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前秦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真正上战场的就是寿春苻融的不足25万的嫡系兵力,与之对阵的是东晋8万北府兵。8万与25万,算不上以少胜多,因为在四年前的淮南之战中,北府兵就已经以少胜多,以3万战胜前秦彭超、俱难的14万大军了。

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

所以,淝水之战本质上是势均力敌的,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前秦处于劣势,东晋占有优势。

其中的优势之一,就是北府兵

北府兵可以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机动性最强的特种部队之一,一方面有豪门谢家撑着,北府兵在财力上那是响当当的财大气粗,配备豪华。

另一方面,北府兵的将领多是当时的流民帅,这些流民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战斗力强悍,朝廷征召之后,加以训练,那可是战斗力爆表。

北府兵的统帅谢玄就不说了,这是谢家的芝兰玉树,出身名门,高岭之花,品行高端,武力值自是不低。

北府兵将领有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孙无终、刘裕等人。

刘裕就是后来的宋武帝,堪称古代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皇帝之一,其他人暂且不说,只来谈谈刘牢之

刘牢之

北府兵这么厉害,一战打出了东晋的高光时刻。然而,伴随着战争胜利,紧跟其后的并不是东晋北伐,收复故土,而是这支特种部队在几年之内就因内斗而消失了。

东晋打败了前秦,然而,却是两败俱伤,前秦土崩瓦解了,东晋照样分崩离析了。

国内叛乱此起彼伏,作为对外的特种部队北府兵在叛乱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最终被自己人瓦解了。

这与北府兵将领的政治觉悟密不可分,如果北府兵将领个个都像刘裕、宇文泰、杨坚赵匡胤这般,那何愁建立不了属于自己的新朝呢?可惜的是,北府兵将领属于军事上的奇才,政治上的矮子。

刘牢之,就是代表。

真正的三姓家奴,淝水之战后东晋王朝的几次叛乱,刘牢之都参与了,然而,每次他都站错了队,一次又一次的背叛旧主,最终落了个自杀的结局,可惜可叹。

01王恭叛乱,刘牢之第一次背叛,反王恭

东晋自淝水之战后,在军事上占据了优势,因为有北府兵。然而,在朝堂上也发生着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反过来促进了北府兵的瓦解。

孝武帝委政于自己的兄弟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道子是个嗜酒昏愚的家伙,他又将朝政委以王坦之的儿子王国宝,王国宝还是谢安的女婿。

孝武帝的母舅王恭镇守京口,和司马道子不睦。

桓温的儿子桓玄在荆州,郁郁不得志,便游说刺史殷仲堪造反。

公元396年,孝武帝驾崩,即位的是司马德宗,即晋安帝。

公元397年,王恭、殷仲堪同时举兵造反,以诛杀王国宝为名。

东晋的几次造反都很意思,都是军阀以诛杀皇帝身边近臣的名义,美其名曰清君侧。从开始的王敦造反以诛刘隗为名,苏峻起兵以反庾亮的名义,到现在的王恭、殷仲堪起兵,又以诛杀王国宝的名义。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皇帝只需要杀了身边被点名的近臣就可以平定叛乱了。然而实际上,这不过是东晋内部的荆州、扬州势力之争,东晋的整个历史都是荆、扬二州冲突的历史。王敦之乱是,苏峻之乱是,王恭、殷仲堪之乱也是,后来的桓玄之乱也是。

东晋时期的荆州、扬州

司马道子听闻王恭、殷仲堪同时起兵,吓得立马就把王国宝杀了。

又派人去和王、殷人求和,二人才罢兵。

司马道子又用司马尚之作为心腹,用司马尚之的计策,新立了一个江州,用王国宝的兄长王愉做刺史,又割让豫州所属的四郡归于王愉。

豫州刺史庾楷,是庾亮之孙,因此大怒,说服王恭、殷仲堪再次起兵造反。

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开始游说刘牢之。

从这时起,刘牢之被牵涉到东晋后期的这几起叛乱中,也因此葬送的自己的性命,以及这支北府兵。

王恭是刘牢之的上级,也是北府兵将领。孝武帝时,为了平息王恭和司马道子、王国宝之间的仇隙,将王恭外出就藩。公元390年,王恭担任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前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守京口。

