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残指的是“在青少年当中发生的、不以死亡为目的、故意伤害其身体组织的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自残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发生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国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存在自残行为发生率为67.50%,明显高出儿童自残行为的发生率10%~20%,其中女性抑郁障碍患者出现自残风险更高。
青少年自残行为会直接导致身体损毁,残障等恶劣后果,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现象会在青少年间 “传染”影响,由个体影响群体 ,严重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据调查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危机、学业压力大、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更易引发青少年自残行为。
在青少年群体中,自残行为主要可以划分为:
割伤行为,用小刀、碎玻璃等锋利物品割伤自己身体部位的行为,以手臂手腕处为主;
抽打行为,用皮带等物品抽打自我,一般较多发生于家中,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碰撞行为,用头部多次主动撞击墙壁,引发痛感。
为什么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残行为呢?
青春期虽然被称为“心理断乳期”,但这一阶段孩子的理智感、自控力明显发展不足,因而又被称为情绪的“风暴期”。青少年在反刍思维的影响下,容易过度关注负面情绪,难以自拔,进而因挫败感、孤独感、焦虑无助而出现自残行为。
究其原因,首先是痛苦情绪疏导不利,学生阶段需要承受来自升学和家长老师的压力,学习生活枯燥乏味,青少年容易产生自卑、孤独、焦虑、压抑、烦躁等情绪体验。又因为青少年的自尊心和“成人意识”,往往不会主动提出心理援助需求,当负面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无法排解,容易选择以身体的痛感释放压力,缓解情绪,暂时忘记心灵的痛苦。
其次是对爱与关注的渴望,家庭氛围与亲子关系是造成青少年出现自残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成绩一般,人际交往陷入危机,长期被父母忽略指责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残行为。这样的孩子内心能量不足,获得价值感、成就感的心理期待无法得到满足,长此以往,自信心受挫,陷入自卑抑郁,可能选择以自残的极端行为来麻醉自我,获得家长老师同学的关注。
另外则是社会系统支持不足,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亲情、友情、信任、被需要,是人类的社交与情感需求。相反,当这种需要因亲子关系危机,人际关系紧张而无法被满足时,青少年会因此体验到压抑、孤独,失去从社交系统获得支持与动力的可能,从而用自我伤害的方式寻求解脱与释放。
作为一家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机构,鱼和海教育每天都在和困扰青少年的各类问题打交道,并不断研究探索,如何以治标治本的科学方法,真正帮助到家长和孩子们。
关于青少年自残问题,心理辅导需要综合多种技术与策略,在进行的不同阶段调整侧重点与方式方法。
初期目标
此阶段主要是关注青少年内心困境的成因,表达理解与关爱,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引导青少年跳出困局,客观看待自己所处的负面状态,通过呼吸调整、情绪管理的科学方法,引导青少年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情绪。同时不放松对青少年状态的关注,防止情况反复。
中期目标
引导青少年对问题出现与情绪的失控做出理性分析,回顾过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青少年的灾难式思维习惯与认知惯性。引导青少年完成一些抗压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内心资本,做到悦纳自我,不断优化状态。
最终目标
通过对青少年父母提供咨询,引导父母修正家庭教育观念,改变固化认知,改善家庭氛围,修复亲子关系,恢复家庭系统的正面积极作用,帮助青少年注入心灵能量,提升自我效能感,远离极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