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基本功能:物质跨膜转运功能、信号转导功能、生物电现象、收缩功能(只有肌细胞才有)
细胞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流动:脂质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基本构架:脂质
脂质包括:磷脂>70%,,例如:磷脂酰胆碱
胆固醇<30%
糖脂<10%
脂质分子的特点:双嗜性
脂质分布的特点:不对称分布
膜的特点:流动性+稳定性
膜的流动性影响因素:胆固醇含量越多、长而饱和的脂肪酸含量越多、蛋白质含量越多,流动性越差。
膜蛋白根据位置分为:表面膜蛋白、整合膜蛋白
表面膜蛋白主要附着在:内表面
两种膜蛋白的区别:整合膜蛋白有足够长度的的疏水性片段
表面膜蛋白功能:稳定结构、细胞信号传导
整合膜蛋白功能:物质跨膜转运、受体
糖类包括:糖蛋白+糖脂,分布细胞膜外表面,又称糖包被
糖类功能:保护、润滑、受体、抗原
单纯扩散:概念: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特点: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帮助,无饱和性
:例子:脂溶性小分子和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水)
易化扩散:概念:非脂溶性小分子和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分类: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概念:在通道蛋白的帮助下,溶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离子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扩散。
通道的特点:不能分解ATP、贯穿整个脂质分子层,中间有亲水性孔道、转运速度快、无饱和性。
通道的特性: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门控特性是指:通道蛋白分子内部的可移动“闸门”基团
门控分类: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配体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水通道主要位于:红细胞、一些上皮细胞(肾小管、集合管、呼吸管、肺泡)
应用:放水里会涨破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概念: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转运机制:与底物特异性结合、构象变化、与底物解离
例子: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特点:结构特异性、饱和性
米氏常数 Km:扩散速度达到最大扩散速度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反映:载体蛋白对底物的亲和力和转运效率
Km越大,亲和力和转运效率越低
竞争性抑制:Km越大,越容易受到抑制
主动转运概念:在膜蛋白帮助下,利用细胞代谢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点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
分类:是否直接利用ATP
原发性主动转运概念:细胞直接利用代谢能量(分解ATP)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
可分解ATP的膜蛋白:离子泵
离子泵的本质:ATP酶
Na+ -K+泵本质:Na+ -K+依赖式ATP酶
组成:α催化亚单位、β催化亚单位
α催化亚单位两种构象:E1:对钠离子亲和力高
E2:对钾离子亲和力高
α催化亚单位有3钠离子结合位点、2钾离子结合位点、1ATP结合位点
Na+ -K+泵结果:泵出3钠离子、泵入2钾离子、消耗一个ATP
Na+ -K+泵的生理意义:
A。维持胞内高钾离子,是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
B。泵出漏入的钠离子,维持细胞渗透压和细胞容积,防止细胞水肿
C。形成钠钾跨膜浓度梯度,为细胞生物电活动提供条件
D。形成钠离子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动力
E。钠泵每次活动可产生一个正电荷的净外移,参与静息电位的形成
钙泵:本质:钙ATP酶
分类:质膜钙泵PMCA:1ATP,将1钙离子泵出胞外
SERCA肌质网、内质网上的钙泵:1ATP,将2钙离子从胞质内转运到内质网
钙离子浓度:细胞外液>>细胞内液
质子泵:分类:氢钾泵、氢泵
氢钾泵:转出氢离子,摄入钾离子
意义:参与胃酸的形成和肾脏的排酸功能
氢泵:不依赖钾离子
意义:为跨细胞器膜的继发性转运提供动力
继发性主动转运概念: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建立的离子浓度差,在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同时将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也称 联合转运
分类:同向转运、反向转运
膜泡运输-批量运输:可同时转运大量物质
特点:消耗能量,分类:出胞和入胞
出胞-胞吐概念: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分类:持续性:小肠黏膜分泌黏液
调节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入胞-胞吞: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被细胞膜包裹,以囊泡 形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分类:吞噬:转运物为固体。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吞饮:转运物为液体。所有细胞。大分子物质(蛋白质)进入细胞的唯一途径
信号转导概念: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
信号转导本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功能调节
信号分子:参与信号转导的化学物质
