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留住光,就可以留住你。

——

莫奈

1872年11月13日8时,勒阿弗尔气象观测员记录当天的天气为“微风”,海面“波涛荡漾”,伴有“大雾”。

这则看似稀松平常的信息,对于艺术史来说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据考证,画家莫奈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画下了《日出·印象》。在这个有着强烈大气运动的早晨,他面对勒阿弗尔的大海,试图从永不重复的瞬间中,捕捉一个法国海港转瞬即逝的光芒。

换言之,这则气象记录见证了一个划时代的时刻:印象派诞生了。

《日出·印象》(1872)克劳德·莫奈 绘

从绘画技巧来看,印象派体现的是一种捕捉现实的方法。这些画家走出画室,在真实的户外环境和光线中作画。只不过,他们所画的不是对这个世界的原样复制,而是瞬间的印象,光影,感觉。通过迅速地作画,他们捕捉到世界正在简化为光影、失去实质、变得梦幻的瞬间。

虽然印象派并不是露天油画的首创者,但这些画家注意到了大自然感性的一面,而不是将自然视为危险和征服的对象。但真正让印象派具有革命性的是,他们在绘画作品中消除所有主题和流派的等级制度,试图展示生活的本来面目,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

今年是《日出·印象》诞生的150周年。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莫奈已经长期被排斥在主流艺术之外,饱尝生活的艰辛。两年后,这幅作品在巴黎展出时引发了评论界的混乱。当时的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样的绘画:画面中的划艇、轮船和烟囱都很朦胧。海面上破碎的阳光及其起伏的反射才是真正的主角。整幅画更像是一件半成品——在某些地方甚至能见到画布。

尽管观众们困惑不已,莫奈和他的同盟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印象派”,这个原本被用来嘲笑和讽刺一种风格的名字,误打误撞成为改写艺术史的一次运动。而莫奈正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在下文中,我们梳理了与莫奈的《日出·印象》及印象派诞生关系密切的8个关键词。印象派的应运而生,《日出·印象》的诞生始末,以及画家的人生轨迹,就藏在这8个关键词中。

勒阿弗尔港:少年时代

克劳德·奥斯卡·莫奈(Claude Oscar Monet)1840年出生于巴黎,一个勉强算得上中产阶级的家庭。由于莫奈的父亲经营杂货店失败,一家人搬到了勒阿弗尔港,当时的莫奈只有6岁。

莫奈在法国北部崎岖的海岸度过了童年时光。这里阳光明亮,但海面波涛翻涌,风时而乍起,气候变幻莫测,并不算特别宜居。然而对于城里人,这里的多维尔、特鲁维尔和翁弗勒尔都是时髦的度假胜地。

《勒阿弗尔港》(1874)克劳德·莫奈 绘

莫奈的少年时代,就是在勒阿弗尔的沙滩、沙丘和海边悬崖上度过的。他整天在这些地方游玩,也经常逃学。15岁那年,他用铅笔画了一张讽刺当地的老师和其他知名人士的漫画。这幅画招来了不少恶名,但莫奈却转而利用自己的“名气”贩卖这些讽刺画,并成功赚取了第一桶金。

显然,莫奈继承了家传的商业头脑。他也一直被父亲视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但莫奈感兴趣的只有绘画。拿着卖讽刺画赚来的钱,他来到巴黎,开始追寻一名画家的道路。

欧仁·布丹

欧仁·布丹(Eugene Boudin)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风景和海景画家,被称为“天空之王”。他是莫奈的第一位老师。他在海滩度假胜地绘画时,常会带着莫奈到处走走逛逛,给他介绍新兴的外光主义。

《特鲁维尔海滩》欧仁·布丹 绘

《特鲁维尔海滩》克劳德·莫奈 绘

莫奈通过欧仁·布丹学会了室外写生的所有知识,能够直接观察题材,然后快速成画,并着重于光线的微妙效果。在《日出·印象》中,可以辨识出欧仁·布丹在《北部城堡遥望安特卫普港口》中描绘的户外场景,和笼罩画面的氛围。

