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戚托
历史渊源
三宝彝族乡位于晴隆县城东南面,距县城46.03公里,东、北、西三面与鸡场镇相连,南与安谷乡接壤,海拔1400-1800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妹戚托”的发源地。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远在公元前2世纪,彝族先民就开始繁衍生息在祖国西南的这块土地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活动形式,其中美妙的歌舞艺术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追溯三宝彝族的祖先,原系古代西南民族爨蛮的一支系,史称“西爨白蛮”,居于滇西北(另一支系称“东爨乌蛮”)。历史上部族之间屡生战事,西爨白蛮战败,依照部族之间的协定,败者沦为奴隶,胜者则为主人。唐朝天宝二年(743年),乌蛮反唐,号称“于矢部”,势力范围包括云、贵、川交界之大部分地区。直到元八年(1271年),于矢部才降附元中央集权。其间,部族群体的称谓逐渐演变为“白彝”即原之乌蛮(白彝黑彝之分,随着民国告终而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取鼎彝之彝统称为彝)。由于白彝先民不甘忍受统治者的奴役、压迫和剥削,于是举家迁徙,逃离故土,跋山涉水进入北盘江流城,隐居深山,并依靠山林谋生计,与大千世界相对隔离,形成半封闭式甚至封闭式的格局。
其生产形式为刀耕火种和狩猎,其文化艺术亦只能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诚然,从民族文化语言总体反映形式上看,彝族是一支享有文字(彝文)使用的民族。但在该民族的历史上,彝文被其统治者完全掌握并严格控制,被剥削的贫民尤其是奴隶,是难以甚至根本不能接触和使用其文字的。于此,“阿妹戚托”舞蹈无文字(书面语言和图解)记载之谜便不难破解了。所谓言传身教,则是祖母传母,母传女儿,女儿传外孙女,而且只在母系中世代相传,以口述其动作之含义和要领,再手把手教导其手之舞、足之蹈,从而令其动作规范,使之保持历史的、原汁原味的艺术形态。
在三宝一带的彝族青年男女,经常采用情歌对唱和舞蹈的方式来寻觅自己的心上人。彝族人民能歌善舞,逢年过节,舞蹈表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彝族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最具特色的就是具有“东方踢踏舞”美誉的姑娘出嫁舞——“阿妹戚托”舞蹈。这种舞蹈没有旋转大跳的高难度动作,主要通过脚的动作来体现,但是要求换脚灵活、步调一致、配合默契、心心相通,使围观者得到一种淳厚、独特之美的享受。彝族姑娘用独到的舞蹈语言,表现了她们对彝家出嫁姑娘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美好祝福。
“阿妹戚托”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是彝族人民农耕文化的结晶,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阿妹戚托”属无音乐伴奏的舞蹈。当彝族新婚姑娘临出嫁时,寨中及邻寨的女伴们纷纷前来为新娘送行。在与新娘离别之际,表达女伴们依依难舍的心情,同时希望新娘出嫁之后,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尊重寨邻,并祝福新娘与丈夫全家和睦相处、兴旺发达。
“阿妹戚托”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日常生活及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舞蹈。从“阿妹戚托”独具风格的人文景观中,能够体现出该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本土文化内涵。
“阿妹戚托”为女子群舞,以偶数组成队形,以8人、12人或16人不等为组,人员增减以偶数计,手拉手即可起舞,队形或呈直排,或呈圆状。
舞蹈分为12小节,即:彝语之“伞踏”(汉语意为:欢送出嫁)、“西踏非踏母”(勤俭持家)、“含各勾梁”(送镰刀)、“其兰朵”(送粑粑)、“密几包”(农闲)、“其摩罗”(播种)、“哄的”(插秧)、“节根间”(幸福靠劳动)、“美液朵”(薅秧)、“机堵”(耕作)、“吉踏吉摩踏”(劳动快乐)、“其醒然”(祝新娘终身幸福)。
整个舞蹈肢体语言的形成,无不来源于生产生活,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向往。其动作主要靠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部位的运动变化来展示舞之美感。表演者相互配合默契,可谓丝丝入扣,使其动作整齐无误、干净利落,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极为脆响,以足传情,使人震撼,予观者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东方踢踏舞”。
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当属“火把节”。这天,彝家人以松木为炬,高达丈余,称为“火把”。当夜幕低垂之时,彝家山寨一片热气腾腾,各寨的火把相映争辉,照得夜空一片火红,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手拉手、心相连,跳起“阿妹戚托”舞蹈,共同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2014年“阿妹戚托”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128万获赞 102.1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