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工作节奏加快,随之个体心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是决定未来国家发展好坏的中坚力量。

然而现在的他们正处于一个特殊过渡成长时期,在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情感压力、就业等这些未知因素面前,他们变得迷茫和无措,对于这一重要过渡阶段,学校教育的影响尤为重要。

目前,开展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普遍的学科知识教学存在着延续相似性。另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咨询多以干预治疗和预防功能为主,存在方向消极性。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发现感恩、记录好事和运用自己的优势这三个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并且效果稳定有效,相信未来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炼变得更健康,更幸福。

基于此,下面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采用积极心理干预的实训方法探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可操作性策略,以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树立积极的教育观念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

知行合一,所谓知就是认知,认知方式就是指,不同人因为不同的认知方式,对待同一事件或事物的方式、观点、态度、以及自我解释此事件的人或事都是不同的。

所以认知方式可以决定行为和情绪。本文要探讨的是对自己我、同伴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方式,自己与外界关系的认知被称为自我认知。而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我认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方向或极端的思想,导致一些负面情绪等

因此,心理健康中心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引导积极正面的正性情绪。通过专题讲座,生涯规划三部曲以及时间管理观念的介绍,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行积极的认知干预,建立正面的引导,进而培养成积极认知的过程。

国内相关大学生文献研究显示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大学生喜欢追求完美,所谓的完美就是对自己的环境或者所做的事,或是能力的不满意,严重怀疑自己,喜欢比较,对自己认知不正确。存在多数自卑心理。

所以,想办法引导大学生调整自我认知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体会积极的自我评价。那种感觉需要学习引导。

首先,要让一个人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以及可发展优势。其次,可以通过周围人的评价进行自我预期评估,这样更加客观且全面。换一种角度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再次,要让学生认清楚什么事谦虚什么是自卑,不要过分的谦虚。

最后,希望在座的大学生学会愉悦的接纳独一无二的自己。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充分发挥优势,取其长处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关注自己的短处,补充自己的短板,那么这个人会生活在压抑当中,每个人的出厂设置不同,大脑优势不同,环境培养擅长的点也不同,所以接纳自己,这不仅能维护自尊心,发挥潜能,而且能从自己眼中看到他人

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

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水平提升,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己经在本文中得到证明。高校当中的大学生普遍产生迷茫、生活空虚没有价值感、不知未来方向,轻微抑郁症状、会有攻击性行为、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素质方面问题

即使我们很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国内高校一般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并配备接受过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高校教师和部分心理学研究生助管,还有大部分高校设有心理健康中心,新生入学会进行测试问卷,并对特殊样本进行干预治疗

大学四年会安排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辅导游戏,但是,心理咨询工作内容过去以“治疗”为目标,大多仍然是采用了传统思想消极的心理治疗模式,而不是预防模式,甚至没有考虑过对正常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积极提高的干预方案。

而心理咨询坚持的是自愿原则:来访者的自愿主动配合的原则,如果学生不主动、不了解、就没有机会寻求帮助,并且不强迫不命令原则,学生中途坚持不下去也没办法给到相应的支持。

可是我们普遍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以为心理有病才会去找心理咨询师咨询,甚至大部分人分不清精神病和心理问题的区别。

所以很少有大学生主动的去咨询,这时,如果学生遇到问题,但不能适时的进行认知上的调整和情感上的引导,就会存在一种潜在隐患。

部分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较为重视心理健康中心工作,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团体辅导等普遍素质的培训。普遍高校统一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以课程讲授为主

虽然可以在知识层面上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但是本人认为,数学语文要以学习知识为主,知识学熟悉可以变成技能最后发展为能力,而这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什么是心理健康,富于表面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用到实际中去。

但是这种教科书学知识的教学模式没有发觉每个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身的某些特点,不仅没有办法去保证有效的因人而异性地及时预防、沟通帮助、解决大学生的问题与困惑。

最重要的是,我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心目标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综合心理素质,使心理的弱者变强者,让原本健康的同学找到方法保持健康甚至更健康

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间,资源都是有限的,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是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价值观没有正确与否,只有对自己真诚,这是一个持续探索、体验、和践行的过程

而在这一时期就是它成长的最好时期,每个人都追求更幸福的人生,只不过有些人走弯路了,有些人没有看到好的方式。

学校是她们坚强的后盾,有老师有前人的建设性意见,使学生能自爱,自信,自尊,自律,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一个又一结果个看似困难的目标。

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

学业上的进步,事业上的成就,还是一个人工作的效率。这些都离不开意志力,意志是这个世界上难得的品质。大学生意志发展基本成熟,出现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当在学习或生活上遭受挫折,容易表现出懒惰性、意志缺乏等现象。

研究就是激发大学生的意志表现力,痛过目标设定,计划安排,一步一步的积累成就感和推动大学生行动,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逆境智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积极地作用。傅佩荣教授在成功之树图谱中,把人的成功必做一棵树木,树根是一切的基础。

它象征着遗传、生长环境和信心。树干包括健康、品格、智能。树叶则是一个人的显现,包括人际关系、工作成绩、收入、他人的评价等。

孕育树木的土壤是逆境,是长成大树的基础,它决定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施展才干的能力。逆境智商对于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确立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可以使学生有不断追求积极人生价值的热情。

其次,增强抗逆境能力。冰心写过一篇文章叫生命从八十岁开始。人越长大很多东西越难改,很多人都成型了。

但实际上人又是最具灵活性的生物,所以我们只要掌握了规律,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调整我们的信念,同时也可以改变我们的习惯,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二、注重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团体辅导,人们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与社会的互动,通过交流体验,观察模仿、会不断重新认识自我、再次探索自我、进而接纳自我、了解他人、调节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行为方式与态度,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

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团体辅导最早是由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引申的,又群体称动力学理论。

在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议采用团体辅导形式。在辅导过程中,教学环境需要是安全的,积极的,充满期望和爱的环境,在这种安全和谐的氛围下去引导学生积极的认知、认识情绪和促进行为的转变。

一方面,参加团体活动的同学,需要有共同的需求和同质性,就是说每一场团体辅导都是有针对性的设计,针对共同的团体,让学生找到被人接纳的愉悦感觉,体会到愉悦的人际交往体验,从而对于改变充满了信心

另一方面,在团体活动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使学生体会到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感觉,学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收获情感支持力量;重要的是在辅导中可以收获积极的品质。

举报/反馈

鹿羽情感

6.7万获赞 1.1万粉丝
不管此刻多么黑暗,爱和期望总在前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