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国际交往日趋活跃、高端要素加速汇聚、国际美誉度日益提升……2022年,城市副中心着力强化综合承载、促进对外交往、引聚高端要素、优化服务环境,全面提升支撑国际交往中心地位的硬件和软实力,为首都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国际交往中心加码添秤。
保障重大外事活动
倾力服务总体外交,城市副中心着力提升外交外事活动综合承载能力。2022年,北京迎来冬奥之年,大运河森林公园作为冬奥会火炬传递点位之一,126名火炬手自大运河森林公园南门休闲长廊出发,经过月岛观景台、柳荫广场,抵达鱼跃广场收火,穿过长约8.8公里的火炬传递路线,以“古今通衢”为主题传递着北京城的历史与传承,向世界昭示着奥运文化与历史名城丰富多元文化的融合。
在着力打造世界运河文化交流窗口方面,作为中外交流互鉴的重要承载地——大运河,2022年6月实现了京冀段全线62公里互联互通试验性通航,为延续运河千年文脉提供重要基础支撑。8月,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盛大开幕,进一步展示源远流长的大运河文化魅力,对于促进中外交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着力培育建设国际交往活动场所方面,作为副中心“绿肺”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自2020年9月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460万人次,作为副中心绿色发展的名片,打开了国际交流的新窗口。公园内,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正如火如荼建设,汇聚国际化要素,预留承接元首外交活动功能空间,将成为副中心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承载地。
国际交往日趋活跃
2022年,通过搭建国际一流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城市副中心的国际交往日趋活跃,国际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热闹。日本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北京与东京结好40周年之际,来到城市副中心参观千年城市守望林、副中心规划沙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及纪念北京东京结好40周年展览。在中墨建交50周年、厄瓜多尔独立200周年、巴西独立200周年、中国与尼加拉瓜复交一周年之际,城市副中心温情“点亮”运河沿岸商务区楼宇,在传递美好友谊的同时,让生机勃勃、水城共融的副中心走出北京,走向世界。
在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方面,通州区邀请丹麦驻华大使马磊参观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项目,推动北京市与哥本哈根市在绿色发展、创意产业、城市规划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加深。在大运河畔的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先后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城市副中心专场推介、第三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等活动,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金融企业代表和多国驻华使节参加,城市副中心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有效提升。
特色小镇的国际化发展也成为通州区的一大亮点。随着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落成,张家湾设计小镇作为首都设计领域的新地标正在城市副中心崛起,不仅迎来了第27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巴合作论坛暨中国建筑展,还多次承办包括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北京设计周走秀在内的20余场大型活动。
高端要素加速汇聚
优化国际化综合服务环境,高端要素正加速向城市副中心汇聚。2022年8月23日,“行走的达沃斯”首次走进城市副中心,成为城市副中心积极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举措。围绕城市副中心3+1主导功能以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环球影城、运河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跨国企业高管代表实地感受城市副中心发展变化、深入开展政企交流,提振了投资发展的信心。活动也促成通州区与跨国企业和组织签订4项合作协议:与美国能源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绿色金融、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与上海巍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Endeavor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磅体育文化娱乐IP,在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建设全球首个Endeavor City城市运动中心项目;分别与楷亚锐衡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赫斯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支持和推动两家企业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
搭乘“两区”建设东风,国际资本要素正向城市副中心加速聚集。2021年,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此后,阳光出行、安塔卫、楷亚锐衡、新源劲吾、新源协合等一系列外资项目接连汇聚。2022年前7个月,副中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7家,注册资本合计21256.4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6293.2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09万美元。目前,“两区”项目库入库项目中,外资项目93个。
打造一流“类海外”环境,城市副中心持续提升国际化综合服务水平。国际人才社区开工建设,为承接环球主题公园的外溢功能,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将提供700多套人才公寓,同时配套国际医疗、精品商业等国际化生活设施,形成汇聚多元文化、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环境。国际营商环境日臻完善,城市副中心外国高端人才(A类)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业务成功落地,网上“证照联办”、重大项目“三个一”全周期全程代办服务、改革效果体验官机制等系列举措相继实施。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加快建设,开通“开放通州”中英文网站,方便国内外企业了解区域概况、优惠政策等信息;认真组织实施《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强化对外窗口外语能力建设,多措并举推动国际语言环境提升。
加强外事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大外事”工作格局方面,2021年、2022年通州区连续两年举办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人才素质提升培训班,分别面向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乡镇等负责外事工作的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约120人,邀请外事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国际礼宾礼仪、国际形势与习近平外交思想等方面进行授课,不仅拓宽了全区干部国际视野,提升外事工作能力和对外服务水平,更加深了全局一盘棋的外事工作意识,为推动副中心加快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夯实工作基盘。
国际美誉度日益提升
加强副中心城市形象宣传推广,让世界走进城市副中心,通过这样的互动,城市副中心的国际美誉度日益提升。2022年,“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访中,来自柬埔寨等国家42家媒体的50余名中外记者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在百里长安街东端、千年大运河北首,感受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面貌与冬奥新气象。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圭亚那国家电视台、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等46个亚太地区、美洲及非洲国家媒体记者深度探访城市副中心,骑行滨河森林绿道,畅游大运河,沉浸式感受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生态发展成果。中外媒体记者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走进城市副中心,感受“千年之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
打造匠心独具的文创品牌,让城市副中心走向世界。唐人坊传承了“北京绢人”精湛工艺,其20多个产品系列不仅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也在重要外事活动被赠予国际友人,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到海外,销往美国、法国、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名片。雕塑家章华的5款冬奥题材雕塑作品入选“北京2022冬奥会特许商品”,在突出冰雪主题、传播奥运精神的同时,把弘扬中华文化的理念贯穿始终。漷县镇龙庄村“巧娘”们手中绽放的北京绢花一路漂洋过海飞出国门,雕漆、花丝镶嵌等“燕京八绝”北京工艺品远销海外。
本报记者 陈施君
责任编辑 李佳桐
举报/反馈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2万获赞 1.2万粉丝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发布平台
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