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将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成都将迎来世界各地科幻名家。随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过,世界科幻也进入成都时间——中国科幻也再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春节未至,电影《流浪地球2》已经足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如果再往前看,在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星云奖提名和雨果奖最佳长篇;2016年,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再获雨果奖最佳短中篇;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票房46.88亿,位列当年票房第二、中国影史票房第五……这一系列案例,无不昭示着蓬勃发展的中国科幻正迈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新年伊始,红星新闻走访科幻作家、研究学者和行业人士,解读迈向国际的中国科幻,面临的挑战与突破的可能性。
访谈人物何夕著名科幻作家,生于1971年12月,1991年开始涉猎科幻小说创作,与刘慈欣、韩松、王晋康并称为“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何夕的作品主题专注于对宏观科学未来及人性善恶的探讨,他的《光恋》《电脑魔王》《平行》等多部作品先后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何夕/图据受访者
何夕惯常以科幻的方式进行人文主义式的思考,他说,科幻就如同一柄利刃,由未来之手把握,让我们得以在某些短暂的瞬间瞥到被现实的肌肤筋骨重重遮蔽的自我——那个本来的“人”。
一些人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科幻是给青少年看的,但实际上,中国科幻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各个层面的影响逐渐增大,何夕说,像《三体》这样的作品,甚至对企业家的管理观念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何夕担任了冷湖科幻文学奖、未来大师奖等科幻文学奖项的评委。科幻新生代如何进一步拓宽视野?科幻作品如何扩大影响?何夕有自己的思考。
“以科幻为武器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塑”
何夕曾十七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32年前,一个叫何宏伟的19岁青年,在《科幻世界》发表处女作《一夜疯狂》,次年,他的第二篇作品《光恋》就获得了银河奖。此后,他又接连发表了《平行》《本原》《小雨》《盘古》等等小说。
1999年,何宏伟第一次用了“何夕”这个笔名,寓意为“今夕何夕”,同时也是为了“顺带抒发自己面对时间这个永恒命题时的迷惑”。那一年,他的作品《异域》,再次获得科幻圈一致好评,斩获银河奖。
1994年,何夕作品《平行》获《科幻世界》年度科幻奖/图据《科幻世界》
长期以来,不少读者认为,何夕的作品偏向于“软科幻”——情感的、细腻的,能够引发人回味与反思的。
其实,在何夕看来,科幻文学到底应该是偏“科技”还是偏“文学”,并没有那么重要,它们也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关系。科幻小说虽然大多是依靠想象力建构全新的世界观,但一些描写现实,甚至历史的传统文学,仍然是以科幻的视角展开联想创作而出的——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晰的边界与壁垒,而是交叉、重叠,乃至互相滋养的关系。
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其实描述的是一种视角的转换。当人作为当局者之时,自然会觉得周边云雾笼罩、混沌不清;一但将视角推远一些,以全知视角遥望之时,便能看到在重峦叠嶂之间隐藏的东西。将这句传统诗词放置到科幻里来说,可以畅想,如若将不同平行时空的联结打通,让他们可以互相观望甚至通信,亦或是将人物放置在四维、乃至五维空间,那大家会看到哪些隐秘在寻常日子里的东西?会将思维拔高到何等程度,反思人们习以为常的一切?科幻小说大概就是这样一场思想实验。
何夕作品集《异域》,收录了《异域》《伤心者》《六道众生》《人生不相见》等作品
何夕说,他坚信,人是智慧的生物,人类创造了科学,科学的精神也反哺着人类。所以,何夕认为,科幻作品是要成为能够让人“有所得”的文化艺术,才是真正具有长远生命力的。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似乎不停地在对世界进行反思并发出诘问——人类只顾眼前利益会带来怎样的灾难?人对自然过度索取有什么后果?世界上是否只有一种公理?如果只关注“聚光灯下的”而忽视“边缘的”,会造成怎样的遗憾?以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会面临的伦理困境……
何夕的代表作之一《伤心者》,能够成为中国科幻的经典之作,或许正是因为这篇作品表达了对世界、人文深深的关切,这也是何夕所希望的,“以科幻为武器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塑”。
在《伤心者》中,一位数学天才发明了一套超越时代数十年的理论,但却因为遇不到伯乐而无人理解。大字不识的母亲,虽然不明白儿子究竟在做什么,但仍然努力地把儿子的心血流传下去,她拿出所有的积蓄帮儿子出书,偷偷把儿子的书塞进图书馆的角落。最终,数学天才还是在接连失败打击之下精神崩溃。令人唏嘘的是,在一百五十年以后,母亲偷偷塞进图书馆的书终于被人发现,那本《微连续原本》成为数学基础书目,并最终孵化出了诺贝尔物理奖。
何夕作品集《伤心者》,收录了《伤心者》《爱别离》《小雨》《审判日》等作品
这位数学天才和他的母亲的故事,打动了不少读者,甚至我国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曾经也表示过,他走上科研这条路,跟当初看了《伤心者》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这位为儿子奉献一生的母亲,何夕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的期望,“我希望社会应该像这位母亲一样,也许对一样东西不是很懂,但是会无私地支持它。”何夕说,社会上很多机构,都是一个人越优秀,就会越帮助你,但是“母亲”对孩子是一种特殊的态度——反而会对更弱小的孩子倾注更多的爱。“一些弱势学科,它现在得不到社会资本的关注,得不到支持,因为它不能很快地带来财富。但是这样的东西,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像母亲一样对待它?它说不定在未来会有很大的用处呢?”
