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以前一直被归为焦虑障碍的一种,直至 2013 年新改版的 DSM 诊断手册中,强迫症及其相关障碍被单独列出来,成为一个「谱系」。它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重视。
强迫症出现的时候,人的脑袋里面有抛之不去的念头,让人觉得很焦虑,于是人就发展出大量重复的、无意义的「强迫行为 / 思维」,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强迫」的同学看见这个歪了的小格子,即便接下来要去见客户,或是给编辑交稿,有一万个订单要谈,也无法控制地想要把这个小格子搬正、搬正、搬正。
不同于其字面意思的是,「广场恐惧」并不单指恐惧广场、公开场合或人多的地方;而是说,人担心自己在某种情境 / 场合出现惊恐发作的症状(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而产生过度焦虑。比如担心自己外出、去人多拥挤的地方、过桥、坐火车诸如此类。
所以,患者会拼命地避免这些场合,一想到这些,就充满焦虑感。
我一个美国的督导师说,如果现在你没有接待很多进食障碍的来访者,作为咨询师,你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未来 10~20 年,中国会出现大量的进食障碍的来访者,其中就包含厌食症。
原因是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当一个区域面向西方文化开放,媒体上大量出现模特、美女,一段时间之后,在这些「非理性」的媒体渲染下,大量的「厌食症」就会随之催生。
「厌食症」来源于希腊语,字面原意是:「神经性的食欲丧失」,多少有些误导。实际上厌食症的人并非丧失食欲,而更像是对「戒食」成瘾,欲罢不能。多出现于青少年时期和年轻人。
和这幅图画一样,厌食症的来访者很难对自己的身材做出「合理」的评价。TA 有着一尺四的小腰,你若让她用手来画一个和她腰一样大的圈,她会画出两尺四来。
不认同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生错了身体,对自己的性别极度不适。又极度渴望成为另一种性别,或期望按照另一种性别的方式被对待。在诊断上,孩子和成年人有所差别。
Dr. Darryl Hill 说,所谓「性别认同障碍」,不过反映了父母在自己孩子对性别有不同看法的时候,产生的巨大焦虑。2009 年,旧金山举办的心理学年会上,场内外都有抗议者示威,呼吁将「性别认同障碍」从心理障碍领域剔除。
我自己也曾经有一个好朋友,对我说过一模一样的话:「我有记忆起,就觉得自己长错了身体。」
「抑郁症」是诸多心理障碍诊断名词中,大家最常听到的一个。
上班久了心情不好,老公没刷碗心情不好,领导没给假心情不好……人人都会抑郁。典型的抑郁症核心症状是:持续的情绪低落、对周围一切事情失去兴趣、乏力记忆力减退。
我每次提起这些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大呼小叫:「我有哎!我也有哎!」
这让「抑郁症」显得不那么稳重,随随便便就得上了,随随便便也就好了。而实际情况是,它是和「感冒」「肺炎」一样的生理疾病,有着自己的生理特性和生理症状,也因此它值得更认真、更规范地治疗。
我所了解的抑郁症的来访者往往本身很聪明,又擅于假装自己「很好、没问题」。在生病的状态下,盲目的乐观鼓励,只能让他们雪上加霜。相比「打鸡血撒阳光」式的开导,他们更需要身边的人来承认他们的困境,关注他们的内心苦痛。
多重人格障碍算是临床诊断上最富有争议的一个障碍了,从起因、诊断标准到治疗,都存在无数争议。
一个人身上显示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角色」的人格特点。这些不同的「角色」各自有着自己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对自己的认知,「他们」轮番出来主导一个人的行为。「角色」之间相互并不认识,我们亦无法用「忘记」来解释。
1646 年 Paracelsus 报告了全球最早的案例。经过漫长的争论、发展、研究,自 1970 年之后,对多重人格障碍的诊断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案例被报告出来,而一个个案身上显示出的「角色」数量,也从 2、3 个升至平均 16 个。
1994 年, DSM 第四版将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多重人格障碍)更名为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直译为:不相关的身份认同障碍),意在强调不同角色之间意识、身份认同的区别,而弱化人格的不同。
嗜睡症的人白天无法控制地昏睡过去,连续超过三个月;会出现短时间的肌肉丧失张力,而发生猝倒;亦会短时间进入快速眼动的状态。
一般人需要半小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而嗜睡症患者只需 1 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
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父母心中“最大的孝”
习近平总书记谈“人间真情”之家国篇
千家万户好 国家才能好 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