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22年中国人口数据。
康义披露,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据中国网报道指出,这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此外,我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即10‰)。
17日,微博@央视网 发布《消费主张》节目视频分析称,我国出生人口下降存在三大因素:
一是育龄妇女规模下降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时期20岁-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年均减少340万人,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473万人;
二是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计划生育子女数逐年递减;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的生育顾虑。
此前,《求是》杂志2022年8月曾刊发国家卫健委党组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
文章称,一是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二是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低生育率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四是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五是区域不平衡,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