京口,又称北府,京口本身就是北府兵的根据地。

京口,东晋时称北府

397年,王恭和殷仲堪第一次起兵时,刘牢之担任的是司马之职,兼任南彭城内史,加拜辅国将军。

因为王恭出身名门,虽然刘牢之作为部将为他在战场上打了胜仗,然而,王恭依旧看不起刘牢之,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

刘牢之心中自然不高兴。

第二次王恭起兵时,刘牢之是劝谏过的。

刘牢之对王恭说:“去年相王司马道子已经杀了王国宝,今年他任用的人,没什么大错,割出庾楷辖下的四郡来配给王愉,对将军您来说有什么损失呢?难道还能再搞一次清君侧吗!”

实际上,第二次王恭造反本身就没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如果说第一次造反是以清君侧、诛杀王国宝为名义,那这一次造反完全就是听了庾楷的蛊惑。

所以,刘牢之的劝谏是对的,可他是武将,武将的本职就是服从命令。

王恭对刘牢之许诺,如果这一次成功了,就把北府兵交给他。

由此可见,北府兵这时是由王恭统帅的。这一支打败外敌入侵的东晋特种兵,实际上不仅仅是朝廷的军队,更是这些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开始是谢家的,这时又是王恭的。

北府兵的尴尬处境在于,它不仅靠着朝廷供养,也要靠这些世家大族供养。

所以,本应属于东晋朝廷的军队,却在几次叛乱中,和朝廷作对,北府兵优秀的将领也大多死在了这几场内斗中。

司马元显派人游说刘牢之,答应事成后,许诺他代替王恭的官职和封号。于是,刘牢之被策反了。

王恭许诺他的是北府兵统帅,司马元显许诺他的是王恭的位置,对比之下,刘牢之选择了后者。

刘牢之派遣儿子刘敬宣和东莞太守高雅之进攻王恭,王恭被刘敬宣击败。

因为刘牢之的背叛,王恭这一次起兵,最终以失败结束,王恭被杀。

刘牢之代替王恭,接管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及晋陵的军务。

这就是刘牢之的第一次背叛,背叛王恭,投靠司马元显,司马元显是朝廷一派,从某种意义上看,也算是刘牢之投靠了朝廷。

但王恭也是东晋朝廷的官,掌管着七州军务,本质上还是东晋内部的政治斗争,只是王恭失败了。

但刘牢之就赢了吗?

不见得,既然有了第一次的背叛,那么就会又第二次、第三次…

02投靠桓玄,刘牢之第二次背叛,反司马元显

王恭第二次起兵造反是和殷仲堪、庾楷协商一起的。

王恭被杀了,司马尚之也击败了庾楷。

殷仲堪却因为用了桓玄、杨佺期做先锋,一路凯歌,杀到了石头城下。

桓玄是桓温之子,杨佺期是弘农杨氏出身,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梁州刺史杨亮之子,这两人都是名门。

东晋的起义和其他朝代不同,其他朝代末期都是因为民不聊生,农民被逼起义。东晋不亏是门阀政治的巅峰,连起义都是名门造反,为了争夺朝廷的控制权。

殷仲堪到了石头城,朝廷不得已,就启用殷仲堪做荆州刺史桓玄做江州刺史杨佺期做雍州刺史,三人才罢兵。

公元399年,桓玄兼并了殷仲堪和杨佺期。长江上游的势力尽归桓玄一人。

桓玄

桓温没有实现的霸业,桓玄就要实现了。

这时候,又为他送来了一名大将,就是刘牢之。

刘牢之本身是低级将领出身,凭出身,他肯定比不过王恭、桓玄这些人,这时候刘牢之就重用心腹徐谦之等人,加强自己的势力,镇守在京口。又因为平定了孙恩起义,名声大振,就连后来的宋武帝刘裕都在刘牢之帐下做参军。

公元402年,荆州发生了大饥荒,东晋朝廷决定趁此良机讨伐桓玄。桓玄也正有兴兵南下之意。

桓玄此时势力正盛,又没有起兵造反,为什么朝廷要讨伐他呢?

