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智远| ID:Z201440

什么是好奇心(Curiosity)?

该词汇创建之初,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认为,好奇心是"the impulse towards better cognition”(1899),翻译成中文为,通向更好认识的冲动。

不到200年发展中,大量心理学家提出诸多理论;现在,学术界普遍共识,它是一种处于内部动机的信息采集和搜索形式。

也有学者认为,人们早期很难认知到它的存在,它是一种人类从小就具备的本性;人们羡慕小朋友拥有无尽好奇,因为它可以令人具备多元思考模式。

但是,凡事都有A/B两面性。

假设我们无法对它正确认知,一味追求简单层面好奇,很容易被欲望吞噬,徒增不必要烦恼。

优劣之分

新京报社编兼评论部主编于德清认为,信息茧房使人阅读“偏食”,好产品应该满足好奇心的多样性,如果一味把你向兴趣方向影响,就会将生活桎梏于“茧房”中。

比如:

不停下滑短视频,并无法在学习上得到提升,看似接受诸多信息,实则陷入“伪知识”上,假定放下手机思考,刚才做了什么?你很难说出一二。

尽管现代产品,会让我们在各大平台接触一些“新知识”,但有些碎片化信息,并不利于好奇心的成长。

这是,为什么?

2005年,心理学家Jordan Litman将好奇分为“处于兴趣的好奇心(I-curiosity)和处于不安的好奇心(D-curiosity)”。

前者代表“兴趣”,是个人获取知识的内部动机,这些知识对未来行动具备指导意义,有助于学习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就像:

老板让你做份项目报告,你不知道如何下手,网络搜索后,不仅学到“报告框架”,还把整个脉络清晰梳理出来,这种迈过困难的感觉乐不此疲。

后者代表“不安”,属于外部刺激。即便上厕所我们也不想停止阅读,大脑就像食物的小动物,对图文、视频天生渴求至深,越获取越想要,当熵增状态来临,就会进入一种不愉快的状态。

就像:

以前疫情期,我们想知道封控什么时候结束?疫情对经济有什么影响?老板会不会开除我?手机响,到底谁打的电话?

讲真的,当你漫无目的获取信息时,好奇心并不会带来快乐,只是在享受处于兴趣下带来的奖赏感觉,它不会考虑好奇后,有为什么情况发生。

美国纽约地铁系统曾做过一次关于“数字灯牌对人影响的报告”, 有灯牌情况下,人们宁愿等候一趟15分钟才来的车,没有灯牌下,一趟车2分钟就到的车都不愿意等。

是不是非常可笑?

没错,好奇心建立在大脑进化上保守,基于奖励的学习上,这一机制,帮助我们记住在哪里寻找食物以及躲避危险。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Matthias Gruber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一项研究,他们让学生回顾一系列琐事问题,并要求回答每个问题时对好奇心评级。

结果怎么样呢?

好奇心达到顶峰时,大脑多巴胺会以更高强度被激发,奖励中心和海马体(大脑中记忆相关的区域)之间联系会增强,从而,强烈好奇心迫使学生记住更多信息,而不仅仅是琐碎问题的答案。

另外,Tommy Blanchard和他在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同事也进行过一项研究,他们观察人类眼窝前额皮层,与奖励相关的区域。

最终得出结论发现,当灵长类动物渴望获得信息时,它们愿意放弃奖励(比如喝水)。

两种实验说明什么?好奇心和奖励系统,遵循相同路径,它需要确定性,当它未满足时就会产生焦虑,被满足时则会愉悦。

回过头再看,互联网APP各种推荐内容,之所有些信息会产生焦虑,是因算法推荐是不安的(D-curiosity)感知范畴,里面充斥各种语言、符号文化,某些并非你想要的,然而它却抓住了你的奖赏系统。

主动搜索涉猎的信息,有极强目的性,它符合兴趣(I-curiosity)认知范畴,一旦得到答案,过程结束渴望消失,自然很开心。

诚然,不同角度好奇都有独特之处,两者对身体而言,处于认知范畴的好奇属于向内求的封闭状态,得来答案可以得到回报,处于感知的好奇则向外求的开放状态,没有答案。

那么,如何区分两者的差异呢?

