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子时的千年古村安徽西递十分静谧。66岁的打更人卢惠中扬起手中的木槌,“铛”,一声低沉的锣响打破平静。刹那间,锣声穿过纵横交错的深巷,送往村里的各个角落。
旧时把一夜分做五更,每到一更,巡夜的人便打梆子或敲锣报时,称为“打更”。更夫职业也由此产生,兼顾巡夜和维持治安的作用。但随着时钟的出现,打更制度与更夫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不过,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这一传统得以延续。
西递村坐落于黄山南麓,始建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960余年历史。村落保存224幢古民居,3幢古祠堂,1座牌楼。因其留存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被誉为“活的古民居博物馆”。2000年,以西递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村风景 图源网络
据媒体报道,明清时代起,西递村便建立起了打更制度,后期中断,直至1996年又重新建立。西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傲立告诉九派新闻,村内存在大量成片的木质古建筑,宅子连片间距小,防火成为村子的头等大事。在西递,打更的防火作用是关键。
西递村风景 图源网络
为了保护当地建筑和居民安全,村委会招募打更志愿者。胡傲立介绍,目前,西递村义务打更队有八九名队员,最大的70岁左右,最小的26岁。他们身份各不相同,有群众、党员、村干部、农民、商贩等,但都是土生土长的西递人。
多数情况下,有1名村民长期从事打更工作。其他队员在特殊时期会给予帮助。如春节期间,队员需要全部上岗巡查,以防居民燃放烟花爆竹导致起火。此外,队员们也会参与消防宣传等活动。
66岁的农民卢惠中作为村中的固定打更人,已连续坚持五六年。为了适应打更时间,他每天17时许便解决完吃饭问题,随后闭目小憩,等待深夜来临。
卢惠中在打更的路上 图/文旅中国
在胡傲立的办公室里,7面打坏的锣挂在办公室墙上,诉说历史。锣的旁边,悬挂着《西递打更公约》,共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传承打更文化,保护世界遗产”;第四条是“学习防火知识,消除火患保平安”;第六条则写明,“每夜打更二次,每次绕村一圈,每次两小时”。
西递村东西长900多米,南北宽300多米,共有99条小巷。打更人需要在每晚11点及凌晨两点穿过所有街巷。每进、出一个巷口,都需敲下锣鼓,提醒村民“风高物燥,小心火烛”。
被问及深夜敲锣是否会影响居民休息时,胡傲立笑着说,除非遇到火情需要敲警锣,敲锣频率并不高,不会太吵。“西递人早已习惯打更声,没有听到反而会觉得不适应。”
自打更队成立以来,一年365天风雨无阻。胡傲立表示,除了打更防火外,西递村也安装了可燃气体探测等现代设备,并常态化宣传消防安全,从未发生过重大火灾事故。2018年,西递村义务打更队获评“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
为感谢打更人的付出,村里每月会给其发放几百块钱作为报酬。“世界遗产是不可复制的,西递人对自己的古村落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大家都希望保护好共同家园。”胡傲立说。
九派新闻记者 杨冰钰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