信使分子:携带生物信息
信号转导通路:传递生物信息的信号分子连
信号转导意义:调节机体各种生理功能
受体:具有接受和转导信息的功能
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
配体的分类:水溶性配体:膜受体
脂溶性配体:单纯扩散-膜内受体
受体的分类: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招募型受体、核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的概念:被配体激活后,作用于与之耦联的G蛋白,在引发一系列以信号蛋白为主的级联反应,而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一类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转导速度:慢;作用空间范围:大;信号逐级放大。
最大的膜受体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七次跨膜受体
G蛋白的关键:α亚单位的GTP活性
G蛋白效应器是指:G蛋白直接作用的靶标,催化生成或分解第二信使
包括:AC、PLC、PLA2、PDE、膜离子通道、膜转运蛋白
第二信使是指:胞外信使分子(第一信使)作用于膜受体后产生的胞内信使分子
包括:钙离子、AA、IP3、DG、cAMP、cGMP
作用:进一步激活蛋白激酶,产生级联反应
蛋白激酶的作用:使底物蛋白 磷酸化
包括:PKA、PKC、PKG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 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受体-G蛋白-AC-cAMP-PKA通路
受体-G蛋白-PLC-IP3 - Ca2+ 通路
受体-G蛋白-PLC-DG-PKC通路
Ca2+信号系统
酶联型受体概念:本身就具有酶活性或者与酶结合的膜受体
特点:胞外结合配体,胞内具有酶活性或者与酶结合的位点
例如:...酶受体TKR、TKAR、GCR
招募型受体特点:胞内域无酶活性,与配体结合后招募激酶或转接蛋白
不涉及第二信使转导通路、常需要共受体或者受体寡聚化
主要配体:细胞因子,作用:调控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功能
核受体:细胞核内,多为转录调节因子,配体: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单纯扩散入核
细胞生物电产生原因:带电离子跨膜流动
静息电位概念: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例子:骨骼肌细胞内:约-90mV
神经纤维内:-70~-90mV
平滑肌细胞内:-50~-60mV
红细胞内:-10mV
大小表示:膜两侧电位差的大小
极化:安静状态下外正內负的稳定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
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
复极化: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反极化:外负内正的状态
超射:膜电位超过零电位的部分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膜学说
假设神经细胞膜安静时对钾离子有选择性通透性:浓度差:出;电位差:抑制扩散;钾离子吸附在细胞膜外表面,电位-90~100mV
假设选择性钠离子通透性:浓度差:入;电位差:抑制扩散;吸附在膜内表面;+50~+70mV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引起的,少量的钠离子内流
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反向)、膜对钾离子(正向)和钠离子(反向)的通透性、钠泵的活动水平(正向)
动作电位概念: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后膜电位发生的迅速、可逆、可向远距离传播的电位波动
标志:峰电位
特点:产生全或无、传播不衰减(幅度和波形)、发方脉冲式(连续刺激不融合)
本质:带电离子的跨膜移动
去极化原因:阳离子内流(钠离子、钙离子)-内向电流
复极化或超极化原因:阳离子外流或阴离子内流(钾离子、氯离子)-外向电流
带电离子跨膜扩散需具备两个条件:离子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电场力、浓度差)、膜对粒子的通透性(膜电导)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电-化学驱动力(决定离子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动作电位时的钠通道和钾通道不是钠-钾通道
钠通道:
钾通道
细胞膜和胞质的被动电学特性:膜电阻,膜电导,轴向电阻
骨骼肌相对不应期比较短。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影响因素:
横纹肌细胞:胶原纤维和肌节。
肌节: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肌管系统包括横管和纵管(肌质网),纵管包括纵行肌质网、连接肌质网(终池:钙离子浓度非常高,有钙离子释放通道)
心肌是二联管,骨骼肌是三联管,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
横纹肌细胞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理论:肌肉的收缩与伸长是肌丝在肌节内相互滑行所致,肌丝本身长度不变。
肌丝包括粗肌丝和细肌丝。
粗肌丝包括肌球蛋白、2重链4轻链、横桥(具有ATP酶活性)
细肌丝包括肌动蛋白、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
收缩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调节蛋白: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
肌丝滑行能量变化:化学能-机械能
滑行通过 横桥周期 完成
横桥周期是指:肌球蛋白的横桥和肌动蛋白结合、扭动、复位的过程
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概念:
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耦联因子:钙离子
