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的人文景观
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化石群位于兴义市乌沙镇。属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的代表分子,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该化石产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绿荫村三叠系中贵州龙化石自1957 年被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研究员发现后,经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已故杨钟健院士研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Keichousaurus hui young,1958),距今2.4亿年,在生物分类上属爬行动物纲、双孔亚纲、鳍龙目、肿肋龙科。在中国、亚洲都属首次发现。因动物群产地面积宽、品种新、藏量丰,而使兴义被誉为“龙的故乡”。随着近年来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大量的海生爬行类化石,包括鱼龙类、海龙类、幻龙类、盾齿龙类和原龙类,在中国西南地区大量发现,它们构成了从早三叠纪末期至晚三叠纪早期的一个持续时间长,门类齐全的海生脊椎动物群,命名为贵州龙动物群。贵州龙体长几十厘米,一般最大只30多厘米。
图1贵州龙化石
万屯汉墓
万屯汉墓群位于兴义市东北35公里处万屯镇新桥村、下坝村、万屯村及其周边顶效镇和兴村、郑屯镇前锋村、鲁屯镇章磨村和桔山街道办峡谷村等处,分布面积约65.61平方公里,是贵州境内分布面积广、数量多,科研价值重大的一处汉墓遗存。
迄今为止,共发掘了9座墓葬。从已发掘墓葬看,该墓群墓葬种类多,有土坑、砖室、石室和砖石混合等形制,而且墓葬规模大,结构复杂,出土了铜车马、提梁铜壶、陶质水塘稻田模型、镂空铜豆、五铢、汉砖等珍贵文物数百件。这些文物除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价值外,本身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经研究出土的文物表明,万屯汉墓群葬于东汉和帝(公元89-105年)至灵帝(公元168-189年)期间,为东汉中晚期。
从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分析,该墓群与位于北侧的兴仁交乐汉墓群、贵州腹心地带的清镇平坝、安顺宁谷汉墓群以及重庆地区汉墓有较密切联系,因而它对探讨汉中央王朝对贵州地区的开发、郡县的设置和汉移民的来源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资料。墓内出土的珍贵文物如铜车马、提梁壶、镂空铜豆、陶质水塘稻田模型等已为贵州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图2 万屯汉墓出土的铜车马
南明永历皇宫
南明永历皇帝所居,位于安龙县新安镇大同路,建于明末清初战乱年代,明朝崇祯皇帝死后,朱氏皇族广东世袭桂王朱由榔自立为南明永历皇帝,1652年迁安龙,设立行宫指挥抗击清军。当地人把永历行宫称为“永历皇宫”,毁于清朝同治年间。
清顺治二年(1645),桂王朱常瀛死于广西梧州,福王朱由崧命桂王之子永明王朱由榔嗣桂王。在众臣的拥戴下,朱由榔遂于翌年十月十四日监国于广东肇庆,十一月称帝,号“永历”,以次年为元年。在清兵的追逼下,永历先后逃奔至梧州、平乐、桂林、全州等地,永历六年(1652)正月,孙可望遣总兵王受秀前往广西迎驾。二月初六移居贵州安隆所,改安隆所为安龙府。永历帝在安龙修建行宫,居住4年整,十年二月离开安龙。
2002年,安龙县筹资重建南明永历行宫,2005年4月竣工。该行宫具备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由门楼、文华殿、配殿、角楼组成,建筑风格基本还原了当年永历行宫的建筑样式。位于第三层台基上者为文华殿,是皇帝上朝听政,接受朝贺,举行大典的场所。位于第二层台基东西两侧均衡建有配殿,第一层台阶两边为角楼,门楼与第三层台基上的文华殿形成南北中轴线,两边的建筑均衡对称。永历皇宫,是游客了解南明历史及安龙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景观的一个重要窗口。
图3 安龙南明永历皇宫
明十八先生墓
南明永历朝廷内阁大学士吴贞毓等18位拥护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大臣殉难后合葬墓,位于安龙县城西北隅天榜山下。1656年春,大将李定国由广西至安龙护驾,为18人垒墓,建庙于马场。1658年,永历朝廷移跸昆明,遣通政使尹三聘会同安龙军民府知府范春鳌于清明节为十八先生墓树碑,永历帝亲题“明十八先生成仁之处”9个大字;尹三聘将18人姓名、职官、死难之由镌刻于碑上。清康熙时期,南笼厅通判曾为十八先生墓立碑,略载18人姓名,殉难始末及诸臣绝命诗于后。
十八先生墓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墓区、祠堂、摩崖三个部分组成,依次渐高,四面高墙围护。墓前有大小石坊各一座,大石坊四柱三门,坊上刻有“岿然千古”,左右分刻“成仁”“取义”8个大字,系贵州省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补书,坊上镌刻松、梅、竹、兰花卉浮雕。小石坊树于大石坊之后,上刻“明十八先生之墓”7字,坊桩、坊幅上刻云龙、狮子,刻工精细,形态生动。坊后即墓,墓后两侧树有18块石碑,镌刻历代凭吊诗文。墓区遍植松柏花木,庄严肃穆。
祠堂建于墓后,地势较墓区略高,石级层叠而上。“享堂”面对陵墓,歇山顶28柱石木结构,两厢配殿为16柱硬山顶石木结构,堂殿均以浮雕石墩作柱础,配以卷棚式回廊。刻花门窗,细磨石板镶嵌地面,翘檐飞斜,雕梁画栋,凝重古雅。享堂内原设置十八先生栗主牌位,现改悬20幅“明十八先生之狱”绘画,系贵州国画家黄天虎所绘,配有文字,以便游人观赏并了解史事。
享堂之后有“忠泉”一方,泉后紧傍山岩,岩下建“多节亭”;右侧有卷棚式石木小屋一间,形似小船,名“虚舟”。《明史》《清史稿》《贵州通志》《兴义府志》、江之春《安龙纪事》、屈大钧《安龙逸史》、王夫之《永历实录》、查继佐《明季南略》等,许多文人学士写下无数凭吊诗文。这一古迹自修复开放以来,吸引国内外众多研究南明史专家学者及游人,已先后接待过10多个国家的来宾。
图4明十八先生墓
刘氏庄园
刘氏庄园景区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庄园社区刘氏庄园,兴义刘氏庄园系刘燕山创修。刘燕山祖籍湖南邵阳,清嘉庆年间其祖入黔,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同时期初具规模。到民国期间,又大兴土木,成为当地最大的庄园。庄园现存刘登吾居室、七间房、八间房、花厅、书房、长工房和花园鱼池、老宗祠、新宗祠、忠义祠、家庙、刘显潜居室、老议事厅、炮楼、院墙、马房及演武场等,现存房间200余间,建筑面积18239平方米。庄园由多个独立的小院组成,结构布局奇巧独特,是一处中西合璧的近代庄园建筑,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背景下当地经济、文化、民俗的融合。
刘氏庄园景区已基本建成并对社会开放,建设内容有:家庙、忠义祠、督办府、花厅、轿厅、炮楼、回廊、何妨小住鱼池、书房及太平池、刘暾吾居室、军分区教导队礼堂、旅游厕所、防雷保护工程、安全防范工程。建设完成的古建筑,均已进行了陈列布展工作,目前已成为兴义市乃至黔西南州最为重要的人文景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兴义刘氏庄园景区由刘氏庄园陈列馆和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两部分组成。
图5 刘氏庄园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128万获赞 102.1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