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的好: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人际关系贯穿人的一生,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身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却没有合理的方式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人的人际状况都参差不齐。

在社会心理学里,心理学家提出四大原则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互性原则

相互性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何为相互性?《诗经》有言:投我以桃木,报之以琼瑶;相互性就是你来我往。

拿婚姻来说,有句话叫做:最佳配偶是战场上的盟友,不是找个人去满足你的懒惰和巨婴,一味地付出和索取的关系都没有办法走得很远。

一段好的婚姻关系一定是各自承担一部分来自家庭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亲情,经济,家务,社会。

一个家庭如果一个人起早贪黑忙生存,一个好吃懒做避责任,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只有相互付出才会让一段关系走更远,爱情如此,友情也是如此。

没有人喜欢爱贪小便宜还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也没有人会选择靠近一个只会一味索取,不知回报的表面朋友。

良好人际关系一定是基于人际之间的相互作用。

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近一个人,你只会接近那些接近你的人,远离那些不愿意靠近自己的人。

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什么?答案是交换,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交换性,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价值交换的过程。

职场上有一句臭名昭著的话叫做: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可能有人会觉得只有掉进钱眼里才能说出这句话;那是因为很多人把利益窄化为了金钱,但并不代表利益本身,什么才是利益?利益泛指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物质,金钱,感情,机遇,时间。

但价值的判定从来都是主观的,交换性的核心在于双方共同作用,不在于单方面的判定。

有的人总是抱怨,工作中任劳任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感情里嘘寒问暖却热脸贴冷屁股,根本问题在于,单方面判定的付出并未在对方的观念里形成真正价值;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权贵,街边的热汤面价值千金;身居灯火通明繁华都市的碌者,山间田野的一缕稻香心旷神怡。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

真正的交换一定是双方的价值互相被认可;如果你只是自顾自的埋头苦干,他们并不会认为你是非常努力的人,只会认为你是个只知道瞎努力,没有己见的大多数人。

在人际交往中,有的人总是喜欢问对方:是不是朋友,给不给面子。

暗含的意思是,我没有什么能给你,但就是想从你这得到些东西,这本质上是没有交换性。

只有拿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才会拿面子来说事。

当对方真的意识到你有价值的时候,你们是最要好的朋友,也不缺面子。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心理学提出,所有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就是自我价值保护。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潜意识都会默认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同时,人本能的会捍卫自己的价值,心理学把这种捍卫自己价值的心理倾向称为“自我价值保护”。

基于这种保护倾向,肯定自我价值的人则会更受到自己的认同和接纳,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人则会疏离和排斥。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喜欢批评就没有朋友。

尽管他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但依然有很多读者提出质疑,因为从客观上来讲他只是提出了一种现象,并未道出真正原因。

批评会导致没有朋友的真正原因不在于言语的尖酸刻薄,而在于很多人的批评违背了人性中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导致人际关系不好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对方感受到自我价值被否定,产生的疏离和排斥感。

而解决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不在于批评,也不在于谄媚;而在于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合理的维护自己的价值,合理的维护对方的价值。

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遵守着“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即尊重别人的“自我价值”和维护自己的“自我价值”。

平等原则

良好人际关系的状态是平等状态。

但交换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

从客观角度来讲,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从社会属性上达到平衡。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三十年后的鲁迅回到故乡,再见到年少时的玩伴亲切的叫了一声:闰土哥;

但闰土却毕恭毕敬的回道:老爷。

很人多人看到这一段都觉得十分震撼,社会的确把所有人的身份都划成三六九等;就连鲁迅先生都感叹: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个地步了。

但是如果平等待人,让双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那么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日中天的字节跳动,为了让员工摆脱阶级感,保持开放度,规定在公司内部不叫总经理,不叫总监,甚至老大都不让叫,直接叫花名。

这样的规定,大大拉近了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距离,是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平等,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不可少的关系状态。

结语

什么才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交换,价值,平等。

举报/反馈

无心认知

1382获赞 532粉丝
五味陈杂,人间百态,愿一切都能如你所愿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