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辉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成年人的崩溃只在一瞬间”。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有些人情绪失控也只在一瞬间。
最近有这样一条新闻冲上了微博热搜,一位爸爸因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被一个小朋友打伤去对方家里讨要说法。上一秒他还坐在那里很平静地和孩子沟通,可是谁都没想到,随后他忽然冲上去,一下把小朋友打倒在地。这时候孩子的爷爷冲了上来,撕扯之间,老人也摔伤了。事情发生后,那位爸爸很快冷静下来,好像是在和对方说,也好像是自言自语:“我没控制住”。
据报道,现在这位爸爸已经被拘留。他是一位医生,按说平时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在那一刻他会那么冲动呢?据了解,他打的这个小朋友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伤他的孩子了,而且这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事情发生后处理问题并不及时,只是让老人出面道歉。
可这能成为他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理由吗?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先不讨论孰是孰非,有一个点需要注意,那位爸爸为什么会突然情绪失控呢?在他冲上去打对方家孩子的那一刻,他的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人的情绪会不受自己控制。
一个人的情绪之所以会突然失控,很可能是因为平时他是在极度压抑之中。心理学里把极度压抑情绪的那股力量叫做“超我”。
那位爸爸在刚进到对方家里的时候一定在控制着自己:“不管怎么说他是个孩子,我和他的父母交涉就好,我不能和孩子一般见识……”可是当他在询问小朋友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打自己的孩子时,小朋友没敢吱声,这让他一下子变得暴躁了起来,他的超我在那一瞬间再也无法压抑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便冲上前,重重地打了孩子一下。
他在打孩子的时候,情绪是不受超我控制的,那时候是他的本我在主导着他的行为。因此打孩子用的是一股本能的力量,我想,那一下应该很重。在打完孩子后他马上意识到错了,因此他说了一句“我没能控制住。”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他的超我又重新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很多成年人处理情绪的手段很匮乏,要么是用超我极力压抑自己,要么就是不管不顾地释放,遵从本我的意愿。这两种状态都是不够成熟的。
我们在处理情绪的时候既不能过多地使用超我,也不能听从本我的声音,而是要建立一个健康的自我。这样我们就可以有节奏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人格结构比喻成一座三层小楼的话,他的超我应该是在最高层,中间是自我,最底层和地基是本我。
如果那位爸爸有一个健康的自我功能,他就不会一味地靠超我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不需要和孩子对话,也不需要和老人对话,而是会直接和那个孩子的爸爸对话,毕竟是你的孩子把我的孩子打伤了,而且不是第一次了,我们作为孩子的爸爸看看要怎么协商解决,关键是以后如何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只要他不过多地用超我压抑情绪,在进到对方家里后,他的情绪就不会突然失控,因为他的超我越是压制情绪,本我就会越是反抗,这时候他的自我就完全使不上劲儿了。
在没有超我的过多压制下,他的自我是完全可以说服本我不要那么冲动的,那就有可能把打孩子的行为换成语言,可能会对那个孩子的家人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不是直接对那个孩子下手。
一个人如果总用超我压制自己会有怎样的问题呢?他会对自己有极高的要求,凡事都会苛刻地要求自己,比如:“我不能和对方一般见识”,比如“我不能因为这样的事让自己失身份”……这本身就是在为本我的突然爆发积蓄力量。
我相信那位爸爸在打孩子的那一刻,心里还会积压着对他父母的不满。他可能会想:“我家孩子被你家孩子打破了头,你不应该带着孩子到我家来道歉吗?你们怎么没有一点反应,等着我们上门去找呢?”当看见孩子的那一刻,他也把对大人的气撒到了孩子身上。
幸好那位爸爸还是有自控力的,他失控只是在一瞬间,而且他马上就意识到了。有些人在失控之后不计后果,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你平时感觉你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有些时候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觉得心里很堵,那有可能你是过多地在使用超我压抑自己。
面对我们内心的情绪,我们不是只有压抑或者释放两种选择,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消化,这就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自我功能。一个人的自我功能一旦得到提升,他就会区分清楚自己遇到的客观事件和自己的主观情绪,他也不会一味地压制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更加得当,更不至于等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再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了。
作者树辉:实战派心理咨询师、树辉心理创办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