发生部位:骨骼肌三联管、心机二联管
1.消化:分类:机械性消化(消化道平滑肌的机械收缩)、化学性收缩(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2.吸收:概念: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进入血或淋巴的过程
3.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兴奋性低、舒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频率低且不稳定);对电刺激不敏感,对理化刺激比如温度或牵拉敏感
4.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静息电位、慢波(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
5.静息电位RP:原因:钾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扩散
6.慢波BER(基本电节律):
概念: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节律性自动去极化
产生机制:肌源性活动、Cajal间质细胞钠泵活动的周期性改变 作用:慢波基础上激发动作电位,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制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7.动作电位AP:去极化:慢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
复极化: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
作用:引起肌肉收缩,收缩幅度与动作电位数目成正比
8.过程:RP-BER-阈电位-AP
9.肌肉收缩主要发生在动作电位之后,而动作电位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发生。因此,慢波是收缩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的控制波,决定消化道运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10.人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一天6-8L
11.消化液成分:水90%以上、无机盐、有机物(粘蛋白、消化酶)
12.消化液作用: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
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利于其吸收
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保护消化道粘膜免受理化性质的损伤
13.消化道的神经包括:内在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外来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14.内在神经系统分类: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
含有运动、感觉以及中间神经元
15.内在神经系统的作用:调节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16.粘膜下神经丛(有很多腺体)功能:主要参与消化腺和内分泌细胞的分泌、肠内物质的吸收以及血流的控制
17.肌间神经丛功能:主要参与对消化道运动的控制
18.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括约肌收缩。
19.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括约肌舒张
20.胃肠激素(胃肠肽):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总称
21.消化道:体内最复杂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22.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很多种,大部分呈:锥形
23.APUD细胞?
24.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主要分泌胃肠激素。
25.脑-肠肽:也是胃肠激素的一种
概念: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
26.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有很多种:
G细胞:胃泌素(胃窦、十二指肠);S细胞:胰泌素(小肠上部)
I细胞:胆囊收缩素(小肠上部) ;K细胞:抑胃肽(小肠上部)
27.分泌盐酸的细胞:壁细胞
28.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作用(起效快,短期作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营养作用(起效慢,长期作用):促进消化道组织代谢和生长的作用
影响免疫功能:免疫细胞的增生(细胞因子)。
调节肠上皮细胞对水和电解质的消化和吸收。
29.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能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抑胃肽)
30 31.唾液淀粉酶是唾液里唯一的淀粉酶。
32.唾液里除了唾液淀粉酶还有:溶菌酶
33.唾液淀粉酶的缺陷:不能完全消化淀粉
34.唾液淀粉酶最适PH:7,失活PH:4.5
35.唾液的作用: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清洁和保护口腔;消化作用;排泄作用
36.唾液的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调节。(条件反射、分条件反射)
37.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唾液的分泌的作用都是:促进
38.交感神经使分泌的唾液更粘稠,副交感神经使分泌的粘液稀薄
39.咀嚼包括:粉碎、搅拌、混合
40.吞咽分为三期:
第一期:口腔-咽部(随意动作,舌的翻卷运动)
第二期:咽-食管上端(反射动作,0.1s)
