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官网12月16日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原主任,我国环境水质学学科创始人、著名环境工程学家汤鸿霄先生因病于2022年12月16日6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汤鸿霄(资料图) 
据介绍,汤鸿霄1931年10月出生于河北徐水,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9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任教,1977年到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现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鸿霄是我国环境水质学学科的开拓者,先后从事蓟运河汞污染、湘江镉污染、鄱阳湖铜污染等重金属形态、评价及治理研究,率先开展了环境微界面水质过程和表面络合计算模式研究,在无机高分子絮凝理论和絮凝剂研发上取得系列突破,主持创建我国第一座聚合氯化铝现代化生产厂及稳定化聚合氯化铁工艺。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讣告称,“汤鸿霄先生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学识精深,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提携后人,为国家水环境保护与饮用水安全保障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行业专家。他的逝世,是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界的重大损失。
据报道,1950年,汤鸿霄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根据教学需要,分配担任“水化学及水微生物学”的课程主讲,进修了各门化学化工课程和实验操作技术。
工作之初,他曾经带领一队学生承包一个工业厂房的水暖管道系统安装,学会了不少钳工技巧,也曾到城市水处理厂参加运行值班数月。后来,根据教学需要,教研室分配他主讲“水化学与水微生物学”课程。这次从工程技术领域到基础学科的转向,为汤鸿霄日后走上多学科边缘交汇的“环境工程”和“环境水质学”学科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1977年,汤鸿霄被调入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即现在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自然环境中水体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和防治。当时正是我国“文化大革命”后开始转入经济建设时期,环境保护问题随之提上日程。而对于此前一直致力于水化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汤鸿霄来说,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他所能做的只有接受挑战,用他的话说就是,“开始了再度扩大知识领域的历程”。
在前后15年间,他与众多同行一起,连续参加或主持了天津蓟运河汞污染、湖南湘江镉污染、江西鄱阳湖铜污染等重大科研项目。特别是江西德兴铜矿对鄱阳湖的污染及生态效应研究,号称中国最大露天铜矿对最大淡水湖的环境污染评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同德国合作的国际科研项目。“直到完成科研任务,通过国际验收,才感觉到大规模环境生态评价这一系统工程的科技分量。”汤鸿霄说。
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汤鸿霄开辟了重金属污染水化学这块园地,对水体颗粒物吸附的界面化学有了较深入的领会,也促成他把自然环境与工艺过程的化学原理融合为统一体系的“环境水质学”构思。他提出了一个把环境保护作为人体的比喻。他认为,地学是骨骼架构,生物学是肌肉躯体,化学是血液循环,工程是四肢行动。这一比喻形象地阐释了化学在环境学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汤鸿霄曾在《汤鸿霄自传:环境水质学求索60年》中回忆人生历程。他说,“我把自己的人生分为少年、青年、壮年至老年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主旋律分别是文化人、政治人、科技人,不过实际上可以说是‘多元一体’。每阶段或许都有自己的愿望和选择,但更多的是由时代环境决定而被选择,似是身不由己,命中注定。因此第一个感悟就是人生虽有自我选择的可能,但其实那是很难如愿的。我并不自认为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但时代的巨浪总是推动和塑造着自己,归根结底总脱离不了时代环境,结果仍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社会人’而已。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在任何条件下我总是不甘人后,拼命奋斗,尽力向前而没有沉沦随俗。
“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就是不断学习、实践、探索和积累知识,经受永无穷尽的艰辛历程。”汤鸿霄说,“在环境水质科学与技术这一多学科广泛交叉的领域中,我也只能在边缘交汇的知识界面上求索、再求索,愿艰辛和乐趣永远伴随着我。”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官网等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489万获赞 681.3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