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是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目前的很多研究关注的是临床意义上的社交焦虑障碍,并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所以本研究的研究一中将探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人际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二中选取高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对其进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并探索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是否可以在改变社交焦虑的同时,改变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
研究中,分别探索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人际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交焦虑的关系;探究了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干预作用以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是否可以情绪调节策略。
本研究发现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灾难化和自我责难对社交焦虑起到了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积极重新评价对社交焦虑起到了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人际情绪调节策略中的社会模仿对社交焦虑起到了了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还验证了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社交焦虑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并且可以改变其灾难化和自我责难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社交焦虑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以往对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中,多数集中于个体的内部调节过程,并证明了其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情绪和焦虑障碍。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积极重新评价对社交焦虑起到了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但社交焦虑是焦虑症中的一个分类,具有其特殊性,并且施测的群体和地区有所不同,所以本研究中证明了加强积极情绪、观点采择、寻求慰藉、社会模仿这四种人际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模仿起到了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虽然目前的研究中没有明确指出人际情绪调节策略的消极或积极之分,但本研究中人际情绪调节策略起到的消极作用。
较多的社会模仿,利用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不会改善个体的社交焦虑情绪,只有长时间并且重复暴露于问题中,并发展处自己的应对技能和改变认知方式,才可以使焦虑情绪得以缓解。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干预效果
以往研究中已经证明了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交焦虑障碍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与前人研究相同的治疗指南对非临床意义上的社交焦虑大学生进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其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
说明针对于临床意义上的社交焦虑障碍所用的治疗方法,同样适合于没有达到诊断标准的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该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在研究一中证明了灾难化和自我责难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为了更进一步知道高社交焦虑个体所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和认知偏差。
所以研究二中利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高社交焦虑个体的认知偏差进行了分析。灾难化、自我责难、读心术和贴标签是高社交焦虑个体典型的认知偏差。
其中,灾难化和自我责难占据了多数。这不仅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研究一的结果,更归纳出了高社交焦虑个体的认知偏差种类。
以往的研究中,对高社交焦虑具有的认知偏差做出了一定的解释。姚泥沙的实验中,探索了高社交焦焦虑的个体对正性面孔的情绪启动效应,结果为高焦虑组被试对正性面孔的情绪加工进程异常,说明了高社交焦虑的个体对正性信息有不良的解释方式。
即使面对正性事件,他们往往会解释为消极的意义。所以高社交焦虑个体在和他人的互动中,会过度解读他人和自己的言行,从而产生读心术、贴标签等认知偏差。
从ERP实验中看,高社交焦虑个体更容易对社交场景中的威胁信息产生高度警觉,后期无法从威胁的加工中脱离,并且会对负性事件进行更深层的加工,说明高社交焦虑个体更容易对自我或他人做出消极的评价,产生自我责难和灾难化等认知偏差。
在fMRI的研究中,焦虑者的双边角回、左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一致性较低,说明他们加工与社交相关情绪的认知功能,以及感知自我相关的心理表征有缺陷。
所以高社交焦虑个体具有的四种认知偏差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综合研究一来看,如果个体经常使用灾难化或自我责难的情绪调节策略,当身处某种社交场景时,会更容易引起焦虑情绪。
而高社交焦虑个体本身具有的生物学机制,会让其更多的使用不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则会更加加重期焦虑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干预作用
积极重新评价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变。社会模仿这一策略也没有显著的改变,可能来访者在团体中会被其他同伴影响,发生社会模仿的行为。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使用范围,个体使用这类人际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会有所不同,也许在团体中的模仿行为并没有解决来访者实质上的问题。
在本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结果,即团体认知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灾难化和自我责难这两种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团体治疗给予来访者一个可以分享相同经历的机会,这样可以减少来访者的孤独感,很多来访者也表明在团体中可以遇到和自己相似经历的人,会减少污名效应和孤独感。
这样一种支持性的团体环境,可以使来访者重新建立安全和信任的感受,对他们的不良情绪也有改善作用。
自我责难在中测时就有显著的改变,证明在前三次的认知重构阶段中,来访者已经减少使用自我责难这一策略。社交焦虑个体一般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消极的信息上,如果达不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则会责怪自己。
认知重构中包含的注意力矫正,可以使来访者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直接挑战他们的注意点和想法的有效性,减少其过多的自我关注,并且鼓励其将注意力转向更为有效的资源或信息上。
灾难化这一策略是在后测时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在认知重构后,来访者的灾难化调节策略并没有显著下降,在后4次的暴露练习后,这一策略的使用才显著下降。
社交焦虑的个体会对结果有糟糕化的预期,在暴露练习中,会包含前面认知重构的内容,例如行为实验可以帮助来访者测试其预期的结果是否糟糕至极,这样可以直接挑战其认知偏差和想法。
暴露练习可以让来访者重复面对害怕的社交场景,充分感受情绪而不是回避情绪;也可以让来访者相互反馈,改善来访者事后的认知过程;通过分享彼此的经验,在团体中形成了社交网络,这样的联结使得暴露练习更加有效。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使来访者减少使用灾难化和自我责难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包含了认知重构和暴露练习,并且每次的家庭作业也包含这两项内容。
所以可以有效挑战来访者的认知偏差,使其生成更合理的想法和改善不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并且可以让他们长期、重复地暴露于自己害怕的社交场景,验证其不合理的预期,同时可以得到同伴的反馈。
至于积极重新评价和社会模仿并没有显著改变的原因,前者是因为这些来访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已经在使用这一策略,他们更多的是因为过多使用消极策略而导致了高社交焦虑。
在团体内,来访者互相影响,很容易造成模仿彼此的现象,所以这也是社会模仿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中没有得到变化的原因。
其次,根据研究一的结果,如果个体较少使用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则会降低社交焦虑,综合研究一研究二来看,团体认知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社交焦虑,并且可以改善个体灾难化和自我责难的情绪调节策略。
以往有少数的研究探索了情绪调节策略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中的机制作用,例如认知重评、回避和压抑。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灾难化和自我责难在治疗中的机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