第三期:食管-胃(食管的蠕动)
蠕动概念: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张,后面收缩,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地位: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是由神经介导的反射活动。
食管下括约肌(食管-胃括约肌):概念:食管与胃贲门连接处以上,有一段长约1-3cm的高压区,正常情况下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起到了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其内压力比胃高。
食管下括约肌的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当食团的机械刺激可以反射性的引起其舒张,而食团入胃后,引起胃泌素的释放又加强其收缩。此过程均受迷走神经控制。
胃液的分泌:内分泌细胞、外分泌腺。
内分泌细胞:G细胞:胃泌素和ACTH样物质
D细胞:生长抑素
肠嗜铬样细胞:组胺
外分泌腺:粘液细胞:粘液
壁细胞:盐酸HCl、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胃酸HCl:
来源:壁细胞主动转运
形式:游离酸、结合酸
分泌量:基础排酸量0-5mmol/h 最大排酸量20-25mmol/h
胃泌素、组胺都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
含量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及其功能状态
各种因素引起胃酸分泌的最后通路:质子泵
治疗消化性溃疡:选择性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奥美拉唑)
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是蛋白质变性,容易被消化酶水解
杀菌
促进 促胰液素 的分泌,促进胰液素、胆汁、小肠液的分泌
促进小肠对亚铁离子和钙离子的吸收
分泌机制:逆浓度差的主动分泌(餐后碱潮:碳酸氢根浓度变大,血液PH变大)
胃蛋白酶原:
来源:主要是主细胞还有粘液细胞
受胃酸激活成胃蛋白酶,同时胃蛋白酶也可以激活,是正反馈
最适PH2.0,PH>5.0失活
对蛋白消化非必需(小肠)
分泌:安静时少量恒定的分泌,刺激时大量迅速分泌
胃蛋白酶作用:分解蛋白质为胨、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粘液分泌:表面上皮细胞,贲门腺、幽门腺,主要成分:糖蛋白
碳酸氢盐的分泌:胃黏膜的非泌酸细胞分泌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表面粘液和碳酸氢盐形成的一道生理性屏障,有效保护胃黏膜
特点:粘度大
胃粘膜屏障:胃的自身保护作用:
直接细胞保护作用:胃粘膜上皮细胞合成某些内源性物质,如PG
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胃粘膜上皮细胞因为经常性的弱刺激而不断合成内源性物质
内因子:
来源:壁细胞
成分:糖蛋白
作用: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防止小肠内水解酶对维生素B12的破坏,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末端的吸收
临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促进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食物、药物、应激(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乙酰胆碱:作用于壁细胞M3受体(可以被阿托品阻断)
促胃液素:作用于壁细胞促胃液素受体、缩胆囊素-B受体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 促胃泌素释放肽引起胃泌素释放,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组胺:作用于壁细胞上的H2受体,强刺激胃酸分泌(西米替丁:抑酸药物)
54.抑制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生长抑素、PGE2、PGI2
55.前列腺素:对进食、组胺、胃泌素引起的胃液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6.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头期、胃期、小肠期胃液分泌
57.头期胃液分泌:食物刺激头面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
包括:条件反射(视嗅听等感受器)、非条件反射(口腔和咽喉等处机械、化学感受器)
应用:人工胃瘘-假饲
特点:酶的消化力、酸含量均高,占总量的30%
分泌量与食欲、精神因素有关
切断迷走神经,头期分泌消失;切除胃窦或支配胃窦的神经,分泌大大减少,与血中促胃液素浓度变化相一致。
分泌机制:
条件/非条件反射:迷走神经为传出神经,其末梢递质Ach引起胃腺分泌。
迷走-胃泌素:迷走神经的末梢递质GRP(胃泌素释放肽)引起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
胃期胃液分泌:食物刺激胃内感受器引起胃液分泌
机制:机械性的扩张胃体:迷走-迷走反射
扩张幽门部:内在神经丛,促胃液素
化学刺激:G细胞,促胃液素
特点:大量,60%,酸度高
分泌机制:
扩张胃体和胃底: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短反射,胃腺分泌
扩张胃窦部:迷走-迷走长反射,胃腺分泌;壁内神经丛短反射,G细胞分泌胃泌素
食物的化学成分:G细胞分泌胃泌素
肠期胃液分泌:食物进入小肠后,刺激胃液分泌
小肠粘膜释放“肠泌酸素”,机制:主要体液调节
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氨基酸也可以
特点:量少,只占10%
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精神、情绪、胃酸、脂肪、高张溶液)
胃酸:负反馈:胃窦PH降到1.2-1.5,抑制
原因:HCl直接抑制壁细胞和G细胞分泌;
HCl引起胃黏膜内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
