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世界上有许多缤纷的色彩,不同的人在看到这些色彩时所展现出的喜好倾向是不同的。有的人会喜欢更加热烈的暖色调,有的人则钟爱于清冷神秘的冷色调。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关于颜色的偏爱,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于颜色的喜好倾向,与他们的大脑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人们在看到不同的色彩时,会出现不同的情绪变化。
同时那些拥有不同生活经历与成长经历的人,在看到同样的色彩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也是不同的。
古时西方的各个国家都非常喜欢紫色,并认为这是一种相对高贵的颜色,只有血统纯正的王室贵族才能使用。
某些贵族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还会将紫色加入到自己的称号中。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人都认为紫色蕴含着神奇的力量。
人们在制作窗帘、服装或是神圣的器物时,都会将这些东西制作成为紫色的。这种思想在我国也能找到一些对应,比如现在人尽皆知的紫禁城,就是用紫色来命名的。当时的人们在形容祥瑞征兆时,还发明出了紫气东来这一词汇。
可见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哪怕拥有着不同的文化,紫色都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种颜色通常用来被代表富贵或神秘,这或许是因为它在性格色环上是相对消极的一种色彩。这种颜色是由红色与蓝色组合而成的,自诞生之初就有着矛盾的特点。
它看起来既像冷色调又像暖色调,本身并不具备过于明亮的色泽,常常让人觉得消极悲观。
喜欢这种颜色的人大多拥有相对虚弱的体质,并且拥有很强的感知能力,自身带有一种浓郁的悲剧色彩。
这样的人那些是敏感细腻的,更容易成为艺术家或英雄。性格内向的他们倾向于从自身寻找能量,拥有多愁善感的特质。
蓝色属于冷色调,但在心理学当中又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安慰的颜色。颜色相对较浅的蓝色总是让人觉得心情舒畅,尤其是和白色混合后,原本看起来有些悲伤的蓝色,也拥有了淡雅清朗的气质。
这种颜色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安定。喜欢这种颜色的人大多都是敏感细致的,他们会在行动之前提前做好规划,并遵守明确的规章制度。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有时会表现出过于固执的一面。
那些喜欢深蓝色的人拥有更加理性的思维,他们适合自己进行创业或者从事教育行业。但是那些更加偏爱于海军蓝的人,则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情绪化的一面。
他们比较喜欢享受生活,喜欢热闹活泼的场合。
长时间与大量的蓝色相处,有时也会让人感到压抑不适。那些喜欢蓝色的人都比较感性,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与这类人相处,有时也会让人觉得心力交瘁。
绿色时常与健康美好的词汇相伴,比如春天、健康等。绿色带给人们的感受既不像暖色那么强烈,又不会像冷色那么清淡,更像是一种柔和的中间色。经常欣赏绿色,能够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平和。
将绿色与金黄色和淡白色混合在一起,会让这种颜色变得更加优雅,能够带给观看者镇定平和的感受。
喜欢绿色的人有着浪漫的内心,很适合在生活中做一个聆听者。同时他们也有着多愁善感的特质,并不愿意轻易放弃过去的生活,常常会在经历某些事情后留下相应的纪念品。
红色是一种相对热烈的颜色,能够对我们的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喜欢红色的人拥有较强的感染能力,他们总是像一个小太阳一样,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
不管在什么场合,他们都能够有效的表达自己,并及时调动起现场的氛围。喜欢红色的人认为只有不断体验新鲜事物,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他们格外害怕孤独,总是会产生冲动的想法,并且乐意于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体验新奇的事情上。
这样的人总是阳光自信的,他们也毫不介意让自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白色是一个相对完美的颜色,它通常与纯洁、和平等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喜欢这种颜色的人总是有着相对简单的生活方式,不习惯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勾心斗角。这样的人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个性开朗的他们能够随时与身边的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轻松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圈中穿梭。不过有时他们也会用相对挑剔刻薄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们常常将黑色与绝望、恐怖等事件联系在一起。实际上黑色也有神秘的特质,喜欢这种颜色的人更容易成为艺术家,并且拥有在色彩和音乐等方面的天赋。这样的人喜欢随心所欲的生活,希望能够在人生中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们或许会给人留下傲慢和孤僻的印象,但这种印象并不是真实的。这些人大多拥有过人的勇气,能够反抗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会轻易向既定的命运屈服。
当然颜色喜好与性格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微妙的,我们并不能过于武断的将二者联系到一起。想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如何,仍然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和对方进行交往。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