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YOUR LIFE
库尔特·勒温(生于1890年9月9日,逝于1947年2月12日)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创始人,常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最早研究群体动力学和组织发展。勒温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ENJOYYOUR LIFE
勒温出生于普鲁士波森省的莫吉尔诺乡村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牛顿维尔(Newtonville)。他是家里 4 个孩子中的第二个,他的父母经营着一个小杂货铺,在镇外他们还有一个自己的小农场。勒温自小在乡村长大,热爱自然。1905 年,全家迁往柏林,他在柏林上完中小学课程,也接触到希腊哲学,计划到弗赖堡大学学医,但很快他放弃了这种想法。 1909 年进入弗赖堡大学学习医学,那时他打算成为一个医生。不久后即转入慕尼黑大学学习生物学,后又转到柏林大学,1910 年开始攻读心理学哲学博士,成为 C.斯图姆夫的及门弟子,当时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三位创始人 M.韦特海默、K.考夫卡和W.柯勒也都是斯图姆夫的学生。在柏林大学期间,除学习心理学外,他也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完成了许多关于联想和动机的重要研究,并开始创建他的场论。
勒温在1914年完成博士生必修课,此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 1916 年才获得博士学位。 大战期间他在德国陆军作为志愿兵服役 4 年,官至陆军中尉,曾因受伤而获颁铁十字勋章。
1917 年,他和教师玛利亚(Maria Landsberg)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这场婚姻维持了 10 年。
在 1917 年受伤疗养期间,他发表了“战争形式”一文,文中首次提出场论的初步概念。 战争结束后,他回柏林大学在心理研究所作教员和研究助教。他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员,很多学生纷纷跑到他班上,并在他指导下做研勒温究工作。
1921 年他成为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次年任讲师,1927 年晋升为教授,在此期间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建立联系,并成为该学派的积极倡导者。
1929 年他参加了在美国耶鲁举行的国际心理学家会议,同年他和盖特尔德(Gertrud Weiss)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孩子。
1932 年勒温应波林之邀赴美任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 6 个月,任期结束后,因逃避纳粹执政后对犹太人的迫害,于 1933 年从德国来到美国定居,1940 年成为美国公民。
勒温先在康奈尔大学任教 2 年,1935 年应聘于爱荷华大学儿童福利研究站工作,指导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942年勒温建立了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这个学会大促进了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旨的研究。
由于他在社会心理学中努力研究的优良成果,1944 年受聘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担任由他创办的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他还是美国犹太人会议的社会相到关系委员会主任,该会从事社会问题研究。
1947年,勒温因心脏衰竭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牛顿维尔(Newtonville),享年56岁。
勒温虽与三位完形心理学创始人同时,而且关系密切,但他的心理学思想却与他们三人不同。勒温所研究者不是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问题,而是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念扩大到社会情境,从而研究人与环境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他的心理学研究中,最受重视的有以下两方面:场论和群体动力学。
ENJOYYOUR LIFE
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
心理环境
和其它格式塔心理学家一样,勒温也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在这个公式里,B代表行为,f是指函数关系(也可以称为一项定律),P是指具体的一个人,E是指全部的环境。用文字来解释这个公式的话,就是说行为是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不同的人对同一的环境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甚至同一个人,如果情境条件发生了改变,对同一个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勒温的这种描述显然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状况。
心理动力场
心理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其理论的核心。场这个概念是勒温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勒温认为心理场就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也就是说,心理场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勒温又认为,每一个人心理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组成部分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上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同时每个人心理场的扩展和丰富在速度和范围上又有其个别差异性,但总的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则他的心理场的范围就越大,层次也越多。从勒温对心理场的这些分析来看,心理场这个概念有点类似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认知结构。不过在勒温的心理学中,勒温主要借助心理场来研究一个人的需要、紧张、意志等心理动力要素(这一点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又常把勒温的心理场称为心理动力场。
行为动力
为了对个体的心理事件在生活空间中的移动做出具体的陈述,勒温首先对心理事件移动的动力作了分析。他借用拓扑学的概念来陈述心理事实在心理生活空间中的移动。但拓扑学缺乏方向的概念,勒温于是又借助数学中向量分析的概念来陈述心理事实的动力关系及其方向。勒温一生中用了很大的精力致力于心理事实在生活空间中的移动及移动的动力系统的研究,这样勒温就提出了他的以需要为动力的动机体系,这一动机体系主要包括六个基本概念: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和平衡。
心理生活空间与矢量效应
生活空间