1900年,莫奈回忆道:“如果我能算得上一位真正的画家,那都要归功于布丹。他极为善良,毫无保留地将他的所有教授予我。在他的教导下,我于蒙昧之中逐渐睁开双眼,开始真正了解自然、爱上自然。”

夏尔·格莱尔的画室

莫奈曾在阿尔及利亚服兵役,没过多久就染上伤寒,回到勒阿弗尔疗养。这时,家里终于允许他继续从事绘画事业,但前提是莫奈必须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修读专业课程。

1862年,莫奈重返巴黎,但他可不是为了学习学院派绘画风格而来。他加入了夏尔·格莱尔(Charles Gleyre)的独立画室。这段经历对于莫奈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他结识了一群印象派运动的核心人物,包括弗雷德里克·巴齐耶(Frederic Bazille)、阿尔弗雷德·西斯利(Alfred Sisley)和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

《蛙塘》(1869)奥古斯特·雷诺阿 绘

当时默默无名的莫奈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为了节省开支,他和雷诺阿租住在一起,依靠卖肖像画、以及偶尔受雇创作的佣金度日,然而这些钱也仅够用于房租、燃料和雇佣模特。有一次,他们靠一袋豆子凑合了一个月,这还是沾了模特的光——画画时,模特们赤身裸体,必须点上炉子为她们取暖。

官方沙龙:崭露头角

在个人画展尚未流行的年代,两年一次的巴黎沙龙是法国画家们趋之若鹜的艺术阵地。在六周的时间里,画家们会在此展出自己的最新作品——其中有职业艺术家、勤奋的学生、雄心勃勃的模仿者,也不乏真正才华横溢的天才画家。而参展艺术家们是会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知名度,还是会变得前途渺茫,最终落得个穷困潦倒的下场,全取决于能否在沙龙展出、以及评论家作出怎样的论断。

对于年轻的莫奈,参加沙龙、并取悦到评论家,从而在这个官方舞台上博得一席之地,被他视为当时的头等大事。幸运的是,他在沙龙中的首次亮相就被慧眼识珠。1865年7月,一位评论家从挂满墙壁的五大排画作中,一眼相中了莫奈的两幅风景画,并在《美术公报》上这样写道:

《低潮时的海威》(1865)克劳德·莫奈 绘

“必须提到一个新名字——莫奈先生,他是《低潮时的海威》和《翁费勒的塞纳河口》的创作者。在此之前,尽管他还默默无闻,但这两幅画使其一鸣惊人。当然,他的画技尚需长期的专业学习来打磨。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感知类似色调的相互作用,并从中呈现出色彩的和谐,他有很好的整体色感,精于观察,表现大胆,其作品整体特征显著,这些方面都是莫奈先生突出的优势。从今往后,我们将对这位真诚的海洋画家的作品投以热切的关注。”

《穿绿裙的女人卡米尔》:一战成名

1863年,马奈以一幅颠覆性的《草地上的午餐》在艺术界掀起巨浪。在评论家们忙着对这幅画作评头论足时,莫奈已经深受感染,着手创作一幅同名画作,试图与马奈一较高下。

《草地上的午餐》(1865-1866)克劳德·莫奈 绘

1865年夏天,莫奈与19岁的爱人卡米尔和友人巴齐耶一起去到枫丹白露森林,在真实的户外环境中画下这幅画的初稿。然而直到沙龙开幕不久前,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来不及完成整幅作品。于是,莫奈将其搁置,然后在短短四天内完成了一幅完整的卡米尔肖像,也就是《穿绿裙的女人卡米尔》。

《穿绿裙的女人卡米尔》(1866)克劳德·莫奈 绘

这幅画可以说是大获成功。评论家们一致高度评价了他对卡米尔身上丝质衣服的技法处理,称其能媲美那些经验老到的大师。法国大作家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写道:“就单说那件衣裳,它柔软却结实,轻盈地拖曳在地,它鲜活又有灵气,清楚地述说着这个女人的故事。这并非什么洋娃娃的裙装,它的裙摆间承载着交织在棉布里的梦:这是精美的真丝,是实实在在地穿在身上的裙子。”

这幅画让向来欣赏写实画家的左拉欣喜若狂:“真的!这是一种气质,简直是一堆被阉割的赝品中如假包换的真品!”

