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出丑效应?
“出丑效应”又叫做“犯错误效应”,在人际交往学中,是指那些有能力但偶尔会犯点错误的人比那些从不犯错的人更招人喜欢,受到欢迎。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应,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有能力从不犯错的人总是呈现出完美的形象,身上没有任何污点,也就让常人感到难以接近,高不可攀。
而相反,偶尔会犯点错误的才是我们日常的真实写照,出点丑的人其实更容易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更加容易受到他人的喜欢。
二、出丑效应实验?
为了探究受欢迎程度和犯错误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艾略特·阿伦森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接受测试的四个对象。
1、第一段
录像里的成功人士,被采访后的回答态度自然优雅,赢得观众掌声。
2、第二段
录像里的成功人士,但是与前一位不同,表现有些紧张羞涩,还把桌上的咖啡杯碰倒了,咖啡把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
3、第三段
录像里的普通人表现得不那么紧张,话语内容,平平淡淡,但一点儿也不出彩。
4、第四段
录像里的也是个普通人,采访的过程中表现紧张,也不小心把桌子上的咖啡杯弄倒了,咖啡把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
毫无疑问,最不受欢迎的是第四段录像的先生,这很残忍也很现实。
“本来也就是普通人可能并没有什么能力,在一些小事上给人惹麻烦”。观众们已经给第四位先生贴上了没有才能的标签,在这样的标签下犯的错误并不讨喜,反而招致他人苛责。
出乎意料的是,最受欢迎的先生并不是第一位有能力又完美不犯错误的先生,而是第二位有能力但偶尔会出丑的先生。
不难发现,第一位和第二位先生都会被贴上“有才能”的标签,在他们足够优秀的前提下,有了打翻咖啡这样的失误反而会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不做作,原来优秀的背后也与我们普通人有一样特征,在舞台上会紧张无措,原来“我们是一样的”,从而拉近与人的距离。
三、出丑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也可以发现,能力+偶尔的犯错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有独特的魅力,不会像完美无缺之人那样遥远,也不会像毫无才能之人那样受人厌恶。
在现实生活中,不用太害怕在他人面前出丑,无需刻意隐藏自己的不足,大方承认用于改错,更加平易近人。
但是,回到最初的实验,第二位先生之所以更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有能力,有能力者犯错误才是人际密码!因此,还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能力。
开心语心理准备了
200+份专业的心理测试表
有需要的可回复关键词
【心理测试表】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