这与东晋掌权者有关。

此时,掌握朝廷实权的是司马元显,司马元显年纪轻轻,就颇有才气和计谋,而且,他的身边有大将刘牢之。桓玄兼并了殷仲堪和杨佺期之后,势力大增,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屡次无视朝廷的调令。实际上谁也不愿意听命于一个软弱无力的朝廷,桓玄握有实权,如果任由朝廷征召,放下兵权,那还不是任人宰割。

所以,司马元显才决定主动讨伐桓玄。

那么,刘牢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就是他想得太多。

朝廷讨伐桓玄,桓玄也是没底的,担心手下的士兵不会为他所用,不愿意跟着他和朝廷作对。

而朝廷这边呢?司马元显虽然下令讨伐桓玄,可他也怕啊,怕打不过桓玄。但他有刘牢之啊。

讽刺的是,刘牢之也怕。

刘牢之怕什么?一个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北府兵将领还有什么好怕的。

刘牢之怕的竟然是自己打败桓玄后会不会不被朝廷容忍,司马元显会不会容不下他,毕竟功高震主。

事实证明,想得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你怎么没有后来刘裕的气魄呢?既然容不下你可以取代朝廷自立啊。

桓玄打来了,一路东下,竟然没有遇见朝廷讨伐他的军队。

原来司马元显去找刘牢之,让刘牢之讨伐桓玄,刘牢之一是崇拜桓玄的名声,低级将领出身的刘牢之崇拜名门出身的桓玄,这也说得过去。二来,刘牢之作为军人,竟然不服从朝廷命令,司马元显让他打桓玄,他倒好,竟然投降了桓玄。

桓玄派人来与刘牢之联络,给他说了高鸟尽,良弓藏的典故,刘牢之就被游说过去了。

当时的北府兵将领刘裕、何无忌劝阻刘牢之,他都不听。实际上,他该听刘裕的,刘裕的眼光或许不会错,如果刘牢之能一心一意为朝廷,桓玄必败,后来刘裕就因此打败了桓玄。所以,刘裕是宋武帝,成了开国皇帝,而刘牢之,却是三姓家奴。

这就是刘牢之的第二次背叛,背叛司马元显,背叛东晋朝廷。

司马元显也因为这次刘牢之的背叛手足无措,最终失败了。

桓玄打败了司马尚之,夺取了历阳。兵临建康城下,司马元显被击败。桓玄进入建康,以自己总掌国事,受命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桓玄杀了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二人。

实际上,若不是刘牢之的背叛,司马元显很可能打败桓玄,本身就是朝廷讨伐桓玄,桓玄也因为畏惧起兵之事而准备不足,一直担心不会成功。却因为刘牢之的投靠,桓玄意外的成功了。

但是,刘牢之就因此可靠了吗?

并不会,他已经背叛了两次,不在意多背叛几次。

03刘牢之第三次背叛,反桓玄,自杀身亡

刘牢之已经背叛了两次上级,第一次是王恭,第二次是司马元显,他的两次背叛都导致上级失败被杀。

桓玄是很精明的,怎么可能真正的信任刘牢之呢?万一再被这样的人背叛,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于是,桓玄就想要除去刘牢之。

桓玄任命刘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将其调离京口。

京口是北府兵的根据地,也是长江下游扬州的势力范围,桓玄将刘牢之调离,意思就是不信任他,不让他参与到重要势力范围中来。

刘牢之也意识到了,桓玄派人送给他“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自己的确是良弓,只是高鸟和狡兔是司马元显,而不是桓玄。

