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走进山东庄镇北屯村科技小院示范田,已播种的冬小麦陆续出苗显行,长势喜人,放眼望去,成片嫩绿的麦苗正茁壮成长。这片麦田在年初之前因承包合同到期等问题,还是一块闲置用地。
山东庄镇科技小院。受访者供图
2022年初,山东庄镇以退林还耕为契机,对承包地存在的合同到期、未到期、无合同、再次发包四类情况全面摸底梳理,结合实际,确定土地承包合同清理方案。按照“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镇村合力解决了北屯村近17年200余户承包费欠缴、无承包合同的历史遗留问题,收回土地承包费43.4万元,收归集体土地580余亩。
北屯村原来种植农产品种类较杂,且品种老化,种植方式也较为传统,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流转回村集体的土地该怎么种、种什么成了北屯村党支部书记宋建文的“心头大事”。
2022年11月,山东庄镇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北屯村建立了科技小院,这让村书记和村民们都喜上眉梢。科技小院结合“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在收回的村集体土地上“做文章”,让科技扎根泥土,为乡村振兴赋能。
“我们综合考虑种植品种的稳产性、产量等因素,目前试种的小麦有‘农大3753’‘京麦189’‘京麦12’三个品种。”入驻北屯村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彭可欣说。科技小院的学生们还制定了富硒小麦的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土壤肥力及种植条件的品种,为下一步大面积种植做好准备。
据悉,科技小院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科技与人才资源优势,结合北屯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建立“高校+人才+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高校研究生长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零距离”面向农民、农业,带着课堂上和实验室里获取的农业知识躬耕垄上,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技术指导和及时科学准确的技术服务,真正帮助村集体和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记者了解到,为了把闲置地块充分利用起来,给村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经与村委会、学校导师共同探讨,小院将好好抓住整个冬天的时间差,对老化、重茬、板结、脊薄等病态土壤进行改良,为种出更高品质的蔬菜打好“前战”。试验田土壤改良后,还将因地制宜种上樱桃萝卜、甜玉米、水果萝卜、羽衣甘蓝、紫白菜等受市场欢迎的蔬菜,打造可食用可观赏的景观蔬菜园。
下一步,山东庄镇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整合镇域资源,发挥“科技小院”“科技工作者驿站”作用,建设标准化体系,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支撑,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467万获赞 679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