光:毕生的主题

《穿绿裙的女人卡米尔》的成功让莫奈沉迷于人物绘画的创作。紧随其后,他创作了《花园里的女人们》。这幅画同样是在户外完成的,画中三位女子的形象都以卡米尔为参考。

《花园里的女人们》(1866)克劳德·莫奈 绘

但这一次,莫奈没有获得沙龙评审团的青睐。即便是后世之人也认为《花园里的女人们》算不上成功:画中人物的姿势僵硬,不能融入自然场景之中,仿佛是花园中摆的几个假人。她们也缺乏《穿绿裙的女人卡米尔》对人物内心的勾画,显得平面而又单薄。

尽管如此,这幅画仍然有一种独树一帜的魅力,那就是画面中星现的阳光。莫奈在大片浓绿的叶子中突出鲜花的亮白色,又大胆地让一大片阴影落在画面前景中女人展开的礼服上。阳光倾泻而下,穿透了她的小阳伞,映照在她的面庞上,散发着丝绸般温柔的光,而后又与从她裙子上反射而回的柔光邂逅。

莫奈赋予了这幅画生命,但并非是给画中人,而是给光与影。这是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在日光中作画让画面具有了极大的张力和辨识度。正是从《花园里的女人们》开始,莫奈找到了自己毕生所要追寻的主题。

决裂

为了追寻光与色彩,莫奈不断地离开和回到巴黎。然而,这些笔触轻盈、流转着光影的绘画,却同时被官方沙龙和公众冷眼相对。莫奈的时代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样的作品。

被官方沙龙拒之门外的不止是莫奈,还有整整一批专注于光与色彩的印象的画家。在被冷眼相待十年后,他们终于决定要自己掌控命运。1874年,莫奈与卡米尔·毕沙罗、阿尔弗雷德·西斯莱、保罗·塞尚、埃德加·德加等人一起创办了“无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踏出了脱离官方沙龙的第一步。

当年4月15日至5月15日,莫奈连同协会的30多位画家在巴黎的一间摄影工作室举办了首次展览,一共展出了200多件作品,其中就包括《日出·印象》。

不过,这场展览算不上有多成功——相较于每天能吸引8000-10000人的官方沙龙,这场画展在第一天只吸引了175人,最后一天更是少到只有54人。

但相较于它的影响力,这场画展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此开始,印象派有了自己的名字。

“印象派”的诞生

这场展览引来了不少评论家的嘲弄。例如,《世纪报》的朱尔斯·卡斯塔格纳里写道:“他们是印象派,因为他们不渲染风景,而是风景所产生的感觉。”“这个词本身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语言:莫奈的日出不是风景,而是印象。他们就这样离开了现实,进入了唯心主义的领域。”

路易·勒鲁瓦在他发表于期刊《喧噪》的文章《印象派展览》中,更是全方位地猛烈抨击了这一新艺术:“印象?那可太对了!我对自己说、如果我真的还对这东西有印象,那一定是有什么制造了这个印象。可能是技法吧!他们的笔触可真是自由又随意呢!原始状态的墙纸都比这海景画更精美些呢!”

《勒阿弗尔的风景》(1873)克劳德·莫奈 绘

多年以后,莫奈在回忆这场风波时说:“风景只是一种印象,是瞬间的,因此他们给了我们这个标签——这一切都是因为我。”

“我展出了一些在勒阿弗尔窗外完成的作品,阳光被薄雾笼罩,前景中有几根桅杆从船里伸出来。他们想要目录的标题,而这幅画不能真正作为勒阿弗尔的景观,所以我说:‘放下印象。’他们就从这里得出了印象派这个名字。笑话真是层出不穷。”

“色彩是我一整天的痴迷,喜悦和折磨。”

——

莫奈

来源: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举报/反馈

七里河融媒

4885万获赞 17.1万粉丝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兰州市七里河区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