一个简单办法,观察它们在你身体里的感觉,处于认知范畴好奇心,会驱动你去行动,寻找答案,处于感知范畴的好奇心,更多表现出一种积极探索状态。

它也许不会让你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但请你记住,不需要实现某个目的,不代表信息不会放大你的欲望。

就像:

你本不想买手机,当刷多了,手机体验、性能测试内容会慢慢占据大脑,欲望被点燃想又得不到时,才是痛苦时刻。

那么,奖赏结构是如何影响好奇心两种不同状态的呢?心理学家 Litman认为,用“需要和想要”两者差别来形容,最佳不过;这是为什么?

两大要素

有关需要,它是一种内在欲望主观需求,是支撑心理和生理发展必备因素,是追逐某个目标过程中,填补的东西,也是迫使行动动力基础源泉。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need - hierarchy theory),人一种有5个层级需要,它们会随着物质的满足不断提升。

比如:

为保持生命延续,我们必须每日饮食、运动、睡眠、排泄等;为了明年能够走上管理岗,我今年必须学习市场营销、新媒体运营知识。

说白了,那些客观所需,对人生成败起关键作用的决策,又不得不做的事,都可以归属到需要范畴。

有关想要,通常和“喜欢”挂钩,对某事存在渴望感、警醒感、着迷感,人被兴趣事物吸引时,会刺激大脑伏隔核,产生很强愉悦和上瘾的可能

比如:

大家都有熬夜追剧经历,为一部剧一晚上不睡觉,能感受到大脑和身体已经疲惫不堪,状态非常不舒服,但在剧情本身激发的渴望中,还是强打精神看下去。

欲望刺激下,大脑“想要”的运作机制被疲惫掩盖,剧情跌宕起伏引发多巴胺释放,”喜欢“机制依然运转,我们就会拖下去,变成名副其实「好奇心与欲望」的奴隶。

对比不难看出,需要和喜欢在完成后都能得到快乐,可在欲望迫使下,想要就不等于快乐。

也就是,「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自我愿意在某事上投入多少精力;「想要」的程度决定你是否享受其中;那么,当”想要“超过”喜欢“,会对好奇心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句话总结即,好奇心过剩。

某种程度讲,保持好奇心是不断探求发展的内部动力,当个人无法对事情边界进行掌握,就很难平衡两者关系,最终使得自己受挫。

就像,社交媒体出现一则明星八卦,好奇心过剩的人会不断投入精力,在网络中搜寻有关绯闻的一切内容,试图刨根问底探其究竟。

职场中,领导找部门某些同事单独谈话,好奇心太重的人,总想私下打听点什么?是要涨工资吗?还是调岗升职,亦或部门调动等。

两者结果呢?八卦内容的挖掘,让你浪费掉原本工作的时间;同事之间的信息发现对自己不利,就会陷入郁闷状态。

按照心理学家Jordan·Litman的需要和想要模型,它基于好奇心过剩又分为四种类型:

  • 兴趣型(Interested curiosity)

  • 无聊型(senseless)

  • 病态性(Morbid curiosity)

  • 剥夺性(Possessive)

兴趣型往往基于“兴趣出发”,你只是很欣赏但并不想占有,它需求度低,喜好成份高,假定按照知识和信息维度,基本可归属在”没用“范畴内。

好比对艺术、表演、文化、弹吉他等,但是,他们也有可能“转正”成职业中的一部分,就像我喜欢写作,现在写作成为日常必作之事之一。

无聊的好奇出现在“时间充裕范畴下”,表现特征是“自己不喜欢做,也没必要做,做了也没有太大帮助”。睡觉前,我习惯性刷20分钟短视频作为消遣,看看有哪些奇闻趣事。

也许无聊东西想现在不喜欢,不想要,如果有个契机,它可能会开始你的探索之旅。

病态性好奇特征非常明显,短时间内能够满足你的需求,无法对你造成很大伤害,但长期下去,大脑反馈路线会出现改变,典型特征是,以前做某事3天还有耐心,现在10分钟没有反馈,就暴躁不堪。

就像:

我身边有一位刚做vlog的博主,看别人视频质量、点赞又高,自己也想做,行动后觉得不论从剪辑、文案策划、还是拍摄方面,都没有想象中容易,最后破罐子破摔,放弃了。

病态性演变,往往因为原本“喜好高”的事上升到“需求高”,恰好在多巴胺加持下,又无法满足,好奇心就会变化。

假定把病态好奇看做反馈回路发生变化,那剥夺性好奇直接可用“占为己有"特征来形容;也就是,看到别人取得的成果,或使用物品享受的过程后,自己也想拥有,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想要。

比如:

每年手机厂商都会做发布会,当看到手中产品更新换代,瞬间感觉不香了,即便没有损坏,也会找到诸多理由换新款,有些人金钱并不富裕,宁愿省吃俭用也要买下。

诚然,好奇心会发生一些变化,兴趣类和无聊型像支线任务,两者过剩奖励系统发生改变,人们就很难警觉到想要和需要的关系,最终会往病态型和剥夺型发展。

关键在哪

来自Carnegie Mellon的心理学家及行为经济学家George Loewenstein(1994)认为,迫使欲望和好奇心改变关键在信息缺口(information gap)

也就是,我们已知的东西和想要知道的东西之间的差距。

人们会浏览各种信息,也会按图索骥,大脑会追寻一组信息,从一个概念转到另一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从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早期心理学文献也证明了这一点。

大脑为了新鲜感会急切贪婪地了解新事物,得到某个信息后,它并不甘心,总想试图掌控全面性;换言之,好奇心并不在于你不知道什么,而是你已经知道什么(是不是没想到)。

另外一项最近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研究也表明,人类对不确定的事物,有一种天生想搞清楚的内在需要。

这种需要如此强烈,以至于明知道最后的结果会受伤,却仍然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寻找答案。

曾经,美国两所商学院的行为专家们,通过一组学生来测试,测试信息缺口对满足好奇心意愿有多强。

实验如下:

研究人员将学生带到一组笔面前,声称,这些笔之前别的实验在用,其中有一半用时,可能会释放电击;研究人员告诉了27位学生,哪些会漏电;对另外27位则告诉他们,部分漏电。

结果是,相比了解情况的学生,只知道部分信息的学生,反而遭受更多电击。

随后,研究人员又测试令其他人不愉快的刺激反应,包括“用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看完可能会令人厌恶的照片”,结果学生都表现出,没看之前想看,看后不再看的行为。

诚然,好奇心常被认为一种优良本能,但有时,探寻内容超过一定界限,则会适得其反,莎士比亚时代的一句谚语:care kills the cat(好奇心害死猫)刚好与此类状态相符。

好奇心研究先驱者,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心理学教授乔治·勒文施泰因(George Loewenstein)曾说,“好奇心可以导致人类做出自我毁灭的事情,洞察到这一点意义深远”。

显然,信息缺口才是罪魁祸首。

从网络科技视角看,假定把每个信息看成节点,将信息之间的相似性看成连边,如果一个人持续21天浏览某个固定社交媒体15分钟以上,你的求知欲会无限被放大。

研究认为,当一个人求知的欲望和实际看到的不一致时,信息缺口呈现出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当现实与期望差变小,好奇心会被降低,当现实与期望变大,就会拒绝诚认现实,只有现实和自认为的内容不强烈,也不微弱时,好奇心才会达到峰值,因为,缺口总是呈现出,令人无法接受的理论。

比如:

你认为现实中天鹅只有白色,刷短视频也看到白色天鹅,你的好奇心很小,但突然一名专家称“天鹅是彩色的”,你很难直接承认自己是错误的,于是会发出疑问,然后开始求知天鹅到底什么颜色。

诚然,当一件事情人们不了解时,好奇心自然毫无作用,也不会觉得复杂,只有处在了解一点,和完全了解之间才能最好激发好奇心。

有些人之所以好奇心强烈,源于两点:

  • 信息之间缺口变多

  • 意识里对不确定性的一种追求

一则有关老鼠寻找新奇事物研究中发现,老鼠感觉到捕食者的气味时,它们会加倍寻找一种新出路,这种行为表明,先天驱动和诱导之间可能存在混淆。

事实上,有些事情可能会增加行为,而不会改变本能,反之,有些本能需求一旦被压制,实则会激发新的恐惧。

就像,还没有35岁却提前感受到了职场焦虑,这种焦虑带来好奇,恰巧让你“做有准备的仗”。

据此,大脑对确定性的追求一成不变,“追求”让人拥有更多获得知识的能力,知识鸿沟让缺口不断增加,好奇心才会愈发强烈,最终,忘记为什么要出发,才会陷入病态中。

如何平衡

不让好奇心随着欲望走进负面效应中,该如何管理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索:

1)分清楚需要和想要

以前逛商场,我经常看到某个长袖好看,而买一大堆连带东西,就像很多人买部电脑,还必须配齐键盘,摄像头、音响,以及台扇。

事后发现,一些东西并没有太大用途。

虽然两者并没有明显界限,追求“想要”并不一定是错误的消费观,但是认知到资源(金钱、时间、能力、精力)有限,再决定满足的先后顺序,才是取舍正确步骤。

短视频兴起时,身边好多人买云台,半年过去,支架放在角落早已吃灰,坚持把vlog拍下去的朋友却没几个。

《小狗钱钱》这部书中,钱钱让小主人吉娅,想出10个变更富有的原因写出来,吉娅花三个小时写出10个理由;看到这些清单后,钱钱问吉娅哪些最重要?她说全部都要,最后钱钱说只能答应3个。

人们面临选择时,欲望有很多。

真正实现起来必须取舍,“需要”围绕“提升和生存”进行,想要是欲望的写照;不论引发多少好奇心,下次决策前不妨思考下,如果没有它,我是不是不能解决某个问题。

2)警觉你的信息缺口

算法推荐内容引发好奇,问题根源在传递方式从“主动获取变成被动接受”,前者是内部驱动,后者是外部驱动。

内部受到目标掌控很容易管理,外部与算法结合,很容易被平台找到兴趣点,据此,推荐给你更多喜欢的观点。

我们对信息掌握除已知和未知,还有一种“舌尖状态”,看似你已经知道不少,但还差一点点就能揭晓答案,这一点产生的补全冲动迫使好奇心不断激发,如果看的信息越多,脑部信息鸿沟自然会越大。

认真审视下你的好奇心信息缺口,哪些能为“需要”提供增量价值,提高它们,哪些存在“想要”的环境中,弱化它们。

传播学中媒介作为纽带,本身价值连接人,但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这一切,当内容作为疯传,毕定受到某个现象级事件影响,你看到的信息不仅存在黑白、对错,还有灰度空间,我们应该警觉那些观点性强,毫无佐证的内容和信息源。

千万别错把“快乐消遣观点”当做价值观、个人判断的依据使用。

3)发散性思维想问题

Mind Map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认为,发散性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向,寻找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考方式。

就好奇心这件事中,它具备两个重要含义:其一,如何与其他不同进行相连,其二思维如何进行爆发;也就是,抛弃简单二位思维,用全方位视角看问题。

就像:

好奇本身是一种发散,它的发散到底是“向内围绕某个目标而行的,还是向外由兴趣牵引的?很多人没想过。

我以前通过看博主文章来提炼方法论,最后发现,看很多内容依然总结不出一套行之所用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因为那些内容,都是刷社交媒体被推荐而来,我忽略掉围绕问题找解决方案。

有意识利用它,是好奇心开端,有利于发现逻辑漏洞,识别关键缺口在哪,避免形成错误观点和认知。

除了三者(需要和想要、警觉你的信息缺口、发散性思维想问题)之外,管理好自我欲望,也能避免好奇心走入负面。

总结一下:

  • 好奇心分为兴趣的和不安的,前者是围绕目标而行的内部动机,后者是随遇而安的接受信息。

  • “需要和想要”,影响好奇心发展,信息缺口迫使欲望和好奇心改变。

  • 好奇心过剩,建立在无聊性、兴趣性发展上,将喜好转化为需求,当需求无法得以满足又想要,很容易往病态性和剥夺性发展。

技术让人的生活得到便利,它也让好奇心插上翅膀,在信息海洋穿梭之间,适当修剪它,才能带你走向一种更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

举报/反馈

王智远

8.2万获赞 3.7万粉丝
向内求,向前看;三人行必有我师。
科技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