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人,看待自己与世界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习惯将自己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上,先满足自己的愿望,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有的人倾向于将其他人的感受放在首位,看重集体的利益。
虽说看重个人利益并没有错,但过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至于完全忽视他人的想法,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自私的。
心理学家提出,自私是一种相对病态的心理状况,自私到骨子里的人,一般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看便知。
1、将他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
在自私的人心中,一旦对方和自己有某种特殊的联系,就需要为自己不计回报的付出。提起这一点,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圆其说的理念。
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亲情、友情等相对亲密的关系,大家就应该养成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可这些人在生活中一向只知道索取,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为别人做些什么。一旦对方因为他们毫无节制的索取,对这段感情变得失望,他们就会迅速变得愤怒暴躁。
此时他们会完全放弃自己和对方之间的感情,用最恶毒的言语攻击对方,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生活中有一部分男人喜欢将家务活、照顾父母等这些责任都推到妻子身上,认为自己结婚后只要正常上班,就算是仁至义尽的模范丈夫了。
倘若他们的妻子产生了独立的思想,想要自己在外工作赚钱,忽视了在做家务或照顾公婆方面的付出。
这些男人就会立刻埋怨妻子,将妻子描述成一个只知道享受、不断逃避家庭责任的女人。
为了让自己始终保持道德制高点,这些男人甚至会编造一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贬低女人,影响其他人对女人的看法。
不论是寻找伴侣还是单纯的交朋友,我们都要及时避开这些自私自利的人。
和自私的人保持深交,只会让我们陷入到不断被索取的圈套中,一再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更重要的是,只要和这些人发生了联系,我们就很难在全身而退了。
2、喜欢道德绑架别人
自私的人有着特殊的强迫癖好,那就是要求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他们习惯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要求别人顺从自己,在背后控制别人的生活。例如要求伴侣照顾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要求其他人不记回报的给自己经济方面的支援。
这样的人不具备同理心,在遇到有关的社会话题时,也总是会展现出令人气愤的一面。譬如社会上常常会出现父母虐待子女、不愿意养育子女等新闻。
这类人在看到这种情况时,只会一再指责子女为什么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照顾父母,从不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和这种控制欲望强烈,又喜欢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强迫他人改变的人在一起生活,只会让我们渐渐失去自我。与这类人相处时,最好的做法就是主动拒绝对方,从不将对方的言论或道德绑架的行为放在心上。
3、经常推卸责任
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从来不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生活中的他们没有责任心,也没有担当,犯下错误后常常将问题推卸到他人身上。
就算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他们才是导致问题发生的罪魁祸首,他们也会自顾自的推卸责任,并要求对方主动谅解自己。
这样的人很喜欢做和事佬,倘若我身边的人因为某些原因发生了矛盾,他们绝不会让中立的角度评价对错。
这时他们只会结合个人意愿对此进行评价,指责受了委屈的那一方斤斤计较,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忍让。
当自己犯下类似的错误时,他们又会用类似的方法怪罪别人,让原本可以被迅速解决的小事不断恶化。
和其他人描述这些事件时,这类人也会刻意模糊自己犯下的错误,不断添油加醋,放大其他人的责任。
这种自私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很难通过行动或言语改变。与其尝试和这类人讲道理,倒不如主动远离他们,为自己争取相对安宁的生活空间。当然我们无法否认,自私这种情绪每个人都有,这更像是一种刻在人类基因中的本能。
可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一个心智健康的人在保留自己自私一面的同时,也能在必要的时候表现出无私的胸怀。
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满足自己的要求,又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主动承担责任,作出相应的付出和牺牲。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边界感,也要注重对亲密关系的维护。
自私心理可以正常存在,只是我们应该学会自己控制尺度,不能将自私当成至上的真理,不断牺牲他人的利益,满足自己微不足道的需求。
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具备上面这三种特征的人,请一定要及时远离他们,不要和他们深入交往,否则你的生活很快就会因为他们变成一团乱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