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难免有解释不清感到烦躁的情况,这时好多人就会发脾气,只能靠“吼”来说话。即使一些平素温柔的女孩子,在烦躁时也会用“吼”的方式来表达,无视周围陌生人的眼光,似乎这一刻“有理就在声高”。显然,这不是一个好好说话的人该有的样子。


这里所说的“吼”不是指发声习惯上声音大,而是指人们容易对事情失去耐心,感到烦躁,将嗓音提高,用“吼”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图源:视觉中国


“吼”除了有损声带、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等损害说话者自身利益的坏处外,还会破坏谈话氛围。


精神分析师穆萨·纳巴蒂说,人跟自己声音是一种想象关系,这中间有他对自身形象的一种期待,通过声音这个沟通工具,表达出的是内心深处的状态。和谐的声音让人有安全感,可以信任,反之则让人烦躁,感到不被尊重。


我们通过放大自己的嗓音无非是让对话中的另一方知道“这件事你错了,我才是对的”,要通过提高嗓音来压倒对方。


那么,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下,“吼”这件事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吵架中的两个人公然在马路上不顾他人眼光、歇斯底里地忘我咆哮。这其实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退行行为。提出这一理论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当个体遭遇挫折与应激时,心理活动会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当人们感到生气和不满时,他会像一个孩子一样通过大声说话来报复,或者说是保护自己,这一行为是不自觉的潜意识本能。


其实,说话声音的大小还受说话对象的影响。法国临床心理学家马克·斯邦说,我们的耳朵对说话的声音很敏感。声音的音乐性决定了我们是否被诱惑,既然声音有这种能力,就造成了人们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我有一位同事,平时谈论工作不苟言笑,对自己的下属也非常严格。但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茶水间碰到他和妻子正在通电话,说话声音异常温柔,和平时截然不同。温柔只维持了几分钟,挂断电话后,他还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表情严肃的人。


热恋中的情侣说话时一定是甜言软语,人们看到婴儿也会不自觉地柔声细语,相反那些婚姻不合的夫妻早就没有了好好说话的耐心,一些成年子女对年迈体弱的父母亲也缺少耐心,时常大声说话。


人们的情绪会相互影响,而表达情绪的谈话语气也会相互影响。也许谈话中的一方刚开始只是对某件事感到不耐烦,稍稍提高了嗓音,而另一方受其影响,也不甘示弱地提高声音分贝作为回礼,如此一来二往,嗓音越来越大,说话变成了“吼”,沟通变成了吵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亲近的人会因为很小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除此之外,说话者的嗓音还会随着谈话内容的改变而不同。还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位不苟言笑的同事,在谈及工作的时候正言厉色,而一旦提及他女儿的话题,则马上显露出慈父本色,声音也随之变得轻柔起来。


说话者所处的环境也是促使他们“吼”的一项重要因素。法国声音整形专家让·阿比特波认为,那些发出尖锐刺耳声音的人通常是要证明些什么,向自己证明,也向周围的人证明。他的这一说法和存在性焦虑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一观点指出,当人们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受到质疑或被威胁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自己的存在将要被毁灭的焦虑情绪。


那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吼”的原因,也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如何拒绝他人对我们“吼”呢?


我们可以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也可以选择直白地告诉他:“你的声音这么大,让我感到很难受,能小点声吗?”如果能平和自己的情绪,降低说话的声音,对方恐怕也很难继续演独角戏了。


如果对方“吼”的原因是对某一类谈话对象或某些谈话内容尤为敏感,那么我们应该避免在对方面前谈论这类人或这类内容。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田媛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专委会委员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尹传红

举报/反馈

中国科普网

82万获赞 36.4万粉丝
传播科普知识,提升科学素质
科普时报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