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界定初中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年龄普遍在11岁到15岁之间,身心发展特点之一即生理的发育快于心理的发展。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引发各种矛盾并表现出来。
学校适应作为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其适应水平也受到心理素质水平的影响。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对于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心理素质属于心理教育学,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概念。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心理素质被提及的频率日益频繁,对其研究也日益增多。
有研究者将心理素质视作由多方面、多种水平构成的复杂综合体。王极盛指出,心理素质是多个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刘金平认为心理素质通常可以分为元认知能力、一般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的适应水平,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已有实证研究显示,初中生心理素质处于较好的水平。另外,冯正直在对成渝两地1005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男生和女生之间,以及不同的年级之间都会存在显著的心理素质差异:从年级分布上看,高二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好于高一和高三学生,初二学生普遍好于初一和初三;而从性别上看,女生的心理素质要明显好于男生;但从创造性上看,男生要优于女生。
刘万伦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对学生情绪管理的影响以及性格特征的影响等等。而情绪、性格、自我概念等因素都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内涵之一;郑希付提出,学习能力、个性特征、抗压能力、交际能力等等都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通过构建中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模型,对教育活动开展可以起到指导作用,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开展;张大均认为,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专家学者们的具体研究也发现心理素质对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抑郁、正负性情绪等心理健康因素均成显著相关。另外,也有较多研究发现了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李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亲子关系、学习成绩、家长态度等等都与心理素质存在正相关关系。
陈旭等提出,心理素质在教师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聂倩等认为心理素质能使学生感受到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对周边的氛围感到轻松愉快,因此也能更加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吴金艳发现心理素质对于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具有显著意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令学生感受到幸福。
武丽丽认为青少年长期处于学业压力之下,并且由于其正处于人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期,性格发展还不成熟,遇到应激事件时不能冷静处理,因此心理素质还能帮助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健全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个体抗压能力,维护并且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在意识到拥有健全心理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良好适应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之后,有许多学者围绕心理素质展开了相关的干预研究。纵观已有研究,可以发现,专家学者们基本上采用了构建课程体系、开展素质训练、组织团体辅导以及渗透日常教学这几种方式来对心理素质的发展进行干预和改善。
如李薇主张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性,通过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张大均等对教学心理中的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进而对心理素质教育形成了进一步的启发与指导;张大均等还围绕心理素质的教育,深入探讨了心理素质教育设计的依据、原则以及策略;林少真等通过具体的实践发现团体咨询在优化人格品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处在中等水平,各个维度得分相近,表明发展较平衡。其中,初中生在适应能力维度得分最高,个性品质维度得分最低,可能是由于初中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己经能够适应校园的集体生活,加之与高中相比,初中学习压力较小,学生能更快速地适应初中生活。
但是本调查对象大部分来自农村,主要就读于县区学校,为了升入到城市里更好的高中,学校教育会更加注重成绩与分数,这种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方式,会对初中生的个性品质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初中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得分会偏低。
研究心理素质所有维度上,男生得分都明显高于女生。这与冯正直已有调查研究结论“女生的整体心理素质高于男生”不太一致。但是,在李悦的研究中,可知虽然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得分上男生的心理素质要高于女生,这与本文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曾指出,男女左右大脑的利用程度不同,男生的左脑更发达,智力结构的不同使得男生比女生更擅长推理能力等逻辑思维,而少年期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意味着初中生男生在认知能力上会优于女生,这可能会带来认知特性上的显著差异;同时,男生比女生更加外向与独立,个性品质更为鲜明,适应能力更为突出,这些都可能会造成个性品质与适应能力的显著差异。
初中生心理素质在认知特性、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3个维度上,初二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得分,初一与初三之间虽无显著差异,但是初一得分也高于初三。王鑫强、覃丽、李悦的研究也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其所在年级是呈反比的,即当学生年级升高之后,其心理素质反而会下降。
王鑫强和张大均两位学者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追踪调查,最后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在持续下降。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由于学生从初二进入初三年级后,面临中考带来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继而阻碍到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校的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上,忽略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造成与初一、初二相比,初三学生的心理素质处于较低的水平。
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在现有研究中,徐桂清以559名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师范生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与其学校适应水平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师范生的心理素质越好,其学校适应能力就越强;田晓峰在对某寄宿高中生调查也得出学校适应性越差、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的结论。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有关的诸多因素与学校适应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迪在对初一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心理韧性可以显著预测学校适应,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初一学生学校适应水平越好;张光珍等、李云琪、郭佳佳都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密切,心理弹性能够有效的预测学校适应;王亚可在对1134名高中学生调查研究也发现,心理弹性在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