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捧得斯韦斯林杯。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天津1月26日电 题:《中国乒乓》带热乒坛往事马文革:一生热血现在专心做“园丁”
作者:张少宣 崔景圣
1995年5月8日,天津。中国队与瑞典队会师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决赛场。第1局,王涛负于瓦尔德内尔,在5局3胜制的决赛中,第2局的比赛就变得尤为关键。天津国手马文革顶住压力,凭借顽强意志2比1战胜佩尔森,将双方大分拉平至1比1……
运动员时期的马文革。 受访者供图
春节期间,一部名为《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电影上映,让国乒老一辈人的奋斗历史再次跃至众人眼前。取材于九十年代初期低谷时期国乒男队的真实故事,重现了第43届天津世乒赛中国“男乒五虎”过关斩将,在决赛中绝地反击战胜乒坛霸主“瑞典男团”的热血场面。
一段属于斯韦思林杯的往事,一份对于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一场关于国之荣誉的热诚,都让这个春节又掀起了一场“国球热潮”。
中国乒乓球男队与斯韦思林杯。 受访者供图
大年初五,马文革乒乓球训练基地内,乒乓球与球拍的撞击声不绝于耳。当记者见到这位中国乒坛的功勋球员时,他正在为孩子们纠正击球动作。“43届世乒赛是国乒的绝地反击,也是我职业生涯的此生无悔。而现在,我更想当一位乒坛‘园丁’,为国乒挖掘好苗子,让喜欢乒乓球的孩子们都能在这项运动中有所收获。”
1995是逆袭也是开始
在马文革的记忆中,1995年春天的“飞碟馆”是自己总会梦回的地方。那一年,中国队在世乒赛上包揽7金,中国男乒拿下阔别已久的斯韦思林杯。
1968年出生的马文革,6岁开始跟随姐姐学打乒乓球,11岁进入天津市队并两次获得全国少年冠军。1985年,斩获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后,马文革入选国家队。
20世纪80年代,欧洲横板弧圈球打法强势崛起,涌现出如瓦尔德内尔、盖亭、格鲁巴、塞弗、罗斯科夫等大批高手。加上韩国的刘南奎、金泽洙等人对中国男乒形成包围之势。
1991年4月,在日本千叶市举行的第41届世乒赛,中国男乒在复赛中不敌捷克斯洛伐克队,最终获得第七名,创造了世锦赛上的最差战绩。1995年,卧薪尝胆的中国男乒在天津世乒赛上卷土重来,对于马文革而言是雪耻更是在家门口让球迷见证中国乒乓永不放弃的一次机会。
回忆起当年的比赛,马文革坦言压力巨大,在大局分0:1落后的情况下,第二个出场的他对于胜利并没有十足把握,也只有全力去拼才能让全队不陷入更大的被动。“我第一局开始打得还比较顺,一直打到18:13都在领先,却被佩尔森逆转。第二局开局又4:9落后,可以说站在了悬崖边上。”
然而,这场“在悬崖边”的比赛,马文革最终以2:1的局分战胜了佩尔森,也为中国男队稳住了军心。“那时全场观众爆满,场馆外还有许多人。这是我在家乡的比赛,更不能让父老乡亲失望。或许,支撑着我的就是一口气,不服输的气。就算紧张,情绪却是亢奋的,心无旁骛眼中只有一张球台,和台上跳跃的乒乓球。”
最终,随着决胜局王涛2:0再胜佩尔森,国乒男队捧回了阔别6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当拿下最后一分后,王涛将球拍扔向空中,马文革等人难掩泪水齐齐扑向队友的画面,至今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经典。
43届世乒赛,126个国家和地区派出选手参赛,运动员超过1000人,比赛共计打了3996场,现场超过45万人观看。全球570名记者来到现场采访,20多亿人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比赛。那一年,中国乒乓重回巅峰,并从此一路狂飙,屹立不倒。
马文革在培训基地内指导小队员。 崔景圣 摄
将热爱传续我义无反顾
43届世乒赛后,长年累积的肩伤让马文革无法再坚持国家队的训练强度,为了保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他选择前往德国打球。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始终保持着一位运动员的严谨自律,不沾烟酒,竞技状态丝毫未有下滑。
奥森豪森、格兰藻、利勃海尔等俱乐部都留下有马文革征战的身影,而他所在的俱乐部在德国甲级联赛排名中,也一直保持着三甲的位置,并与瓦尔德内尔、波尔等运动员互有胜负。在德国,他曾夺得德国杯、德国联赛和欧洲杯等冠军,是多家俱乐部的明星球员。
海外打拼的经历让马文革意识到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路就是要培植基础,打好底子。现如今,55岁的马文革在家乡从事着青少年乒乓球培训的事业,用他的话讲,“我现在专心做园丁,希望为中国的乒乓运动发展再出份力,为天津队、国家队输送更多后备人才,助国球乒乓继续长盛不衰。”
在马文革的乒乓球训练基地里,10岁的方雨扬正在进行一场友谊训练赛。别看小姑娘年纪轻轻,在2022年天津市运动会乒乓球项目比赛中,已经是前八强的选手。2020年,马文革的训练基地成立,像方雨扬一样被发掘的潜力选手这里还有很多。
马文革参加《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首映式。 制片方供图
马文革坚持从零基础的初级选手培养弟子。目前,基地里的孩子年龄分布从5岁到12岁已有50余人,其中多人在天津区、市级比赛中成为佼佼者。
“我11岁进入天津市体工大队接受乒乓球运动正规训练,那时候条件艰苦,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暖气不足,每次训练完出一身汗只能和所有运动队一起排队在澡堂冲凉。现在,训练、生活条件都比过去好太多,所以我经常告诉弟子要珍惜当下。”
为了让受训的孩子们提高身体素质,马文革会借鉴国家队和市队的训练方法,如小碎步、高抬腿、后踢腿、跨步、往返跑等。训练中,他自认是一位严格的教练,训练就要做到一丝不苟,哪怕孩子们以后不走专业道路,也要让他们有所收获,要对得起乒乓球这项运动。
在马文革看来,在中国,有着良好的乒乓球氛围,喜欢这项运动的孩子展示的机会也有很多。想走乒乓球运动这条路,唯一的途径就是坚持并珍惜。
“我希望青少年各项赛事的赛制可以更加健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参加属于他们的比赛,在竞争中去学习,去磨练自己的意志。乒乓球运动不仅要有成熟的技战术水平,在体魄和心理上更要保持高水准,才能战胜对手。”
马文革希望自己的弟子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筑牢基础。从事三年青少年乒乓球培训工作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带孩子们到更广阔的平台去看看,带他们参加更多比赛,挑战自我,并让每个人都喜欢上那个不断努力的自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