优秀的科幻作品必须具备精妙的科幻内核
虽然主张在科幻创作领域,“科技”与“文学”不分家,但何夕仍然认为,从本质上讲,优秀的科幻作品必须依靠精妙的科幻内核才能赢得读者,“其实对于科幻读者来说,他们一般更看重科幻内核的新奇性颠覆性,而不是写作风格上的所谓创新。”
这种对“硬科幻”的追求,在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天年》中体现得很明显:巨量而专业的物理学、天文学知识,类似专业论文般的概念描述,还有对宇宙宏观的精密洞察……都体现了何夕对科幻内核质量的追求。
对于何夕来说,科幻作品的创新和创意十分重要。
在他的作品中,克隆人、黑洞、虫洞、外星探索、时间加速、多重空间、星际移民、宇宙流浪……几乎每一篇小说都来自于一个新的创意点,字里行间充满了何夕对这个世界的反思——《盘古》是对现有定律的怀疑,《审判日》探讨机器读取人记忆的伦理困境,《平行》慨叹人类走出蒙昧的艰难,《蛇发族》反思人类智慧的副作用,《本原》挑战平庸的充满秩序的世界,《我是谁》中描写计算机控制人类的恐怖局面……
“现在一些作品写的是与科幻关系不大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科幻成了一张蒙在言情、历险、侦破、玄幻、战争等内核表面的一层薄皮。比方说将作品的发生地由无人星球变成地球上的一个荒岛,或是把一个穿越的人换做某个时代的普通人,如果做了这样一番手术后,作品毫发无损,故事情节照常能够展开,那么这篇作品就有点伪科幻的嫌疑。”何夕表示。
灵性天成 自在之都/罗娅绘
在何夕看来,科技影响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任何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课题都可以用科幻的方式探讨,但重要的是,科幻作家们如何把旧的作品写出新意,而非一再重复老生常谈的科幻话题。
“现在新锐作家涉足较多的人工智能及元宇宙等选题,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是科幻作家的保留题目,区别在于大家每次讲的故事不一样,每次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何夕对此建议,科幻创作需要写自己内心有所感悟并且真正想写的东西,如果很难有完全原创的科幻内核,能够将旧题材写出新意,也可以创作出好的科幻作品。
新世纪成都/杨书绘
中国科幻,一个正在变得更好的时代
1990年代初,何夕刚刚出道时,被称为“新生代”科幻作家。
在那个国内科幻低迷的时期,何夕与其他同时代的创作者们迅速接过了老一辈科幻作家的接力棒;如今,何夕已然成为了科幻界的前辈——近年来,何夕在冷湖科幻文学奖、未来科幻大师奖等科幻征文比赛中担任评委,像当初的杨潇、谭楷、阿来等科幻前辈们对他的引导一样,他开始给予更年轻一代的科幻新人们指导和建议。他开心地看到,中国的科幻作品质量一直在稳步提高。他曾说,对中国科幻来说,这是一个正在变得更好的时代,“不定某一天就会有超越我们这一代的新作家和新作品出现。”
在何夕担任评委的经历中,何夕已经感受到新锐作家们与科幻前辈们在创作上的不同,“总体感觉新锐科幻作家们的文字水平普遍高超,掌握精妙的叙事技巧,作品风格适合年轻人轻快的阅读习惯。”
另外,科幻原创生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何夕认为,“ 因为《三体》等作品的成功,社会对科幻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中国人顶级的想象力也在国际上引起瞩目。许多文化企业包括资本将目光投向科幻领域,这一方面有利于新作者和新作品的产生,另一方面也让整个科幻文化圈承受着压力。”
由科幻小说《独行月球》改编的同名科幻电影
何夕认为,今年即将在成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也是为科幻创作者,尤其是青少年科幻作者们提供的一次机会,这不仅会促进中国科幻的发展,更希望由此引发全民对科技的关注,提升公众的科技素养,甚至推动整个中国科技大力发展。“中国科幻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脚下黑暗泥泞的道路将一直伴随我们。在平庸世界的尽头,有美丽的星光。我对此充满期待。”
Chengdu, the city of the future/朱文龙绘
红星新闻记者 段雪莹 实习记者 毛渝川 实习编辑 毛渝川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