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工作,面对心理障碍患者,心理干预工作者经常感叹他们内心世界发生何种变化?治疗师又该如何进入其内心世界,进行有针对性帮助。
因此,在临床心理学中研究者开始关注内在空间,笔者也是带着这份疑惑和好奇着手探索。当把日常谈论较多“心灵空间”作为关键词检索资料时,发现这一词只是在虚无缥缈的精神层面泛泛而谈。
当查阅“心理空间”相关资料时,发现福克尼尔相关语言学文献,而且在哲学领域中想象空间、现象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系列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哲学理论基础。
之所以确定核心概念为“心理空间”还有一个意图是突出空间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空间,百人百性就说的是这个道理,突出自我特性,才能更加接近生活现实。
以第一人称视角诠释内在世界,而自我是心理学重要概念,尤其是临床心理干预的核心,所以围绕“心理空间”,尝试将哲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论证其存在的可能性和意义。
其中尤其强调心理空间的关系性特点,无论是我与我、我与人际,还是我与自然,尝试厘清这些关系,将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网络建构一定秩序,共生并存,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临床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语境转向
目前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日益显示其重要意义,其理论和心理干预方法研究日渐趋热,这些研究集中探讨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或者从宏观视角提出心理干预的理念和思路,所以注重技术和方法是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的现状。
国内大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常常将方法的学习和研究置于首位,随之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中,精神分析的治疗师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处理过去信息,像弗洛伊德一样在临床实践中,拨开现象学层层迷雾,引出真正无意识的意义。
认知行为主义治疗师总是以法官的姿态缜密思考信息中的不合理之处。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研究者的着墨点集中强调对待现象学的人文关怀态度,以启发个体厘清真实生活现状为目的。
在这些基础流派的影响下,目前涌现出成千上万种心理干预方法,因此治疗师可以拥有种种武器,可以应对种种心理问题。这些技术在咨询过程中真的有效吗?
许多实验表明,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咨访关系比咨询方法疗效更大。如何才能建立更好的咨访关系,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同理心、真诚等等涉及到关系建立,可是,许多实践工作者掌握这些理念和方法后,工作时仍束手无策。
因为这些论述就如天空中的星辰,只能给大地带来微弱的光亮,它们的位置太高远了,心理空间理念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心理干预效果。
治疗师引导患者放下心理问题,另辟新径,立足于从自然到社会、从身体到心理,从理性到情感氤氲于同一整体中的心理空间语境,通过讲故事等方式逐渐引导患者唤醒内在整体资源,或者通过方法寻找积极资源,或者对积极资源重新建构,对自我重新建构,增强患者自愈力量,当然心理空间也随之改变。
其次从语言表述语境向觉知体验语境转向。语言在每个个体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个体成长初期,它与身体、感受、关系是未分化的整体,随着个体成长,语言与感知相离越远,指涉功能越来越强,经常指代不同的意义,可以说离真实自我越来越远。
谈话疗法一直是心理干预的主要手段,所以在传统心理干预理念中许多研究者在探讨治疗师和患者如何表达,表达什么内容,以此揭露掩藏在言语下的心理实在。
但是在大脑作用下的语言表述有多变性,患者语言的表述常常引发种种歧义,治疗师无法通过语言扑捉真实的想法,即使是真实的想法也未必指代真实的意义和心理问题的本质。
为了解决这一困惑,近期正念和冥想疗法逐渐在心理干预中实施。正念是研究者将佛教思想去语境化后引入临床心理学中,避开心理问题本身,将个体引入其他语境,也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身心的一种方法。
