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孩子准备报考社区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但朋友不怎么支持,觉得好不容易上了一个大学,毕业了却跑到居委会去上班,面子过不去。
其实,现在的“社工”岗位越来越受高校毕业生的青睐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居委会上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1)
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公开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选用的人员。他们工作在最基层的单位,工作主要内容就是为居住在社区里的各类人员提供公共服务。
我们经常说的居委会干部、网格员,身份就是“社工”。需要说明的是,“社工”不是“义工”,“社工”是拿工资的工作人员,而义工是从事公益事业,无偿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人群。“社工”的专业性较强,按规定是需要从业资格的,不过国内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政策不太完善,有些东西没有按照要求严格执行。
总的来讲,在社区上班压力是比较小的,通常没有那么严格的考勤机制,偶尔家里有点事,早点下班,或者请个半天假,问题都不大。
当然,这是平常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一些特殊时期,或者要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社工”的工作任务就会迅速变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不过在特殊时期,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工作人员的事情都会变多,他们也要“随时待命”,所以在评判“社工”工作压力的时候,较少提及这些情况。
2)
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与之对应的就是“待遇比较一般”。“社工”的工资比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要低一些。具体低多少要看各地的情况。
在一些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社工”的薪资与公务员差距较大,“社工”的工资收入仅够维持个人的日常开销,很难有余钱补贴家用。但在一些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社工”的工资能达到当地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平均工资的80%左右。但“社工”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只要自己不主动提出辞职,或者没有做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社区一般是不会辞退“社工”的。
看得出来,年轻人选择“社工”岗位,跟工资关系不大,关键是为了稳定,为了“轻松一点”。另外,虽然“社工”是社区聘用的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也没有事业编制,但不少省份都开放了针对社工岗位定向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的渠道。
简单地说,社区工作者工作压力不大,工作岗位稳定,还有机会当公务员。只是全国有四五百万社区工作者,而各地每年面向社工等基层工作人员招录的公务员岗位太少,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必须要让自己成为同事中的“佼佼者”,才有可能胜出。
3)
在大家的印象中,社区工作者都是“大妈”“大爷”,可如今的“社工”群体中涌现了不少年轻的高校毕业生,这在一些人看来是一个不好现象,他们认为“大学生多了,不值钱了”“内卷严重了”。
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我们每年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比新加坡全国人口数量的两倍还多,而国内产业机构转型升级又处在“进行时”状态,市场上高端岗位不足,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可见,“大学生多了”是事实,“内卷严重了”是事实,但一批年轻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上班却未必是坏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各项工作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像社区这样的基层单位,对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年轻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去工作,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层的管理水平、专业水平,也在为基层单位输送新鲜血液,这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体现。
再者,有些高校毕业生选择“社工”这个工作岗位,不是没有别的选择,只是他们希望离家近、压力小,能静下来,可以给自己留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好对未来做一个全新的规划。一旦他们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就会迅速转换跑道,在新的路途上驰骋。
话说回来,高校毕业生是成年人,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个人的选择,并尽可能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今日话题:你毕业于哪所大学?你考虑过当社区工作者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