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好!现在向您分享第49期家庭教育案例剖析,本期主题是——这位家长治孩子沉迷游戏做法值得所有父母借鉴。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几乎是所有家长都曾遇到或担心的问题。但是,手机是科技发展的一个生活工具,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由原来仅仅用于通话其功能越来越多,这也让手机成为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
而孩子特别未成年孩子由于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一旦有了手机便控制不住一些游戏的吸引,便由此被游戏控制,影响了学习。当家长发现后,有的采取粗暴手段制止,导致孩子坠亡的、离家出走的等事件不断发生。
那么,当孩子对游戏有了瘾以后,家长究竟怎么办?是不是除了收走手机或送戒网瘾学校就没其他办法了吗?
湖北省武汉市的王先生是一位九零后家长,他家八岁的儿子王小宝今年暑假后读小学三年级,由于王先生两口子都上班,平时疏于对儿子的管教和约束,加上小宝太调皮,就不怎么好好学习,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下降,小宝并不是智商低而学习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沉迷上了游戏。
一个人一天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用在游戏上的时间多了,肯定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就少了,学习成绩当然也就下降了。
学习成绩下降,不仅自己没面子,而且还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孩子也就厌学了。
当王先生知道儿子“不想去上学了”以后,他知道打骂或强迫小宝去学校,小宝的心也不在课堂上,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玩游戏有瘾的问题,是不行的。
王先生于是向小宝的班主任老师明确提出,给儿子一星期的假,这一星期不学任何书本上的东西,专门让小宝打游戏,而且自己也不上班,专门监督儿子。
王先生给儿子请假后,制订了比较严格的打游戏计划。
王小宝一看能不去上学,还能专门打游戏,非常高兴,对爸爸制订的规矩,完全接受。
王先生制订的规矩共有三条——
首先,每天必须玩够16个小时,每天要有打游戏绩效目标,每天分上午和晚上要对两次打游戏的情况进行书面总结。
其次,以前小宝为挤出时间打游戏,常常连饭都不吃,什么时候饿了才草草狼吞虎咽一些东西,这次是规定了每天三餐的具体时间,如果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一旦过了饭点,中间绝对不给任何东西吃,以保证规矩的执行。
再次,王先生听取了其他朋友建议,约了一位游戏高手,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进行降维打击;通俗地说,就是在一个行业中请大神一级的高手与普通水平的人进行比较,把普通人虐了个半死。
小宝打游戏一开始,按照要求都进行总结,比如他写的——早上打的最好的一场是第二场,我先进房子里找武器,然后找车辆……最后把大型医疗包放在地上,等敌人自投罗网……下午我要达到黄金三级,进前五,要有气场……
对于小宝的总结,王先生也对文字进行了批改,比如指出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书面太乱、用词重复,要重写等等。
小宝在游戏玩到第三天的时候,因为总达不到理想的级别,加上每天要写两次总结,总结写不好还要重新总结认真写,就有点不想玩了。再加上每天包括写总结在内必须要玩够16小时,这让小宝认为游戏也没什么好玩的,于是向王先生提出中断剩余的时间。
但是,规定就是规定,王先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对儿子的要求,一点都没给缓和的余地。
最后,王小宝作出承诺,以后一定把主要时间用在学习上,保证认真学习,每周只玩一次游戏,而且每次只玩半小时。
王先生看到纠正儿子玩游戏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同意了小宝回学校的申请。
启示1: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策略。
王先生纠正孩子游戏成瘾这个不良习惯过程中,没有采取粗暴手段,而是向老师请假让儿子专门玩,并把玩的过程当成一种作业来总结,请高手进行降维打击,这是个性化问题个性化解决。
启示2:王先生敢于“舍得”。
目前相当一些父母知道孩子游戏有瘾以后,舍不得停下来自己的工作陪孩子,而是直接把孩子往戒网瘾的学校一送,把钱往学校一交,至于戒网瘾学校如何让孩子戒就不管不问了。
戒网瘾学校最普通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强行把手机收回,然后进行严格管理,不服管理就进行打骂,这就是有的孩子进了戒网瘾学校后受不了约束而自S的重要原因。有的孩子虽然经受住了戒网瘾学校的“规矩”,回到家后变本加厉再疯狂玩游戏。
我们来看一下“舍得”这个词,“舍”在前,“得”在后,王先生是宁愿少上几天班少赚几天钱,也要陪孩子,这就是敢于“舍”,然后,王先生也得到想“得”的。
启示3:逆向思维的方法可以借鉴。
曾经看到一位妻子戒丈夫酒瘾的例子。说这位妻子知道丈夫爱喝酒,但妻子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于是就监督丈夫的喝酒次数,可是丈夫喝酒的次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而且经常醉。
于是,妻子采取了放开丈夫喝酒,不让他到外面喝,买了丈夫平时爱喝的酒,每天晚上都做几个好菜,先陪丈夫喝,然后让他自己喝,当然故意让他每次都喝醉甚至喝吐,还到医院去挂吊水。结果十天之后,丈夫再也经不起这样折腾了,于是自己把酒戒了。
王先生戒儿子游戏有瘾的方法,也是采取了逆向思维。当然,在孩子有了网瘾以后,究竟采取什么方法,家长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个人认为,王先生的方法适合低年龄段的孩子。
●我是“孙金龙教育干货”,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孩子的问题“防”比“治”重要,如果“等”孩子出了问题再去“治”,则有的能“治”好、有的根本没机会去“治”了。欢迎您“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