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是北京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早期工运的重要实践地,是平郊抗日第一枪的发生地,是南口战役主战场,是平西和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前沿地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峥嵘岁月,党领导昌平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留下了宝贵财富,走过了光辉历程。
一、历史背景
1909年,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同时也是北京第一条通往西北的铁路,京张铁路线路经行昌平境内43.3公里,设置在今昌平地区的车站有沙河、南口、东园、居庸关等站,其中后三站均设在南口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在修筑京张铁路时,为保障机车车辆的维护修理,1905年在昌平南口开始修建南口制造厂(即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1906年8月建成。有一段时期,南口制造厂是北京规模最大的机器工业,奠定了北京近代工人阶级运动兴起的基础。并产生和培育了昌平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到1913年,全厂工人达到427人。到1922年下半年,南口机厂工人已有800人之多。
1906年南口机厂的建立,为15年后,即1920年,昌平工人登上昌平革命历史的舞台准备了条件。
20世纪初的南口机车房,来源《京张路工撮影》
早在1920年,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之际,在李大钊的推动下,北京地区的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如期所述,当时,中共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来到南口地区发动职工运动。1921年,中共一大后不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在北京成立,北方工人运动由此得到加强和发展。这一时期,南口机厂一度成为京绥路乃至北京地区一个重要的工运据点。
二、工人运动发展
在这一背景和形势下,昌平革命火种的主要传播者和点燃者,曾任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成员、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兼组织委员的何孟雄于1921年12月来到昌平南口机厂调查工人运动情况和生活情况。回京后在《工人周刊》发表《京绥路六日游记》:“工人并不是没有工人组合的兴趣和能力,不过是没有机会表现就是。机务处的研究所,便是他们自动的表现。”这是目前有史记载的昌平地区最早的党的先期组织活动之一。
此后,何梦雄又3次来到南口,重点开展铁路工人运动,先创办了机车厂“工人夜校”, 建立了南口工会,发起了南口劳动立法运动,组织罢工运动等,为党团组织在南口地区的建立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经过一系列的组织准备、思想准备,到1925年春,何孟雄再返京绥铁路,整顿各工会组织, 开始发展工人党员。
1925年10月,南口党员发展到7人。同年11月,昌平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南口特别支部建立,下设三个党小组。太原党支部创始人之一的纪廷梓任南口特支书记。1925年12月,纪廷梓被中共北方区委派往“京绥铁路总工会南口分会”开辟工作,历任中共南口特支书记兼共青团南口支部书记、中共南口地委书记兼共青团南口特支书记。这充分说明昌平党团工作是合一的。
同年11月,南口特支出台了《南口第一次报告(十一月份)》,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有关对群众进行宣传、发动的群众工作目标。并创办了机关刊物《南口工人》。到1926年1月,南口特支已有40余名党员,下属7个党支部。经中共北方区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南口地方执行委员会。
在昌平地方党组织建立的同时,团的建设同步推进。1925年,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已在南口地区建立。同年11月,南口地区已有团员4名,并建立了支部。到1926年2月,发展团员17名,建立三个支部,在工友中宣传和解释党的主张,团的活动同党的工作融为一体。
中共南口特别支部的建立,是昌平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铭记了昌平人民从自发向自觉、昌平革命从探索到求索、昌平前途从黑夜向光明的转变。从此,昌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百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以南口特支为起点,昌平党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由建党之初仅有的7名党员,汇聚为改革开放初的1.6万名、本世纪初的3.2万名、如今近8万名党员的先锋堡垒。
三、新时期的中共南口特支教育基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5月18日,中共南口特支纪念馆举行揭牌仪式。纪念馆占地面积2750平方米,景观设计改造部分面积2010平方米。馆内设有南口特支展厅、党员宣誓墙、读书室、学习室、展陈厅等多个场所。
中共南口特支展厅从“昌平早期的工人运动”、“中共南口特别支部的建立”、“抗日战争时期的南口”、“解放战争时期的南口”四个部分,系统还原了南口早期党组织活动的红色历程。
新时期的中共南口特支教育基地以历史为根、以文化为魂,用展览完美呈现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用学习地方党史“小切口”,打造学习中共党史“大氛围”,让参观者追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感悟革命先烈奋勇争先、拼搏奋斗的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部供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报

2576万获赞 139.3万粉丝
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