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雨佳
当代年轻人对于婚姻究竟是怎样的心态?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最终进入婚姻?关于婚姻形式和生育话题,年轻人又有着怎样的新鲜思考?Soul App旗下Just So Soul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份《Z世代婚姻观调研》,最终有1618位年轻人进行了有效填写。
报告发现,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爱情。为提高脱单概率,他们会通过社交软件、线下活动,甚至传统的相亲方式来寻找真爱。在Z世代新新人类中,网恋接受度高达9成以上,超8成受访者期待迈入婚姻殿堂。婚姻中,姐弟恋接受度在80%以上,50%以上受访者表示不在意彩礼,近1/10年轻人希望直接领证结婚。
一、关键词:开放
80%以上年轻人接受姐弟恋,近1/10希望“直接领证”
前不久,在浙江绍兴东浦黄酒小镇,一段水上“宋韵婚礼”被媒体广泛报道。复刻千年前婚嫁仪式,男服绯红,女服青绿,身着中式礼服的一对恋人在船头相遇,互相鞠躬致意。温文尔雅的江南气质,古色古香的婚礼流程,给旁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年轻人的结婚仪式正在变得更加开放、有趣、多元。绍兴的中式婚礼只是经典案例之一。在近期的调研数据中,近3成年轻人希望旅行结婚,近1/10年轻人则表示不需要任何形式,“领证就好”。
年轻人的开放还体现在择偶渠道和择偶形式上的变化。为找寻真爱,年轻人积极开拓线下活动,社交应用等渠道,9.36%年轻人接纳传统相亲形式。在Just So Soul研究院的调研报告中,婚姻中,姐弟恋接受程度高达80%以上,异地恋接受程度高达70%以上。
这代年轻人更希望在婚姻中拥有自己的主导权。在《Z世代婚姻观调研》中,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而结婚的人群仅占18.45%,为传宗接代而结婚的人群仅占21.72%。作为对比,49.29%的年轻人是希望通过婚姻“实现自我价值,开启人生新阶段”。
二、关键词:期待
年轻人渴望结婚,9成以上希望恋爱3年内进入婚姻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当代年轻人对婚姻有着非常多的渴望和期待。他们希望通过婚姻转变身份,实现人生价值。
在调研的数据中,超过8成年轻人渴望结婚,超3成情侣将婚姻提上日程。在回答为什么渴望结婚时,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期待、宝宝、人生、旅途、身份、奋斗”,可以看出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态度:他们认为婚姻能为自己的现实生活带来更多奋斗动力,是人生旅途中身份转变的重要标志。
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年轻人婚姻观念的改变。在父辈眼中,婚姻更多是一种必然选择,但在新一代年轻人看来,这是他们转变自我身份的重要分水岭。他们希望通过婚姻去定义自己的身份,也希望通过婚姻去改变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
对于家庭背景等物质条件,年轻人的在意程度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高。在考虑结婚对象时,仅17.44%的人会将家庭背景纳入衡量范畴,10.47%的人会将工作职业纳入衡量范畴。而最后真正决定两个人是否能够迈入婚姻殿堂的因素,是三观和性格的匹配程度。
从恋爱到婚姻,年轻人不会等太久。对于适婚年龄,37.65%的年轻人期望时间在30岁以下。数据显示,仅3.2%的年轻人愿意接受3年以上的恋爱长跑,90.2%的年轻人可以接受1个月到3年的恋爱时间,6.6%的年轻人则希望1个月以内就结婚。
三、关键词:现实
超3成年轻人接受10万以下彩礼,女性最期待初育年龄在26-30岁
“上几代人的幸福和道德、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我们的年轻一代,离开了原来的乡土和家庭模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成长,体会了历代中国人没有体会的东西,跟另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实际上里面的很多逻辑不一样。”知名社会学者梁永安认为,伴随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当代年轻人结婚,会涉及很多观念和现实层面的碰撞。
尽管多数人期待婚姻,但在调研报告中,依然有9.32%的年轻人“不想结婚,觉得一个人更好”。对婚姻不感冒的人群,更多是因为对婚姻关系缺乏信任,或认为婚姻会侵占个人时间,影响未来职业发展。
涉及到现实话题,彩礼和生育也是绕不开的关注点。此前围绕天价彩礼的探讨,为什么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因为它承载了情感、风俗、地域等多方面主观因素,考验的是男女生双方及彼此家庭之间,所能达成的共识程度。
研究院经调研发现,近5成年轻人认为彩礼是结婚的必要条件。至于彩礼价格,56.98%的年轻人认为10-30万是相对合适的区间,36.61%的年轻人表示可以接受10万以下的彩礼水平。
在彩礼层面,男女生态度有明显差异。近7成男性不在意彩礼,7成以上女性则认为需要。女性和男性相比,对婚姻考虑的因素相对更多元。这一点也体现在了生育层面。女性最希望的初育年龄集中在26-30岁之间,而男性则相对佛系,33.64%男性可以接受31-35岁拥有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生育以后的现实压力,则是男女双方普遍面临的问题。《Z世代婚姻观调研》发现,52.59%的年轻人对于养育孩子这件小事感到压力。压力的主要原因来自经济层面,48.12%的人则担心因工作节奏过快,没时间养育孩子。
年轻人生存与婚育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社会性议题。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了年轻人的焦虑,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们开放,渴望婚姻,对婚姻的期许不止于现实层面,还包含自我认知基础上的价值投射和其他精神追求。这或许是更为真实、普世的年轻人婚恋观。
举报/反馈

封面新闻

2422万获赞 556万粉丝
封面新闻,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