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生物都有着关于生存与繁衍的本能,到了某一个特定的时期,生物们会主动进行类似的反应行为,保障整个种群的延续。人类也对我们自身进行了相应的划分,并提出了适合结婚生育的最佳生育年龄。

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过去那些喜欢在一个家庭中生五六个孩子的人似乎不见了。当代年轻人对待婚姻和生育的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起结婚生子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更愿意一个人活着。

近百万的大龄剩女

教育部门在二零零七年明确提出了剩女这个概念,它用来指代那些年龄已经达到了27岁,但还保持单身的女人。过去这项数据并不算太高,甚至在某些注重生育的地区,女人们在2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被催婚了。

可近几年的调查数据却显示,各地区的单身女人越来越多。北京就曾公布过一组调查数据,表示北京区域内的大龄剩女已经超过了八十万人。这样的人数在北京的常住人口当中占比并不算太少,可见我国目前的婚姻问题还存在许多问题。

为什么现代女人越来越不想结婚了呢?这与当代人的婚姻观念有关。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越过越好,很少有人愿意主动降低生活品质。女人在结婚时也会秉承着类似的想法,只想嫁给一个比自己更加优秀的男人。

单身的深层次原因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实现阶级跨越的男性。在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中,各阶层的人数是按照金字塔形分布的。也就是说处于底层的普通人占了大多数,此后每往上提升一层,优秀的男人数量就会越少。

在各阶层男女数量一致的情况下,女人进行向上选拔,自然会剩下一部分找不到伴侣的女人。这些女人存在于每一个阶层当中,人数并没有某一个固定的值。而那些剩下的男人则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高阶层的女人宁愿单身也不会让自己屈尊下嫁,同层次的女人大多也不愿意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在互相看不上对方的状态下,这些男人和女人就这样单身了好多年。这一点可以在北京市二零一零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得到验证。

当年年龄在30岁至34岁的大龄青年群体中,北京市有17%的男人和12%的女人还没有结婚。结合现实生活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处于工薪阶层的男人更容易满足,很少有人会产生打破阶层的想法。

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每天赚到的钱能够满足温饱,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可以。女人则更加在乎生活品质,她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是越过越好的。结婚后的生活质量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于现在的生活状态。

男女在对人生发展的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自然无法走到一起。同时和男人相比,女人更加在乎精神层面的一致性。那些层次比较低,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巨额财富的爆发们,同样无法获得女人的青睐。

毕竟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言谈行为,大多与其所接受的教育有关。层次较低的男人读书的机会比较少,并不会拥有太多文化底蕴,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女人相处。女人在和这些男人交往的时候,根本无法体会到应有的尊重与关心,自然会主动选择离开。

理性看待婚姻与爱情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知,影响男人和女人单身的原因有许多,主要影响因素大致为男人和女人的阶层差距、思想状态差距。那些有一定能力、可以在思想层面和女人实现共鸣的男人数量稀少,无法满足女人的需求。

大龄剩女们对婚姻的要求又比较高,不能接受没有钱的文艺青年,也不愿意接受思想刻板的学者或商人。一番对比后,能够满足她们复杂要求的,只剩下了富二代这样的优质男人。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总是盯着这一个目标不放手,女人们自然会长时间单身。

尽管女人长期单身,与社会环境等外界因素有一定联系,但究其本质,还是女人自身的眼光过于高深。婚姻需要用慎重的态度去对待,可它并不是完美的,仍然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用心去打磨。

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伴侣,女人要意识到这一点,适当包容本质上存在的某些小缺点,不要对婚姻产生过高的期待。即便遇到了各方面条件都合适的伴侣,长时间带着这样的高要求去生活,也会让对方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当然不愿意在感情中将就,选择长时间一个人生活,也未必是一件坏事。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越是深爱某个人或某件事,分别的时候就会感到越痛苦。在努力追求爱情之前,我们应该先找到人生的价值,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在独处的过程中试着长大。

举报/反馈

杏梨汤先生

47万获赞 5.5万粉丝
每天更新优质心理学科普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