在正念的引领下,心理干预从语言评判转向对自己身体、情绪和思维的觉知体验,以开放和不评判的态度觉知身心,所以心理干预转向非语言干预技术,与以往截然不同。
无论是整体情境还是觉知体验的转向,目前临床心理学界各抒己见,心理空间理念可以提供整合力量,服务于临床心理的理论与实践。
如果以从哲学视角,或者从本研究心理空间的语境下理解由此引发的痛苦和焦虑,引导患者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厘清物理域、生理域、心理域和精神域之间的关系,重要建构心理空间,这样会解决根本问题。可见,心理空间理念本身就是心理疗愈的属性。
上述转向发展也是科学性向人文主体经验的转向,也是从改变心理问题到接纳心理问题干预思路的转向。个体心理空间迥异,心理问题迥异,所以心理干预更应该是个性化特点为主。本研究建构心理空间核心目的就是尝试建构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服务于心理健康事业。
心理空间与心理病理学
心理空间中身体、自我、拓扑和三重认知语境这些元素均涉及到临床心理的重要概念,其中所强调的动态性多元化并存关系等都可以与心理治疗流派理论相融,可以说心理空间提供心理治疗理论原型,在其中可以发现临床心理病理的肇端。
第一,三重认知语境的片断觉知。依据心理空间的理念,个体有动作记忆和表征记忆两重记忆系统,动作记忆是由感觉和图像组成的初级加工信息,处于感知空间无意识状态。表征概念记忆是有意识思维、语言、主客体区分的二级加工系统,处于语义空间。
之所以有心理异常,是在当下的时空中,由于身体的震颤,情绪和认识被持续性撕碎和破坏,暂时阻隔现在与未来、过去的联系,自身处于绝对的瞬间-此刻状态,处于绝对的地点-此地,无法通达任意地方,从而造成语境缺乏和不合理,动作记忆和表征记忆无法整合。
精神疾病患者的记忆往往是被隔离在感知空间中,无法在语义空间赋予一定意义,因此,感觉、情感和意象等记忆更浓。
相反,如果过度参与语义空间意义表征,个体再次回忆时则有语言符号联想但没有体验。所以信息如果没有在三重认知语境进行系列加工,会造成编码、存储和检索记忆等不连续性,个体将无法从生活中获得重要的情感记忆。
因此,临床中个体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建构三重语境空间有意义的链接,实现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意义的整合,从而加深对自己和与他人关系的理解。
第二,具身空间忽视。作为心理空间核心的具身,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被忽视。先从身体进行探讨,在传统社会观念下,每个人都接受着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等类似文化熏陶。
因此,人们的生活中身体往往被当作工具被轻视,甚至被歧视,它是生存本能低级工具,加之身心二元论的影响,身体更不被重视。
当遇到痛苦等情绪时,往往身体会先知先觉,这时人们习惯性认为这些是不该有的,而且没必要知道,则切断身体与情绪的连接,久而久之,身体逐渐干枯,心理空间成为无本之源,心理空间的体验也随之受到影响。
让我们视角回到具身空间,前面已提到具身空间有狭窄和宽广两个基本维度,从而构成了具身的动力机制,引发心理空间建立紧张和放松对抗关系,生命的原动力就是两个维度之间相互竞争、相互阻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常人们运用具身狭窄的紧张比宽广的放松更容易,因为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狭窄使躯体收缩,处于节省状态,遇到刺激后机体会自动处于狭窄的紧张状态,如压抑、恐惧和疼痛时紧张相对占有优势。
抑郁症患者由于紧张和放松之间无法进行有节奏的竞争或分离,因此无法产生情感反应。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首先是躯体自我,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可见自我与身体是同一主体,只有两者的同一,才能对心理空间有整体的觉知。具身的边界、结构和机能也不可避免影响心理健康。
所以生活中加强身体的觉知,当感受身体每个细胞时,它们就被激活,相应的能量也被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精神的免疫系统也增强。
第三,心理空间通透性问题。心理空间的边界是维持自我生活的基本保障,如果通透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引发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躁狂症患者就是无法区分物理域与心理域的关系,夸大心理域作用,将心理域信息表征理解为物理域状态。
焦虑症和恐惧症患者在三重认知语境中无法准确建立联系,强化情境空间意义,将其视为不安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关系混乱,无法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区分开。孤独症患者心理空间是封闭的,无法对他人进行心理表征,无法建立心理域。