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远古人类居住遗址亦可谓丰富,依据考古发现资料,我们可将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情况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这一地区的远古人类多以天然山洞为居所,如“建始人”遗址、“巫山人”遗址、“秭归玉虚洞遗址”等,均是如此。这一历史阶段距今200万~20万年左右。人类在这种最初期的阶段依“洞穴”而居的情形在史籍中多有记载,在《春秋命历序》中即有极其生动的相关描述:“合离绝世,民始穴居,衣皮毛。”《墨子》卷一《辞过》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以居,穴而处。”这一时期的人类洞穴而居,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居所建筑的遗迹可寻了。
第二,除“穴居”以外,在三峡地区尤其在西陵峡口处的鄂西及湘西北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考古人员也发现了不少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人类居住遗迹,在这些遗迹地点及其附近,一无山冈,二无洞穴,因此推测当时此地的古人类可能是居住在树上的,也就是所谓的“巢居”。典籍文献对“巢居”有较为生动的记述:“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孙通海译注:《庄子·盗跖篇》,中华书局,2007年,第268页)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校注组编写,周勋初修订:《韩非子校注·五蠹》,凤凰出版社,2016年,第548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也指出,远古时期,“人还住在自己最初居住的地方,即住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中。他们至少是部分地住在树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明,为什么他们在大猛兽中间还能生存”。即便到了现代,也还有一些民族仍保留着这种“巢居”的习惯。
实际上,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后,除仍有一些原始人类留在深山以山洞为居以外(如“长阳人”“长阳果酒洞人”及“神农架犀牛洞”“枝城九道河”“巫山迷宫洞”等遗址的古人类),更多的原始人类则开始进入丘陵和平原地带生活。如在三峡及两湖西部地区的一些缓坡、丘陵及平原上,即有较多的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及其后的远古人类遗址或遗迹地点,这些遗址及遗迹地点主要包括重庆马王场、九龙坡,铜梁西廓水库,丰都高家镇、井水湾,奉节鱼复浦,巴东楠木园、高桅子、东瀼口、大坪、沿渡河、鳊鱼溪、马家村、官渡口,当阳九里岗、天柱山,枝江肖家山、安福寺,远安孙家岗,江陵鸡公山等。在湖南西北地区澧水流域沿岸的二级台地上,也都发现有这类旧石器时代中期(也有一些早期)及以后的遗址,在这些遗址地点及附近同样也没有山冈和山洞。以上这些遗址的古人类应多是如文献典籍记载的那样“构木为巢”而居的。可见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仍有一些古人类是在树上生活的。当然, 这一时期也可能已有一些远古人类开始在地面上搭盖起一些简陋的茅棚(窝棚)来作为居所了,只是人们在树上搭建一些简易的棚架居住的情况可能居多。
▲三峡地区远古时期“窝棚”建筑遗迹示意图
(参考王宗礼:《楚国土木工程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12页“楚故地工棚之形”)
▲ 南方及三峡地区“巢居”建筑的发展示意图
1. 参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中国建筑艺术史》(上),文物出版社,1999年;2. 参见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现将西陵峡出口处长江北岸和南岸的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居址遗迹情况简述如下。
▍江陵鸡公山遗址
该遗址位于江陵县荆州镇郢北村的一个小山冈上,其地在西陵峡口东部约85千米处,属于古长江的第二级阶地,海拔约50米。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遗址地层堆积分为上、下两个层位单元,其中上文化层厚0.1~0.25米,下文化层厚约0.5米。
在该遗址地层中不仅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同时还在遗址的北部清理出了5个由砾石和各类石制品围成的圆形石圈,石圈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直径多在2米余(不足1米的有一处),据民族学、考古学研究,该石圈可能是当时人类居住过的圆形窝棚基址的原始居住面(《中国1992十大新发现评选揭晓》,《中国文物报》1993年1月17日第一版;刘德银:《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湖北江陵鸡公山发现旧石器时代居址》,《中国文物报》1993年5 月2日第一版)。这一重要建筑遗迹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中“窝棚”建筑遗迹的空白。
据研究测定,江陵鸡公山遗址的年代为:上文化层距今2万~1万年,下文化层距今5万~4万年。
▍临澧竹马村遗址
该遗址位于湘西北临澧县官亭乡竹马村,其地在长江西陵峡口东南约125千米处, 地理环境为洞庭湖平原向武陵山脉的过渡地带,海拔50米。
该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高台建筑,其基址建筑在一个高出一般地面约6米的台地上,基址的下面叠压着该台地的原始网纹红土层,其上又叠压着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彭头山文化类型”遗存。
这一建筑遗迹是经过人工夯筑的高台建筑基址,台基残高0.5米,形状呈椭圆形, 南北长7.1、东西宽约5米,建筑面积约35平方米。
在遗迹的南端设有一供人出入的门道,门道长1.5、宽0.65米。由门道进入室内有一长约4、深0.8米的灰沟。在紧靠土台西南近门道处的网纹红土中经清理发现一水池, 水池略呈椭圆形,直径约0.5、深0.4米。此外在土台的外缘,似有用于立柱的沟槽(储友信:《湖南发现旧石器时代末高台建筑》,《中国文物报》1997年4月6日第一版)。
据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些居住遗址中也多见这种台式建筑,并且这种建筑形式在当时还比较流行(储友信:《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江汉考古》1998年第1期)。由此看来,这种台式建筑的形式是承袭了当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建筑形式的一些因素的,也可以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这种建筑形式是旧石器时代建筑形式的向后发展及延续。
综上所述,三峡地区早期的原始人类即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原住民, 他们普遍都有在洞穴里居住的历史,特别是早期,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而生活在三峡地区江河、溪流沿岸缓坡及西陵峡口以东丘陵和平原一带的原始人类,则多在树上“构木为巢”,搭盖一些“棚架”以作居所。此外,也有一些原始人类会在地面搭盖一种简易的“茅棚”或“窝棚”来作为栖身之所。
三峡地区早期人类的这些居所虽极其简陋,但毕竟也有些房屋建筑的意味。尽管它们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显得原始、落后且难以抵挡风雨的侵蚀和虫害的困扰,但这毕竟预示着三峡地区的原始“建筑”已经拉开了序幕。正是早期人类开创的这些极其简陋的“棚架”“茅棚”“窝棚”等,为以后人类居所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当历史演变至旧石器时代晚期时,人类的居所建筑就已经向前跨进了一步,前述之江陵鸡公山的“窝棚”遗迹、临澧竹马村的“台式建筑基址”遗迹等,其建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时无疑已可称得上较为先进的居所建筑了,而这些较先进的正式建筑则应是在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一些最原始的建筑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革新后发展起来的。
本文摘编自《三峡考古文化教程》(杨华,唐春生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0 )一书“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73554-6
责任编辑:王光明 董 苗
本书广泛搜集了三峡地区截至目前所发现的自旧石器时代至元明时期的考古资料,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三峡地区考古文化进行了全面分析,厘清了三峡地区各个历史时期考古文化的内涵及其演变序列。本书对三峡地区考古文化与周邻地区考古文化的关系,三峡地区古代人类居住环境以及农业、饲养业、渔猎业、盐业、手工业等方面的探讨,尤为深入。本书资料翔实,论述清晰,观点独到,是一部系统研究长江三峡地区考古文化的重要著作。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学习研究三峡区域考古文化阅读参考,也可供文博、考古爱好者及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专家研读与参考。
(本文编辑:刘四旦)
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