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幸福,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认识。20世纪中叶,主观幸福感出现在研究领域。个人的主观幸福感高或低是受个体当下环境特征、性格特点和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主观性评价,主观幸福感也是对自身各方面情况整体的评价,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不会突然改变。

国外研究者Diener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负面情感三方面作为主观幸福感的维度。其中,生活满意度是指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而积极情感和负面情感则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生活经历。

目标理论认为个体的幸福感来源于实现目标和满足需要。动态平衡理论认为个体的幸福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通过适应生存环境重新形成新的幸福感标准。

认知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感是来源于对现实和理想两种状态比较产生的,差距越大幸福感越低,差距越小幸福感强。

文化差异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个体当下所处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下距离个人目标的远近,当个体朝目标努力奋斗时会感受到幸福感。人格—环境交互理论认为幸福感受个体人格特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通过影响特定情境下人的行为从而来影响主观幸福感。

比如在特定情境下,多血质人格的人比抑郁质的人更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感受生活,积极的行为方式有利于个体的幸福感。

幸福感和死亡息息相关。ChidaSteptoe进行元分析发现,幸福感与健康成年人和患病成年人的死亡率降低有关,Wiest等人研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死亡率。

此外目标、压力应对方式、自评健康状况都直接影响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兴趣爱好、收入等间接影响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而邱智莉等人的研究则显示年龄、居住地、退休前职业、自身健康水平、经济因素等影响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研究者在研究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时常常关注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理想、个人内心体验、社会使命和社会需要等方面。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幸福感来源于个人需要的满足和自我潜能的实现,看着自己教育的学生成长成才,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是教师的幸福。

有研究已高职教师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显示,其主观幸福感受性别、年龄、职称及婚姻状况这四个人口学变量的显著影响,而中小学教师家庭和工作的冲突通过职业倦怠影响主观幸福感,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和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都显著相关。

另外,有研究表明在工作岗位上教师提高对工作的精力投入可以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可见,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不仅与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有关,也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冲突等有关。

本研究中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较好,接近中等程度,这是说明高中教师在雪域高原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也能够体验到幸福感。

在六个维度中除担心维度外其他五个维度的均分值都接近中等程度,这说明在藏教师存在对健康的担心。

究其原因:在西藏最低海拔都有2000多米,最高的海拔有接近5000米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教师们常年面临着缺氧的问题,工作时间太长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昏厥吐血,晚上的睡眠质量远不如内地,常常因头痛嘴干失眠,长时间如此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更何况长时间缺氧会导致心肺功能肿大,所以在藏工作的教师长时间缺氧会对心脏和脑产生刺激和损失,会患常见得一些疾病,比如:高原型心脏病、高原型的高血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

而且,教师的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不缺氧的内地教师们都面临着各种健康,更何况在缺氧的西藏。

所以,在藏教师们甚至是所有在藏工作人员的健康问题应得到组织该有得重视和妥善得解决,提升教师们的主观幸福感,这样才能让教师们真正做到在距离太远最近的地方发光发热,用教育事业照亮雪域高原。

另外,在长期缺氧的高原上教师们除了对健康有一定的担心外,其余五个维度和总均分都接近中等程度,尤其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均分值是最高的,这说明在雪域高原工作的教师们即使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仍然对在藏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兴趣。

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本人总结出几点:首先是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雪域高原的教师们生活在湛蓝的天空和纯净的湖水之下,受藏传佛教“善”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心灵更容易变得纯粹而干净,当心无杂念的时候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感。

其次是在藏教师的普遍的工作强度比内地小,虽然未查到相关的理论支撑,但是在藏工作5年,这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就我们学校而言,不到3000名学生,在编教师有236名,学生老师的配比明显高于内地。

本研究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与性别、职务情况和学历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教师的婚姻状况对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离异教师在主观幸福感的总均分值高于未婚和已婚教师,这说明离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未婚和已婚教师。其中在松弛与紧张维度上离异教师的均分值高于未婚教师和已婚教师,达到了0.001水平的差异,已婚教师均分值最低。

这说明婚姻生活中教师们容易感到紧张,而婚姻中责任和繁杂的琐事也容易让教师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变得消极,而未婚的教师可能也面临着家庭老人催婚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因为不够成熟不能更好的调整状态。

而近两年,提出离婚的大多数都是女性。新时代的女性在经济上有了独立的话语权,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也已经发生转变,经历了婚姻中的繁琐和束缚,选择离婚是为了幸福和自由,也可能是离异教师经历了生活的困苦和婚姻生活的无奈以后更懂得珍惜生活,从主观意志上更容易用包容和善意去对待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本研究中职称情况对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0.05水平上的差异。职称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作为教师除了教书育人这项根本任务和使命外,教师个人终身追求目标的就是职称,职称既是教师增长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在工作岗位上对自己工作付出和取得成绩的肯定。

在对健康的担心维度上也达到了0.05水平的差异,其中正高教师的均分值最高,这可能是因为正高教师人生追求已经达到巅峰,其对待人和事的心态已经完全稳定且成熟,在生活中家庭稳定,在工作中教学经验丰富,在面对高原型的疾病,也已经坦然接受且有时间、有精力、有经济能力去保养身体。本研究中工作年限对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达到统计学0.001水平上的差异。

工作21年以上的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2年以下主观幸福感水平最低。工作21年以上的教师其年龄大部分是在45岁左后,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能游刃有余的解决工作的大部分问题,在生活中家庭稳定,另外工作21年以上的教师能评的职称也已经评上了,更何况在藏教师工作25年就可以排队等退休了,相比其他教龄阶段的教师能多体验到幸福感在情理之中。

在各维度中,在忧郁或愉悦的心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正高职称的教师能更多的体验到愉悦的感受;在控制维度上达到统计学0.01水平上差异,其中工作6-10年的教师均分值最高;在对健康的担心这一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工作11-20年的教师均分值最高,这说明这个教龄阶段的教师对健康担心的情况最严重,这个阶段的教师是工作岗位上面临着事业上升的压力,家庭中也面临着买房买车的经济压力,在这高原缺氧的环境下,双重压力会随时演变成高原型心脏病或者高原型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工作11-20年的教师表现出更多对健康的担心。

本研究中收入对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达到统计学0.01水平上的差异。其中收入在10K-15K的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收入在7K以下的教师主观幸福感最低。

这说明收入在10K-15K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收入在7K以下的教师。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西藏的消费高,没有一定的收入保障日常的衣食住行,教师是很难体验到幸福感的。

在各维度中,在对健康的担心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收入在7K以下的教师表现出更多对健康的担心;在精力、松弛和紧张两个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精力维度上收入在10K-15K的教师均分值最高,松弛和紧张维度上收入在15K以上的教师表现更为放松。

举报/反馈

教育学汤先生

19获赞 9674粉丝
每天分享精彩内容给大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