脂肪:引起小肠释放肠抑胃素
高张溶液: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肠-胃反射;刺激小肠粘膜释放肠抑胃素
胃的运动形式: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容受性舒张:胃特有的
概念:食物刺激口、咽、食道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
实现:迷走-迷走反射,释放的递质可能是VIP血管活性肠肽和NO
意义:有利于胃容纳大量食物,而胃内压不明显升高
紧张性收缩: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
胃蠕动:推进食物由胃中部进入十二指肠
特点:进食后5分钟开始,源于胃中部向十二指肠推进,蠕动波接近幽门时最强,蠕动频率每分钟三次,一分钟到达幽门
作用:有利于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有利于胃化学性消化
搅拌、粉碎食物,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移行
胃排空概念: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特点:入胃五分钟开始;因食物种类、形状、胃的运动情况而异,糖>蛋白质>脂肪;间断进行
69胃排空的动力:胃蠕动
阻力:食糜中的盐酸、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高渗溶液、机械性扩张刺激。
70:胃排空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肠-胃反射
体液调节:肠抑胃肽(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
胃排空的直接动力:胃、十二指肠的压力差;原动力:胃平滑肌的收缩
胰腺: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主要指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生长抑素。
外分泌腺:胰泡细胞(各种胰酶)、小导管管壁细胞(水、碳酸氢根)
72.胰液的特点:碱性、间歇性分泌、最重要的消化液
73.胰液的成分及作用:
水和碳酸氢盐:中和胃酸,保护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PH
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效率高速度快
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一酯、甘油和脂肪酸(必须在胰腺分泌的辅脂酶的协助下)
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腺细胞分泌,刚出来酶原
正常胰液的蛋白水解酶不消化胰腺本身,因为:
以酶原形式分泌,肠腔中才激活;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急性胰腺炎:当暴饮暴食、胰腺受到创伤以及导管堵塞时,不能阻止大量胰蛋白酶原活化后的自身消化过程。
很少考
,自己复习
胆汁:消化期:肝胆汁:金黄色:碱性
非消化期:胆囊胆汁:墨绿色:酸性
胆汁颜色是由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的。
胆汁的成分:无机物:水,钠钾氯离子,糖酸氢根离子
有机物: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
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胆汁的作用(胆盐):
促进脂肪消化:乳化脂肪,增大胰脂酶的作用面积
促进脂肪吸收: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后会聚合成微胶粒,脂肪的水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可以掺入其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调节胆汁的自身分泌
胆汁分泌的调节:体液为主,神经较弱
体液因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胆盐、促胃液素
十二指肠腺分泌:富含粘液和水的碱性液体
小肠腺:分泌粘液,起润滑和保护小肠粘膜的作用
小肠液的分泌: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
小肠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
分节运动(小肠特有的)
概念: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作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助于化学性消化。
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助于吸收
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较少的推进作用
调节方式:
神经:局部内在神经丛、副交感-加强;交感-减弱
体液:促进:胆囊收缩素、促胃液素、胰岛素
抑制: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吸收水和电解质,参与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维生素B、K
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
大肠液成分:黏液蛋白:保护肠粘膜、润滑粪便
大肠液分泌的调节:神经调节:副交感神经刺激,交感神经抑制
大肠的运动:袋状往返运动、蠕动或集团蠕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吸收的部位:口腔、胃、小肠、大肠
口腔:药物
胃:少量水、酒精
小肠:空肠:吸收的主要部位
回肠:只:胆盐、维生素B
大肠:水、无机盐、维生素B、K
小肠是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
食物已经被充分消化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食物停留时间长
吸收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