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同感由埃里克森提出,认为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用于表示个体人格发展的状态,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认同会影响个体今后职业生涯的选择、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多元性。这种观点也推动后来的学者从不同维度对该概念进行深入探讨。
Marcia是自我认同感研究领域的集大成者,从探索和投入两个维度对自我同一性进行研究,认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成熟。
AnthonyGiddens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体保持自我与环境协调的动态、连续的过程,依据个人经验所形成,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发展。
Goffman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同以及对他人对自己态度的一种体验等。Adams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并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为个体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两种类型。张春兴将“Identity”译为统合,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个体将与自己有关的多个层面统合成为一个整体。
张日昇将自我认同感界定为过去、现在及将来这一时空中对自我同一性的主观体验。综合国内外学者阐述的自我认同感概念,本研究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个体在与外界交互作用时,通过有效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关系,辩证的感知、定义自我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建构的动态过程。
人格特质是影响自我认同感的重要因素。崔光成、赵阿勐、陈云辉等人发现相较于外向的人,内向的个体具有更低的自我同一性水平。郭金山等人的研究显示,个体人格特征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周济全、刘国华等人发现具有主动性人格特质的个体更易实现自我同一性的获得。赵谦发现认知偏差也会影响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无法正确认识、定位自我的个体不易获得自我认同感。
另有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学生在自我认同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Protinsky的研究发现年龄与自我认同感的发展高度相关,年龄越小,认同混淆现象越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自我认同感程度越高,越易实现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李小华认为青少年的年级越高则自我认同水平越高。
有研究指出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自我认同感的关键因素。王树青认为父母权威型以及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个体获得同一性,而专制型和忽视型父母教育的孩子容易出现同一性扩散状态。
王树青、朱新筱、张粤萍等人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直接预测个体的自我认同状态。邹琼、佐斌认为父母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国内学者房超、方晓义等人强调亲子沟通状况的作用,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将减少其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有助于自我认同的发展,相反则不利于子女自我认同的形成。
另有学者表明,师生关系、同伴交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陈晓美等人提出师生关系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王柏寿认为人际关系良好的儿童更易实现自我认同感的获得,从而在学业成绩上表现出极佳的效果。Akers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具有亲密关系的朋友往往具有极其相似的自我认同状态。
Wan认为,青少年在同侪团体中拥有友善的互动、维持高质量的情感联结推动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埃里克森则认为社会环境影响自我认同的确立。研究发现,自我认同的发展具有社会性,是人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确立。
张日昇发现两国大学生之所以存在自我同一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学校以及社会教育方式的不同。陈香等人也指出,若是青少年不能拥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将会使青少年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
综上,自我认同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因素差异显著。幼年时期,家庭因素起主导作用;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学校以及社会因素对自我认同感的作用愈发明显。因此,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应将以上影响因素均考虑到。
何建飞、卢宁在对267名研究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研究生的学业拖延行为与个体自我同一性扩散、早闭以及延缓状态呈正相关,而与同一性获得呈负相关。
这说明促进研究生良好的同一性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减少个体的拖延行为,还可以缓解拖延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华洪波等人证实了拖延和自我同一性各个维度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吴训慈、吴燕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的学业拖延行为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中的“现在投入”呈显著负相关。郑舒予以561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为被试进行以上研究都表明自我认同感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但缺乏对二者间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为此,本研究推断自我认同感可以影响大学生不同类型的拖延行为,促进自我认同感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减少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拖延问题。
张妍、张瑞娟、许芳、赵凌燕的研究发现职高生自尊与自我认同感存在负相关,自我认同感水平高的学生往往对生活充满好奇,积极有活力,表现出高自尊。
因此,各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培养并增强自我认同感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促进其积极健康发展。邱瑀、宋莉莉、王詠、赵昱鲲、李政霖对1476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正向预测自尊,即自我同一性发展良好的个体表现出高自尊水平。上述研究证实了高自我认同感的个体往往体现出更强的自尊水平。
因此,为有效增强自尊,我们要正确引导个体对自我的认知,确保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与发展。
以往,有研究学者证实了自我认同感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认为自我认同感是影响个体心理韧性水平的因素之一,自我认同感发展良好的个体心理韧性水平高,进而具有更强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中的复杂环境。
曾昱、沐守宽以303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并将自我同一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结果显示,成就型同一性的个体具有丰富的积极情绪,具有直面困难的勇气与能力,表现出更高的心理韧性水平,二者呈高度正相关,而弥散型同一性与心理韧性负相关显著。
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同一性在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之间起不同中介作用。彭婷对公职人员进行研究发现,自我认同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赵诗羽对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的研究表明,自我认同感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因此,关注爱护中职生有助于培养其自我认同感,提高中职生的抗击打能力,从而增强心理韧性水平。
三“A”理论强调个体在实施任务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是导致拖延的关键因素。而自我认同感高的个体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念,积极探索、清晰认识并合理接纳自我,努力与外界产生积极的互动并实现目标,很少出现焦虑情绪,一般也具有更高的自尊能力。
高自尊者对自我具有积极的态度,面临困境时会坚定自身信念,关键时刻勇往直前,不畏惧失败并善于自我调节,可以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抗压能力突出,在各种压力性事件中锻炼自身意志,进而提升自我的心理韧性水平。
而良好的心理韧性促进个体专注力和耐受力的发展,保证其即使面对外界无尽的诱惑仍可以积极专注的完成既定的任务,进而减少拖延的产生。
由此推断,自我认同感通过自尊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个体不同类型的拖延行为本研究的结论与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认为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拖延行为且拖延者存在的比例不断攀升。
而在拖延群体中显然存在不少的主动拖延者,这部分个体并不是一味被动、盲目地去拖延,而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仍然选择延迟任务,这种延迟并非被迫,而是他们主动进行的选择,是一种有意识的拖延行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可以合理掌握并分配时间,在高效完成任务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相对于被动拖延,主动拖延是一种积极的拖延。但被动拖延者仍是拖延群体中的高占比者,其产生的不良情绪体验会导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本研究既丰富拖延的相关理论,又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拖延行为心理辅导,鼓励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同感及自尊水平,增强抗压能力,减少被动拖延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