司马元显没了,刘牢之对于桓玄而言,也就失去了价值。

桓玄在招降他的时候对他说,英雄霸主尚不信任手下的功臣大将,更何况那些凶残愚昧、平庸无能之辈呢?功高震主自来有之。

这下看来,那些凶残愚昧、平庸无能之辈就是桓玄。桓玄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刘牢之自然不会被容得下了,迟早会有杀身之祸。

于是,刘牢之想要起兵反桓玄。

可是,这时候北府兵中已经没有信任他的将领了,他已经背叛了两次上级,这样的人还敢信任吗?上级不敢信他,下级更不敢信他了,没有人愿意帮他。

他手下的参军刘袭对他说:“不能做的事没有过于反叛,而将军早年反王恭,不久以前反司马元显,如今又打算反桓玄。一个人一生当中三次反叛,怎能够立足于天地之间呢!”

他手下的将领都离开他了,无奈之下,刘牢之打算北逃广陵,投靠广陵相高雅之。他的儿子刘敬宣返回京口转移家室,一直没有回来。刘牢之以为儿子被害了,愈发心灰意冷,就自缢而死了。

一代名将,北府兵将领,战争狂人刘牢之,就落了个自缢身亡的结局,真令人唏嘘不已。

遥想十几年前,刘牢之以五千兵力在洛涧大破前秦名将梁成的五万兵力,斩杀前秦数十名大将,一战成名,多么威风,多么霸气。

一个从无败绩的前秦名将,竟然败给了北府兵新人将领刘牢之,五千破五万,兵力之悬殊超过了任何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也正是因为洛涧之战,才注定了淝水之战前秦的惨败。

然而,谁能想到,19年后,曾经的战争狂人竟然因为三次背叛,落了自杀的凄惨命运。刘牢之自杀后尸体被手下将领下葬。

桓玄听闻刘牢之自杀后,竟然下令开棺斩首,将刘牢之的尸体暴露在街市上示众。

实际上,桓玄已经知道了刘牢之要背叛他的消息,如果刘牢之没有自杀,桓玄就要攻打刘牢之了。在刘牢之还效忠司马元显时,桓玄派人与他联络,就有杀了刘牢之的想法。

这样反复无常的人,桓玄不敢用。即便日后他不反叛,可有这么一位功高震主的人在身边,难免会被其他人利用,刘牢之在军事上虽然是个大才,然而却没有政治觉悟。好在,他自杀了,桓玄也算是除去了大患。

刘牢之死后,桓玄就正大光明的篡位了。

公元403年,桓玄废掉晋安帝自立。

桓玄建立桓楚政权

纵观刘牢之的三次反叛,我们假设一下,第一次王恭之乱,如果刘牢之没有背叛,或许王恭就成功杀入建康,杀了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

第二次,如果没有刘牢之的背叛,司马元显或许就能打败桓玄,维护东晋朝廷的威严了。

第三次,如果刘牢之不想着背叛桓玄,和桓玄一心,桓玄或许不会被刘裕打败。

无论是哪一次,成功之后,刘牢之最终就是一个功高震主之人,正如桓玄给他的劝告,鸟尽弓藏。作为武将,功劳太大,难保不会被猜忌,或许他就成了白起,成了韩信,这就是武将的悲哀之处了。

但历史没有如果,刘牢之最终自杀身亡的结局,相比起他的下属刘裕,是有些凄惨,但这也是武将的最终归宿之一。

然而,刘牢之的政治失误,致命之处在于不仅害死了自己,还害了北府兵,北府兵诸多优秀将领如王恭、孙无终、何谦、何无忌都在这几场叛乱中丧命,这才是长远影响。

北府兵

一支战无不胜的,屡次打败外敌的东晋特种部队,没有被外敌击溃,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内斗中,最终被刘裕重整,反倒成了东晋的掘墓人,这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举报/反馈

精选历史事

8.5万获赞 5856粉丝
历史,一个用心就能感受到的前尘往事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