本质,是因为人多责不明、人多互推责,责任落实不到某个具体个人身上造成的。

“当一个人的道德需要的实现与个人的其他需要不冲突或冲突不严重时,个体的道德规范容易被激活,容易实施道德行为但是如果道德需要的实现与其他需要发生严重的冲突,这时人们就要权衡再三了。

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

旁观者效应清晰的揭示了救助现象发生时的现场环境和压力,表明在某一特定环境里,无论当事人自身特质是怎样的,他都可能因为情境因素的影响而扭曲自己的心灵和行为 。

可以通过以下理论来理解这种行为发生的底层逻辑:

1、社会比较理论,也称印象管理过程:即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我们会更加注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为了维护本应有的形象,不在别人面前丢脸或显得唐突,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先观察在场其他人举止,以此来作为自己行为方向的依据,这样往往会出现极好或极坏两个极端的结果(伸出援手或袖手旁观甚至助纣为虐)。

2、从众心理,俗称随大流:即我们更倾向于去模仿他人,尤其是在许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如果大多数人出现某种行为时,我们往往也会跟随大众而做出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只有这样才会显得合群并保证自己不被其他人排斥。

3、多数人的忽略:即在多数人在场并且事态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不作为以确定事情的后续走向。由于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往往不太可能瞬间将事情的思路理清楚,并且会选择性的相信在场的其他人会代替自己做出正确的处理行为,从而选择袖手旁观。

4、责任扩散:若没有他人在场时,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受害者。但若是在人群中,人群的匿名性会分散我们的这些责任感,并且在不实施救助的情况下, 个人体会到的罪恶感、羞愧感也会随之降低,这样就使得个体不急于去实施救助,更大概率会选择静观其变。

5、社会影响或众人致误:即我们会通过他人的反应来评价一个事情的紧急程度,如果有求助者表现出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场的其他人都显得很平静。那么,潜在的助人者会因此判断这并不是一个需要救助的情境,因为其他人都显得很正常。

6、责任混淆:即认为在多人在场的情况下想要提供帮助的个体之所以未能实施助人行为,是因为如果助人的话,可能会引起旁观者的误解,认为他就是造成受害者痛苦的原因,即他就是施暴者。

“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 敢而变得勇敢”亚里士多德关于自我修行的建议

二、怎样避免旁观者效应产生

1、建立强制性的责任分配机制

强制性的责任分配,可以把责任归结到某类人身上。所以,在事情发生时由于责任个人制,会有人带头行动,也能带动围观但跃跃欲试的群众。

例如,我国就有法律明确规定,军人、警察和政府公务员必须承担报警救助的责任;否则,将被追究相关责任。这样,这些人就必须在危机时刻勇敢地站出来。

2、设法降低救助成本

很多时候我们瞻前顾后的观望,而不及时做出救助行为,并不是因为个人的道德水平不足,而是因为救助成本的问题。例如:看到老人倒地不敢扶,只是害怕被讹诈;看到路上抢劫的不敢见义勇为,也只是害怕被报复。尽可能的降低救助成本,让救助人没有后顾之忧,是提升救助行为的根本。

可以通过给予救助者以精神与物质双重奖励,在救助者有可能招致打击报复时,由警方及时提供人身安全保护,在不幸遭遇被救者忘恩负义者反咬时,由政府或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免费的法律支持服务,并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被救者必须承担起举证责任,并面临诬告反坐的法律后果。以实际行动大力提倡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彰显社会正义。

3、主流媒体多多宣扬救助行为

主流媒体对于救助行为的宣扬,有利于强化民众对于该行为的正面认识。当个人遇到类似的行为时,更倾向于做出救助行为。例如:新闻中对于见义勇为的报道。

“今日我若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鲁迅曾说过

三、身陷“旁观者效应”中如何自救

1、责任明确到个体

当我们在公共场合下遇见危机,需要别人帮助时,要克服向众人求救的心理。尽量求助具体个体,将人人无责变为责任到人。

比如,在散步时突然摔倒扭到脚,可以现场指着某一个人说:“那个穿着蓝色牛仔外套、戴眼镜的小姐姐,麻烦你扶我一下可以吗”被指定的人不管心里愿不愿意,通常都会照做。

2、自渡者天渡之

从自身出发,尽可能多掌握生技能,做到求人不如求己。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自己陷入“旁观者效应”的可能与几率。

参考文献

[1]洪静山.警惕“旁观者效应”[J].国防2018,6:88.

[2]王丽娟.应否设置见危不救罪——旁观者效应的考察[J].法治在线2011,13:27.

[3]黄荣纯.彭宇案与小悦悦事件中的蝴蝶效应——旁观者效应社会化研究[D].东北东北财经大学2012.

[4]浩文.博弈论视点下的旁观者效应解读及其破解策略[J].理论沿,2009,11:9-10.

[5]悠悠我心.如何有效正确自救——不容旁观的“旁观者效应”[J].世界博览2022,13:62-65

举报/反馈

猫猫最大

1812获赞 286粉丝
BL、BG、无雷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