心理生活空间,又称生活空间。是指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体。包含了人及其环境。如果以B表示行为,P表示人,E表示环境,LS表示生活空间,那么B=f(PE)=f(LS),意即行为随人及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随生活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生活空间中有三类事实,即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准概念事实。“准”表示程度上虽然不够,但可以作为某种事物看待。相对于客观事实,被个体觉察到的那些事实可能与真实事实并不一致,因此只能被称为“准事实”。同时,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都有边界阻隔。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
矢量效价
效价原是化学方面的一个名词,勒温在这里用它来表示个体对一个对象喜爱或厌恶的程度,对象如果能满足个体的需要或对个体有吸引力,那么这个对象就具有正效价;反之,对象如果对个体有威胁或惹人生厌则这个对象就具有负效价。在这里我们必须认识到,对象并非真的具有化学概念中说的那种“价”的意义,勒温所谓的效价,其实是指人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对象产生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
动力的矢量表达
矢量在数学上原指一条有向直线,勒温利用这一概念来表示对象吸引力的方向或强度。也就是说,矢量(有时也称向量)在勒温的心理学中就是指人与一定的对象间所产生的有方向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吸引力会使人趋向目标,排斥力会使人背离目标。
记忆效应与替代实验
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是指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现象。当人们接受一项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紧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这就是心理学史上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完成任务的动机会促使人对未完成的任务念念不忘,并且还会产生要完成它的欲望。
替代满足实验
人格的动力说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关于人格动力的学说。认为人格是由伊特、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整体。伊特,也称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它包括一切本能性的冲动,以“唯乐原则”支配行动。自我是现实化的伊特,是人格结构中的主要部分,它是在现实的陶冶下从伊特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按“唯实原则”活动,使原始的本能冲动符合现实的条件和理想的要求。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理想自我”,按“理想原则”进行活动,指导自我去限制伊特的冲动,使自我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人格结构的三部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动力,支配着个体的所有行为。
ENJOYYOUR LIFE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及其发展
团体动力学是勒温把其早期研究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场或生活空间学说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的结果,它以研究团体生活动力为目的,主要研究团体的气氛,团体内成员间的关系、团体的领导作风等。团体动力学把群体研究与实证的实验方法结合了起来,这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勒温认为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这个整体并不等于各部分之和,整体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必将导致整体内其它部分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团体不是由一些具有共同特质或相似特质的成员构成,特质相似和目标相同并不是团体存在的先决条件。团体的本质在于其各成员间的相互依赖,这种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决定着团体的特性。勒温认为团体和个体一样都是真实的,而非神秘的,因此,勒温直接就把研究个体心理学的方法搬了过来,认为生活空间的概念也一定适应于对团体的研究。勒温指出,个体和他的情境构成了心理场,与此相同,团体和团体的情境就构成了社会场;个体的行为主要由其生活空间内各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团体的行为也主要由团体的社会场中各区域的相互关系所决定。
团队凝聚力
勒温的一个学生贝克设计了一个让被试成对地合作完成一套图画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贝克得出结论,团体的内聚性是由以下三种基础而形成的:一是个体由于对其它团体成员的喜爱而喜爱团体;二是由于团体成员资格能赋予成员以一定声望而使团体成员喜爱团体;三是由于团体是达到个人目标的手段而使团体成员喜爱团体。同时贝克还发现,不论团体内成员间相互吸引的原因如何,越是密切结合的对象越能够力求意见一致,越是密切结合的对象也越受团体讨论的影响。
团体及其行为的改变
勒温还对团体对其成员行为改变的影响做了系统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团体决定比单独做出的决定对团体中的个人有较持久的影响。勒温根据实验得出结论:无论是训练领导、改变饮食习惯等,如果首先使个体所属的社会团体发生相应的变化,然后通过团体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这样做的效果远比直接去改变一个个具体的个体更好。反过来,只要团体的价值不发生变化,个体就会更强烈地抵制外来的变化,个体的行为就不容易发生变化。这实际上就是格式塔整体比部分更重要的思想的具体体现。
勒温在这种实验研究的启发下,开始把这种方法广泛运用于社会各方面的改造上。他提出了改变社会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解冻”,即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与团体过去标准的关联;第二阶段引进或制定一个新标准;第三阶段是“再冻结”,这是建立在新标准之上的一种重新建构。在所有的这三个阶段中,个体都要参与团体的决定,这样比单是向每一个个体提出改变要求要好得多。
ENJOYYOUR LIFE
心理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其理论的核心。场这个概念是勒温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勒温认为心理场就是由一个人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他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上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同时每个人心理场又有其个别差异性,但总的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则他的心理场的范围就越大,层次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