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的故事是说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他把自己识马的经验写成书,名为《相马经》。这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所以人们把孙阳叫“伯乐”。书上写着:良马有高高的额头,鼓起的眼睛,马蹄是圆圆的。孙阳的儿子熟读了这本书后,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好马。一天,他在路边看见一只癞蛤蟆,前额和《相马经》上好马的特征相符,就以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马上跑去告诉父亲:“和你书上画的好马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孙阳听后,哭笑不得,开玩笑地说:“这匹马太喜欢跳了,不好驾驭。”

按图索骥这个成语比喻机械地照书本上的知识,不求事物的本质。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

释义:骥:好马。按照画像上的样子,去寻求好马,结果一无所获。

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能灵活变通。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固然有点夸张。但是在学习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的事确实屡见不鲜。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近义词:照本宣科

反义词:不落窠臼

举报/反馈

彬彬雪雪

4.6万获赞 3431粉丝
来和老师一起学习吧!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